人們對皇帝的最高評價是“千古一帝”,最早 源自李贄《藏書》中對秦始皇嬴政的評價。后來又衍生出那些功績卓越的皇帝,如漢文、漢武、漢光武、唐宗、宋祖、明代二祖甚至康熙。
當然,每個人的歷史觀不同,對此類評價都有爭議。但有個人千古“半帝”的評價,幾乎是公認的,那就是唐玄宗李隆基!
他是 李旦第三子,故又稱李三郎。網上流行一種說法,如果李隆基早死20年,絕對是中國歷史上排名前五的明君。
李隆基和楊玉環
李三郎年輕時確實有兩把刷子。從小在武則天眼皮底下長大,連親媽被害死都不敢吱聲,憋著一股勁。等熬到武則天去世,他果斷出手,聯合姑姑太平公主發動政變,把韋后集團掀翻,把父親李旦扶上皇位。
沒多久自己接班當皇帝,年號“開元”,擺明了要干一番大事。
他識人眼光也毒,姚崇、宋璟、張九齡這些能臣都被他挑出來當宰相。蝗災來了,別人忙著拜蝗神,他直接下令全國滅蝗。軍隊散漫,他當眾要砍大將郭震的頭,嚇得全軍紀律立刻嚴明起來。
就這么雷厲風行二十年,米價跌到斗米十三文,長安成了國際大都市,人口沖上八千萬。史書蓋章“開元盛世”,風光無限。
大唐風采:開元盛世
可惜人生這出戲,他演得太長了。五十五歲后畫風突變,朝政懶得管,天天和楊貴妃膩在一起。荔枝要吃新鮮的,那就修條“荔枝專線”。楊家人想當官?一句話的事。
奸臣李林甫、楊國忠輪番上位,排除異己、橫征暴斂,朝廷被搞得烏煙瘴氣。
最要命的是他看上了安祿山:這個胡人胖子跳個舞,認個干娘,就把李隆基哄得找不著北,把北方三大軍鎮的兵權全塞給了他。
安史之亂
別人提醒他安祿山要反,他當耳旁風。結果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祿山真反了,“安史之亂”爆發,大唐的黃金時代就此一去不復返。
“開元”是李隆基的年號,但開元通寶是李淵鑄造的,會昌開元是李炎鑄造的。李隆基沒鑄造過錢幣,但他卻促成了兩種大名譽品的誕生。
這兩種錢幣不是唐朝官方鑄造的,而是叛軍頭目史思明的“杰作”。
史思明原本是唐朝將領,跟著安祿山造反,后來自己稱帝,國號“大燕”。為了籌措軍費,他干了一件狠事:把洛陽寺廟的銅佛全熔了鑄錢。
“得壹元寶”背下月 嘉德2020拍賣:10.12萬
第一枚錢叫“得壹元寶”,名字取自《道德經》“天得一以清”,意思是自己順應天命。
但這錢發行后,民間很快流傳一種說法:“得壹”就是“只能當一年皇帝”,太不吉利。史思明一聽慌了,趕緊改鑄“順天元寶”,希望討個好彩頭。
可惜,“順天”也沒順多久,兩年后他就被親兒子史朝義勒死,叛軍最終覆滅。
這兩枚錢在當時是典型的“通貨膨脹工具”。一枚得壹元寶能當一百枚開元通寶用,但實際重量不到十枚小錢,擺明了搶錢。
“順天元寶”背下月 保利2021拍賣:28750元
戰亂結束后,唐朝官府下令回收銷毀,老百姓也恨透了這些錢,紛紛熔了重鑄佛像。所以現在存世極少,有光背、月紋、星紋、月孕星紋等多種,尤其是得壹元寶,收藏界有句話叫“順天易得,得壹難求”。
但按照如今流通的數量來說,順天元寶其實只比得壹元寶多了一點而已,畢竟被大量融掉過。但價格對比就差了幾倍,品相一般的順天多數在萬元左右,極美品好幾萬元。
但得壹一般都是幾萬起步,極美品很多都超過了六位數。
還有鎏金、刻花等稀有品種,自然更貴些。
泉界大名譽品
李隆基晚年凄慘,安史之亂還沒結束,兒子李亨就自立為帝,把他架空?;氐介L安后,他被軟禁在太極宮,親信全被趕走,最后孤獨死去。
他親手締造的盛世,最終卻因他的昏聵而崩塌,而他間接催生的叛軍錢幣,反倒成了收藏界的名譽品。
他就此成了公認的“千古半帝”:一半明君,一半昏君,拼在一起才是完整的歷史評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