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12日北京一家醫院里,一位耄耋老者躺在病床上。他呼吸聲音微弱,顯然已經到了人生的最后時刻,可是他的雙手緊緊抓住女兒的手,眼睛卻一直看向門口,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期盼和懊悔。
這位老者就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土木工程專家——茅以升。他的一生都獻給了橋梁建筑事業,為我們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是他的個人生活,卻有許多無奈和悔恨。
他的兩任妻子都郁郁而終,6個子女對他恨之入骨,茅以升獨活93歲,原配子女無一送終。
為什么茅以升的兩任妻子都郁郁而終?又是什么原因讓他的6個子女對他恨之入骨?
雖是包辦婚姻,但也琴瑟和鳴
茅以升出生在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江蘇鎮江,他的父親是報社的記者,學識淵博見多識廣。茅以升遺傳了父親的優點,從小就天資聰慧,勤敏好學。
在茅以升10歲那年,恰逢端午節那天,他因為肚子疼正在家中躺著休息。正在這時,幾個童年小伙伴推開了他家的門,約他一起去看賽龍舟。茅以升雖然很想去看賽龍舟,可是肚子實在太疼了,就沒有一起去。
正當茅以升在家中懊悔的時候,突然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許多人都站在文德橋上觀看龍舟比賽,后來人越來越多。文德橋年久失修,竟然不堪重負坍塌了,當場死了好多人。茅以升的一個小伙伴在這次塌橋事件中,不幸遇難身亡。
茅以升得知這個消息后十分震驚,他當時就想:“等我長大后,我一定要建一個最堅固的橋,永遠都不會塌掉。”懷揣著這樣的夢想,茅以升順利地讀完小學和中學。
茅以升18歲的時候,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家里為他安排了一樁婚事。對于這個包辦婚姻,茅以升開始是有些抗拒的。他已經接觸到新思想新文化,對于婚姻有自己的追求。
當茅以升看到新娘子的時候,所有的不甘和反抗都煙消云散了。新娘子叫戴傳蕙,是傳統的大家閨秀,對方清秀的五官,溫婉的性格,一下子打動了情竇初開的茅以升。
他們雖然是包辦婚姻,可婚后兩人十分恩愛,琴瑟和鳴、幸福美滿。茅以升和戴傳蕙感情非常好,經常同進同出,形影不離,感情甚至比自由戀愛還要深厚。
茅以升當時在南京工作,可是一有時間就會回到鎮江家中。很快他們愛情的結晶呱呱墜地了,初為人父的茅以升特別開心。然而戴傳蕙剛剛生下孩子,她就聽到了一個震驚的消息——茅以升要去美國留學。
剛生產后的戴傳蕙虛弱無力地躺在床上,由于是第一胎,她的身體還需要調養。這時的戴傳蕙多么希望丈夫能在自己的身邊,給自己呵護和溫暖。
可是本來就不常在家的茅以升,一下子要遠赴美國學習2年,戴傳蕙只能強忍心中的苦楚,一個人照顧孩子。生產后的心情一直抑郁,得不到緩解。
茅以升出國學習后,剛開始的時候還經常寫家信,時間久了家信就沒那么頻繁。一方面他的學習確實很緊張,每天都在校園里忙碌;另一方面是他有點懈怠,他沒有意識到遠在家鄉的戴傳蕙是多么渴望看到他的來信。
戴傳蕙一個人在家中,既要照顧幼小的孩子,還要照顧茅以升的父母。一個弱女子要撐起整個家庭,這讓她心力交瘁。戴傳蕙本來身體就不太好,月子里又沒有好好調養,她一直處于身心疲憊之中。她盼望著茅以升能快點學成歸來,為她分憂解愁。
戴傳蕙在照顧家庭的同時,還時刻為茅以升擔心。她總是擔心茅以升在國外吃得好不好?課業壓力重不重?身體好不好?戴傳蕙在牽掛中匆匆度過了兩年,終于盼到了茅以升即將回國的消息。
茅以升回國后在學校任職,戴傳蕙就帶著孩子跟他一起生活。由于茅以升的工作地點經常變化,導致戴傳蕙要跟著茅以升經常搬家。10年內他們搬了無數次家,他們的5個孩子都在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出生長大。
發妻抑郁去世,卻帶外室回家
1930年,茅以升到江蘇水利局工作,他多年以前的橋梁夢又在心中萌芽。茅以升沒日沒夜地在研究、測繪,他肩上的擔子很重。不久后第一個挑戰出現在茅以升面前,要建設一座錢塘江跨海大橋。
茅以升經常到野外工作,生活條件艱苦。戴傳蕙為了照顧6個孩子,就帶著孩子們回到老家鎮江生活。由于多次生育使她的身體透支,還要一個人照顧這么多孩子,戴傳蕙積勞成疾,而且精神抑郁,生活在痛苦之中。可是茅以升卻整日忙于工作,根本沒有注意她。
茅以升將全部的身心都投入到橋梁建設中,在他的領導下,我國技術人員克服了復雜的地質條件,順利地打下第一個樁。歷時3年,我國終于建成了錢塘江大橋。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鋼鐵大橋,在我國橋梁建造史上有著歷史意義。
建國后,茅以升的工作更忙了,他不但要專注橋梁建設工作,還要寫有關橋梁建造的書。他很少回家,每天都是在忙工作的事。這時,一位叫權桂云的妙齡少女走進了茅以升的生活。
初見權桂云,茅以升就被她的年輕美貌所吸引。茅以升傾倒于權桂云的美貌,明知自己有家室在身,卻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權桂云也對茅以升的仰慕已久,他們很快就走到一起,不久后生了一個女兒。
當戴傳蕙得知自己的丈夫和別的女人在一起后,她一下子病倒了。經過許多年的生活煎熬,戴傳蕙已經骨瘦如柴,還有嚴重的心理疾病。她經受不了這樣的打擊,她對茅以升失去了信任。她苦苦支撐了2年,才52歲就撒手西去了。
6個兒女和爸爸很少見面,關系本就十分淡薄。再加上看到母親這些年的痛苦,都不能原諒父親。誰知茅以升竟在戴傳蕙過世后,將權桂云和孩子接到家中。6個子女紛紛反對,但卻無法阻止權桂云的到來。于是在大哥的帶領下,幾個孩子和茅以升斷絕關系,從此不再來往。
去世前,6個孩子對他恨之入骨
與此同時,權桂云自己的壓力也很大,她不顧一切和茅以升在一起,在當時的社會是不能被原諒的。她一生都背負著罵名,又得不到家人的認可。戴傳蕙的兒女也不認可她,使她終日郁郁寡歡。權桂云50歲的時候,她的生命終于畫上了句點。
權桂云離開的時候,茅以升已經80歲高齡了。這時的茅以升特別思念自己的兒女,他想見一下幾個孩子,他希望在有生之年得到他們的原諒。可是6個孩子對他恨之入骨,不肯和他見面。
在茅以升生命的彌留之際,他還盼望著能見孩子們最后一面。茅以升的小女兒茅玉麟不忍心看到父親這個樣子,便模仿大哥的筆跡寫了一封諒解書。看到孩子們原諒自己,茅以升這才安心離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