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基孔肯雅熱疫情來襲
最近,一種名為基孔肯雅熱的疾病悄然闖入我們的視野,引發廣泛關注。7月22日,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蟲媒病毒小組負責人發出重磅警報:全球已有119個國家和地區發現基孔肯雅病毒傳播,約56億人生活在潛在風險區域。
近期,我國廣東省佛山市的疫情形勢較為嚴峻。根據廣州疾控中心官方公眾號文章數據,截至7月24日,佛山市五個區累計報告確診病例3645例,主要集中在順德區。就連北京,也偶有境外輸入病例,病毒輸入風險持續存在。
似乎這場突如其來的“蚊子危機”,正悄然逼近你我的日常生活。那么,這個基孔肯雅熱究竟是什么來頭呢?
蚊子送來的“不速之禮”——基孔肯雅到底是什么?
“基孔肯雅”(Chikungunya)這個拗口的名字,源于非洲坦桑尼亞的一種本地語言,意思是“彎腰行走”,形象地描述了患者被關節劇痛折磨得彎腰屈身的姿態。
基孔肯雅病毒并非新出現的 “敵人”。1952年,它在坦桑尼亞被首次發現,此后便在非洲、亞洲等地時有出現。自2004年以來,其暴發變得愈發頻繁和廣泛。
這種病毒的傳播媒介主要是伊蚊,在我國主要為白紋伊蚊和埃及伊蚊,也就是我們常見的身上帶有黑白條紋的 “花斑蚊”。當伊蚊叮咬感染病毒的人后,病毒便會在伊蚊體內安營扎寨,經過2-10天的繁殖,這只蚊子就會成為 “帶毒專員”。之后,它再叮咬健康人時,病毒就會趁機進入人體,讓人不幸中招。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該病毒通常不會在人與人之間直接傳播,僅在極為罕見的情況下,可能發生經輸血、接觸患者血液傳播以及母嬰傳播 。
圖源:Chikungunya. WHO
感染基孔肯雅熱后有什么表現?
被帶病毒蚊子叮咬后,病毒潛伏期通常為2-12天,且85%以上的人會出現癥狀。當癥狀爆發時,患者將面臨三重折磨:
第一重:高熱。體溫可驟升至39℃-40℃,部分患者經歷“雙峰熱”——退燒數天后會再次高熱,持續3-5天。突發高燒往往伴有寒戰,令人措手不及。
第二重:關節痛。最磨人的當屬游走性關節劇痛。伴隨著發熱,感染者的身體關節開始遭受疼痛的侵襲,手腕、踝趾等小關節最容易 “中招”,膝關節、肩關節等大關節也難以幸免。這種關節痛常常表現為游走性,各個關節仿佛在輪流 “受苦”。部分感染者的關節疼痛極為劇烈,可達VAS評分8-10分(滿分10分),只能被迫蜷縮成 “屈肢體位” 來緩解痛苦。
第三重:紅疹。過半患者在發病后2-5天出現紅色斑丘疹,從軀干蔓延至四肢、手掌甚至腳底,伴隨瘙癢和脫皮。
許多患者在以上急性癥狀消退后,還會長期飽受關節炎、關節僵硬和運動障礙困擾,這種慢性疼痛甚至可持續數月甚至數年。
基孔肯雅熱感染典型癥狀
(圖源:https://www.narayanahealth.org/blog/chikungunya-causes-symptoms-diagnosis-and-treatment)
目前暫無特效藥,哪些人需要特別警惕?
面對基孔肯雅熱的威脅,目前全球尚無特效抗病毒藥物,我國也尚未引進相關疫苗。現有治療以對癥支持為主,包括退燒、止痛、補液、休息等,從而減輕癥狀。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在排除登革熱之前切勿私自用藥,比如一些止痛藥可能增加出血風險,需在醫生指導下安全用藥。
好在大多數基孔肯雅病毒的感染者在1-2周內能自行恢復,但少數中的極少數可能引發嚴重并發癥甚至死亡。
WHO指出,高危人群包括:老年人、有基礎病(如糖尿病、高血壓)、孕婦、新生兒。在這些群體中,病毒可引起眼部、心臟、神經系統的嚴重問題。個別孕婦還可能將病毒傳給胎兒,造成先天性發育障礙。因此,以上這些高危人群需要格外注意防護。
生存指南:無藥可治時代需做好防蚊戰術
面對無特效藥、無疫苗的困境,但我們并非束手無策。防控核心回歸最原始卻最有效的方式:消滅蚊蟲。
1. 拆除蚊子的“育兒房”。伊蚊在小型積水中繁殖,需每周清理花盆托盤、水桶、廢棄輪胎等積水容器。水缸要加蓋,花瓶每周換水刷洗,讓蚊子無處產卵。
2. 設置防蚊“金鐘罩”。蚊子活躍的清晨和傍晚減少外出,外出時穿淺色長袖長褲(蚊子偏愛深色),使用含避蚊胺、派卡瑞丁或驅蚊酯的驅蚊劑。家居安裝紗窗紗門,睡眠使用蚊帳。
3. 練就自查 “真本領”。若出現發燒、關節痛、皮疹等癥狀,尤其是近期去過基孔肯雅熱流行地區,如東南亞、非洲部分國家,或國內有病例的地區,一定要及時就醫,并如實告知醫生自己的行程,以便早發現、早處理,實現盡快康復 。
基孔肯雅熱雖然來勢洶洶,但只要我們了解它的特點,做好防護措施,就能夠有效地降低感染風險。在這個夏日,讓我們多一份細心,清理好每一處積水,做好個人防護,讓病毒無處可 “投”,守護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
參考資料:
1. 廣州疾控i健康. 最新確診已達3645例!拒收蚊子“禮包”,這份防護指南請查收. 2025年7月24日. Available from: https://mp.weixin.qq.com/s/q6DA4CQN-O1GtRggrhkd0Q
2. WHO. Chikungunya. Available from: https://www.who.int/health-topics/chikungunya#tab=tab_3
3. Mayo Clinic. What is chikungunya fever, and should I be worried? June 07, 202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infectious-diseases/expert-answers/what-is-chikungunya-fever/faq-20109686
4. Olivia Le Poidevin.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aises concern about spread of mosquito-borne Chikungunya virus. Updated July 22, 2025. Available from: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healthcare-pharmaceuticals/world-health-organization-raises-concern-about-spread-mosquito-borne-chikungunya-2025-07-22/
如果您還有健康相關疑問,
隨時隨地在線問診,專業醫生極速解答
在看點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