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少林寺方丈釋永信被帶走調查,在網上引起了強烈關注,很多人都表示震驚,但更多的人,卻認為這次可能是真的。
理由是,釋永信的個人社交賬號,此前一直都是每日一更新,但截至目前,他的賬號已經連續3天沒有動靜了,這完全不符合常理。
另外,有媒體記者專程采訪了少林寺的法師,沒想到三位法師給出的說法都很怪異,一個說聽官方通報,一個說不清楚不知道,還有一個直接掛斷了電話。
從這些跡象來看,這事兒極有可能是真的,因此,不少網友都拍手叫好,終于將這個假和尚帶走了。
不過,也有網友擔心,釋永信在圈內可不是一般人,他的實力不是一般人能撼動的,早在10年前,就有人舉報過他,可到現在都安然無恙,所以這一次也未必能扳倒。
隨著釋永信被帶走調查的消息傳開,其黑歷史也被深扒了出來,有一說一,釋永信是真的不簡單,他是方丈,更像是一位成功的商人。
花數億投資地產,創建十幾家公司,注冊N個品牌,讓少林寺賺的盆滿缽滿,即便是有人看不慣他的做法,卻也無能為力,就連當地的景區管委會,他都不放在眼里。
在說這些前,也不得不夸贊下釋永信,少林寺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他的運作。
在八九十年代時期,釋永信當上方丈后,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讓少林寺香火不斷,還讓其名聲走到了全世界。
據悉,少林寺的收入,一年最少在2億,一是門票收入,作為全國5A景區,單門票就收入不菲,其次就是香火錢,這筆錢只有少林寺內部知曉,但從每年的人流量來說,就知道有多少。
其三,就是商業活動,少林寺經常會接商演,還有文創產品售賣,武僧團還有國內外巡演,每一次出門,都能賺的不少錢。
再就是品牌授權,只是賣“少林寺”三個字,一年收入就不少。最后就是多方面投資。
比如3年前,一家名為河南鐵嵩數字科技公司,以4.52億拍的鄭東新區的一塊地,事實上,這家公司隸屬少林寺,背后的老板就是釋永信。
最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競拍前,這家公司才成立一個月,可以說是專門為這塊地而成立的。
而更讓人震驚的是,這些年里,釋永信通過少林寺,已經掌控了18家公司,涉及多個投資領域。
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是少林寺是佛門凈地,但在釋永信的操作下,少林寺早已商業化,其賺錢能力不是一般人能想象的。
所以,現在很多人都在調侃,寺廟和尚富得流油,開的是豪車,用的是蘋果,戴的豪表,住的是豪宅,吃的是山珍海味。
為什么釋永信能如此行事,其實早在十年前就有爆料,十多年前,釋永信遭遇了多名弟子舉報,從舉報人口中得知,釋永信之所以能如此風生水起,是因為他掌控著少林寺的三大資源。
一是少林寺常住院,釋永信在里面所有的行動,都不需要繳納任何費用,一直坐享少林寺的品牌影響力。
其次就是活動場所法人登記證,它雖然不是法人,但可以投資參股,而且沒有監管。
其三就是少林寺的印章,本來只能內部使用,但釋永信卻用來對外發號令,這些原本都是公共財產,但都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也正因如此,釋永信才掌控著全局,誰也無法扳倒他,十多年前,他甚至還與當地相關部門產生了矛盾糾紛,狀告對方賴賬。
說起這件事,真的是叫人瞠目結舌。
據悉,當時是因為門票分成款的事,雙方鬧上了法庭,少林寺起訴嵩管委違約。
一開始,大家誤以為是嵩管委拖欠不給,但后來才發現,是釋永信貪得無厭,原本按規定,少林寺得門票的三成收入。
但最后算下來時,雙方的財務統計卻有出入,少林寺統計是按進入景區參觀的人次計算,而嵩管委是按收入門票計算,而這里面就存在部分半價和免票的人次。
簡單說,那些半價和免費的,少林寺也要求按照全額門票的3成分潤,好家伙,景區都沒賺錢,怎能跟少林寺分成了?
因為門票分成的事,少林寺與嵩管委多次發生了糾紛,當時很多人質問少林寺要那么多錢干什么,但釋永信卻表示,這些是少林寺的重要收入來源,不僅要維護,還要用于開展其他活動。
然而,對于外界的種種傳聞,釋永信卻在采訪時大言不慚,聲稱這些都是少林寺的錢,他每個月只拿700元的工資。
這話說出去,誰信?如今傳聞他被抓了,看來也是動真格了,這么多年都沒弄下來,這一次能搞定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