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金庸武俠小說和電視劇的朋友會發現,金庸的武俠著作留下了大量的謎團,不僅能讓讀者們自行發揮想象,還能讓一些導演將金庸未提及的武俠故事進行改編,最終創出一部部精彩絕倫的武俠電視劇。
好比金庸沒有在原著里詳細提及射雕五絕的“前世”,TVB編劇卻發揮天馬行空的想象,拍了一部武俠電視劇喚作《南帝北丐》。《南帝北丐》里的南帝由著名演員鄭伊健扮演。
此外,金庸在《碧血劍》里也沒有詳細描述金蛇郎君,TVB編劇卻能將金蛇郎君的故事展開來寫,最終拍了一部轟動大江南北的武俠電視劇《碧血劍》。《碧血劍》里的金蛇郎君由江華扮演。
無獨有偶,在金庸的另一部武俠小說《倚天屠龍記》里同樣留下了大量的空白,只因倚天時代被金庸跳過了近百年的時間。
在這百年的時間里,發生了許許多多的風波變故。其中以郭靖戰死、陽頂天崛起最為引人入勝。
不過說來奇怪,陽頂天是怎么一步一步成為魔教教主,繼而躋身后世江湖的一流高手之列?而作為武林的泰山北斗,武當山的開山鼻祖張三豐為何卻不愿擊殺魔教教主陽頂天?
一、六大門派與明教的恩恩怨怨
認真翻閱《倚天屠龍記》我們會知道,全真教和古墓派在神雕時代如日中天。可到了倚天時代,金庸卻對這兩個門派惜字如金。
金庸反而花費大量的筆墨描寫武當派、峨眉派和明教。明教則是群雄口中談之色變的魔教,而倚天主角張無忌機緣巧合之下成了魔教的第三十四代教主,更是讓讀者們對明教興趣盎然。
在張無忌尚未成為明教教主之前,陽頂天領導的明教早已和六大門派兵戎相見、大打出手。
這個陽頂天也很奇特,他只是將乾坤大挪移練到了第四層,卻能配合一門“大九天手”力挫群雄,甚至還擊敗了三渡,逼得三渡坐了三十幾年的苦禪,這才創出了威力驚人的金剛伏魔圈。
陽頂天雖強,但和張三豐相比,終究還是有些差距。金庸也在原著里通過他人的對話,承認陽頂天的武功修為不如張三豐。
但該如何解釋陽頂天尚在人間之時,張三豐沒有圍剿明教,從而擊殺魔教教主陽頂天為民除害?如果說武當派孤掌難鳴的話,張三豐為何不聯合峨眉派的郭襄以及少林等各大門派,將明教一舉殲滅、以絕后患?
有趣的是,金庸故意將陽頂天設定得神秘莫測,你且看一看他身上有哪些謎團?
二、陽頂天身上的謎團
1、陽頂天有個怪異的姓氏喚作“陽”,然而放眼金庸全集,姓“陽”的高手貌似僅有陽頂天一人?可《倚天屠龍記》是《神雕俠侶》的后續之作,就連草包武修文的后人武烈、武青嬰都活到了倚天時代,一向喜歡“傳承”二字的金庸為何偏偏給陽頂天取了一個這么怪異的姓氏?
2、通過張無忌的視角,讀者們還發現陽頂天身為魔教教主,卻將驅逐韃虜作為己任。原來陽頂天在遺書里如此寫道:乾坤大挪移心法,暫由謝遜接掌,日后轉奉新教主。光大我教,驅除胡虜,行善去惡,持正除奸,新教主其勉之。 余將以僅余神功,掩石門而和成師弟共處,地老天荒,再不分離。夫人可依秘道全圖脫困。當世無第二人負乾坤挪移之功,即無第二人能推動此『無妄』位石門,待后世豪杰練成,余師兄弟骸骨朽矣。
陽頂天為何臨死之前仍對“驅逐胡虜、鏟奸除惡”念念不忘?
3、陽頂天使用的兵刃竟是一把大刀。書中是這么寫的,陽頂天不知黛綺絲水下功夫了得,只當她一番好意要替自己一死。于是婉拒黛綺絲的好意,“除下外袍,取出一柄單刀”。
陽頂天的這柄單刀是什么刀?為何陽頂天死后,這柄單刀就不見了?
筆者認為,陽頂天的這柄單刀便是屠龍刀,而陽頂天死后,屠龍刀恰好出現在江湖,惹得各門各派明爭暗搶。
既是如此,陽頂天究竟是何方神圣,郭靖黃蓉精心打造的屠龍刀為何會傳到陽頂天的手里?
你若是知道陽頂天的父親是誰,以上謎團迎刃而解!
三、陽頂天的父親是誰?
不賣關子,陽頂天父親不是別人,正是郭靖之子郭破虜!
當然,筆者這樣的解讀并非空穴來風。
首先,陽頂天的年齡和郭破虜兒子的年紀相仿。成昆曾這樣說過:“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老衲今日已是七十余歲的老人……少年時的舊事……好,一起跟你們說了……”
這個時候的成昆七十多歲,陽頂天大成昆十歲左右。倘若陽頂天還活著,他是一個80多歲的老人,小張三豐20多歲。
在神雕時代,楊過走下華山之時,郭襄和郭破虜16歲,張三豐則是13歲左右。
也就是說,陽頂天小了郭破虜差不多20歲。而在古代,16歲便可娶妻生子,郭破虜作為郭靖唯一的一個兒子,他在20歲生下陽頂天合情合理。
其次,郭靖黃蓉將屠龍刀傳給了郭破虜。書中是這么寫的,郭大俠夫婦鑄成一刀一劍之后,將寶刀授給兒子郭公破虜,寶劍傳給本派郭祖師。郭祖師另有個姊姊,叫作郭芙,但她生性魯莽暴躁,因此郭大俠夫婦沒將刀劍傳給她。
金庸還寫道,襄陽城破之日,郭大俠夫婦與郭公破虜同時殉難,屠龍刀不知下落。郭祖師當時身在西川,待趕去想要相救父母親人,卻已為時不及。
看到這里就能明白郭破虜戰死之時,屠龍刀為何下落不明。只因年幼的陽頂天早就在黃蓉的事先安排之下背著屠龍刀逃離了襄陽城。
只是襄陽城破之后,忽必烈很快就統一了中原,他不斷派出高手四處追殺郭靖的后人。郭破虜之子形只影單,只能隱姓埋名,他將郭靖的“郭”的與楊過的“楊”的 合二為一,成了一個“陽”姓。
陽頂天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混進了明教,此后一路高升,最終成了明教教主。
身為教主的陽頂天不忘使命,他將郭靖驅逐韃虜、還我山河的信念帶到了明教,這就能解釋陽頂天為何拒絕波斯總教降元的命令,非要和蒙古韃子周旋到底。
倘若楊過遇到了陽頂天,恐怕也要對陽頂天刮目相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