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上海中國畫院
展覽時間:2025年7月29日-10月16日(周一館休,逢節假日正常開放)
開放時間:10:00-18:00(17:00停止入場)
展覽地點:程十發美術館(虹橋路1398號)
前言
1950年代,“新國畫運動”興起,中國畫畫家面臨著這樣的新議題:如何反映新時代的現實生活,如何將中國畫藝術形式的革新與社會主義現實精神相結合。這一背景催生了新中國美術史上一批特殊的作品——以都市公園景觀為主題的“都市林泉”繪畫,在這些畫作中,公園主題成為平衡主題創作需求與藝術表達的獨特載體。
“寫生”是公園主題作品的重要創作來源。中國傳統繪畫向來重視寫生,但此“寫生”非彼“寫生”,傳統繪畫理論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來聯結藝術與現實,將重心落在內心對造化的關照之上。近代以來,西畫的大舉引入,讓實景寫生似乎成為中國畫振衰起弊的不二法門,但西畫對景寫生的觀念始終與中國畫的“師造化”處于互動之中。直至1950年代,隨著新國畫運動的展開,所有中國畫畫家都要去“直面生活”,走進真實的生活,這讓繪畫創作從功能到題材、再到技法語言都發生了極大改變。
上海從近代以來就是中西融合的最佳試驗場,畫家們的公園主題創作正是其中一角精微的縮影。上海畫家在傳統筆墨中大膽融入多重技法創新,將“師造化”傳統引入都市公園。畫家們帶著速寫本走進人民公園、中山公園、龍華苗圃、林蔭綠地……用筆墨記錄市民休憩場景,使作品兼具自然生機與生活氣息。在多元化的藝術探索中,上海畫家的公園主題創作既保留了傳統筆墨,又注入了時代符號。
上海中國畫院
春天
林風眠
紙本設色
66.5×67cm
20世紀40年代
西郊公園寫景
吳湖帆
紙本設色
107×56.5cm
1958年
蘇州河晨曦
吳青霞
紙本設色
91×51cm
1959年
綠化都市
朱屺瞻
紙本設色
91×51cm
1959年
林蔭大道
陸儼少
紙本設色
64×45cm
無年款
創于2014,相伴已成為習慣
平臺已進駐網易、搜狐、今日頭條同步更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