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是孩子放松身心的好時機,但同時也是科學用眼的懈怠期。如何讓孩子在假期里既享受快樂時光,又保護好視力呢?今天,我們從常見的兒童青少年視力問題出發,為大家提供一份暑假保護視力指南,幫助孩子養成科學用眼習慣,遠離視力問題,迎接“明亮”的未來。
四大常見視力問題
1.普通近視
戶外活動不足是主因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如看電子屏幕、看書、畫畫、拼樂高等,容易使眼部調節相關肌肉得不到有效放松,引發近視。
戶外活動時,眼睛看遠處,不僅眼部調節相關肌肉能夠得到放松,同時眼睛沐浴陽光,刺激視網膜分泌多巴胺,能抑制眼軸拉長,減緩近視進展。
光照時間和光照強度可累積。研究表明,每天光照強度累計達到75萬勒克斯,比如在5000勒克斯/分鐘的環境下待150分鐘,近視風險降低約24%。短時間光照也有效果,如在光照強度超過2000勒克斯/分鐘的戶外,哪怕只是連續活動15分鐘,也能起到保護視力的效果。
護眼建議
一是每天戶外活動2小時??煞执芜M行,如早晨和傍晚,到視野開闊的公園等地,眼睛看向遠處,適度接受日照,效果更佳。
二是堅持“20-20-20”法則,即每用眼20分鐘,看20英尺(6米)的位置20秒,避免長時間連續近距離用眼。
三是保持室內光線充足,光照強度不低于500勒克斯,避免在昏暗的環境中學習。
2.弱視
早發現早干預
有家長認為,弱視是視力弱的統稱。實際上,弱視是兒童發育過程中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其本質是雙眼視覺發育紊亂,不僅單眼或雙眼矯正視力低于正常指標,而且沒有完善的立體視覺,甚至是立體視盲。在此,要提醒家長和孩子,學齡前兒童遠視超過300度,雙眼度數相差大,有高度散光、內斜視等問題,需警惕。弱視要盡早治療,通常認為6~7歲前是弱視治療的黃金期。
護眼建議
一是3歲前完成首次眼科檢查,尤其是有家族史的孩子。
二是弱視患兒要堅持戴鏡和遮蓋治療。
三是每天進行視覺訓練,如練習串珠、描圖等精細動作。
3.早發性高度近視
警惕病理性風險
如果孩子6歲前近視度數大于600度,通常可以被認定為早發性高度近視,大多由遺傳因素(基因變異)所致,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小,建議盡快就診,進行完善的眼部檢查及基因檢測。若檢查發現視網膜功能存在異常,早發性高度近視患兒的近視防控方案與普通近視防控方案不同,需要個性化評估;若基因檢測結果提示全身有發生嚴重疾病的可能,家長要盡快帶孩子去綜合醫院相應科室進行進一步診斷。
4.隱匿性先天性白內障、眼底病變
不可忽視的致盲風險
有部分體檢時發現視力差的孩子來看門診,進行眼部檢查后,發現存在先天性白內障、嚴重視網膜病變等情況。
對此,如何早發現、早應對?如果孩子的瞳孔發白、有早產吸氧病史、目光難以追隨玩具等情況,家長需要高度重視。若孩子患眼部器質性疾病,需要盡早去專業的眼科機構進行治療,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暑期護眼指南
建立“視力健康檔案”。建議孩子從3歲起,每半年進行常規眼部體檢,記錄視力、屈光度、眼軸等參數。近視兒童每隔3~6個月要進行復查。
科學安排用眼時間。建議孩子每學習20分鐘看20英尺(6米)遠處20秒;上鋼琴、繪畫等興趣班的孩子近距離用眼時間每天盡量控制在1小時內;電子產品的使用時間每天不能超過1小時,3歲以下孩子盡量不接觸電子產品,眼睛距離電子屏幕不少于50厘米,電子屏幕亮度應與環境亮度相適應。
保證營養均衡。食譜多樣化,引導孩子多吃蔬菜水果,攝入魚類、豆制品和雞蛋等優質蛋白;少吃甜食、含糖飲料和油炸食品;適量食用胡蘿卜、藍莓、西藍花等富含對眼睛有益維生素的食物。
警惕“偽護眼”方法。防藍光眼鏡不能預防近視,眼保健操可緩解視疲勞,但不能治療近視。真正有效的護眼方法是堅持充足的戶外活動和養成良好的用眼習慣。
家長必讀的自查清單
1.每天陪伴或引導孩子戶外活動2小時,散步、打球、騎車均可,強調要看遠和“目浴”陽光。
2.優化孩子的學習環境,如讓孩子的書桌靠窗,多接觸自然光。
3.和孩子一起限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長,在孩子使用手機時,開啟青少年模式。
4.觀察孩子視力的異常信號,如發現孩子經常瞇眼、揉眼、歪頭看東西,要及時帶孩子檢查。
(來源:國家疾控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