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5OI O7 687 95
一說起脊髓損傷,不少人覺得這就是“判了刑”,后半輩子只能癱在床上熬日子。其實中醫早有說法:“骨傷損髓,難在氣血,通在調養。”只要找對方向,許多看似難纏的問題都能一點點改善。
中醫講“髓由腎生”,脊髓連著腎氣。一旦受傷,氣血就像河水突然被截斷,下半身經脈堵了,氣血到不了,自然發麻發僵。加上腎氣受損,二便憋不住、夜尿多就成了常事。肌肉為啥沒勁還刺痛?那是氣血瘀在經絡里,不通則痛,不養則萎。走路腿腳不聽使喚,摔跤成了家常便飯,說到底還是筋骨失了氣血的濡養。
想改善這些問題,中醫的法子講究“從根上養”。腎氣是脊髓的根基,得用溫補的藥慢慢填。比如杜仲、巴戟天這些入腎經的藥材,能把虧虛的腎氣一點點補回來。但光補不行,還得通。久病必有瘀,活血化瘀的當歸、川芎得跟上,把堵在經絡里的瘀血化開,氣血才能重新往下肢走。
除了喝藥,外治法也能幫大忙。針灸像腰陽關、命門這些地方扎幾針,能把斷掉的氣血通路重新接上。下肢的足三里、委中穴專門管肌肉筋骨,扎透了能緩解刺痛,讓腿腳慢慢有勁兒。
調養脊髓損傷最怕心急。中醫常說“久病慢治”,每天練點簡單的功法比啥都強。躺著勾腳尖、抬腿,坐著揉腰眼,這些動作看著不起眼,卻能一點點喚醒麻木的神經。吃食也得講究,黑豆核桃煮粥,羊肉燉山藥,都是溫腎養髓的好東西。尤其要避寒涼,冷飲、生瓜果少碰,腰腿最怕寒氣鉆進去,回頭又加重瘀堵。
很多人拖到腿完全沒知覺了才想起治,其實剛受傷那會兒最金貴。中醫調養講究“趁熱打鐵”,趁著氣血還沒徹底斷干凈,抓緊通經活絡,恢復的希望就大一分。哪怕傷得重,堅持調理也能少遭罪——二便不用天天兜尿布,腿腳麻得輕了,夜里少起幾次身,日子都能松快不少。
脊髓損傷不是絕路,關鍵得信得過自己的身子骨。中醫的法子雖慢,但像春雨潤土,慢慢能把斷了的生機重新連上。啥都別多想,找對大夫,踏踏實實調養,功夫到了自然見真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