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即將全面兵變,進軍基輔?”當地時間2025年7月24日,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局長瓦西里·馬柳克中將發出嚴重警告,烏克蘭調查局對烏克蘭國民衛隊展開的抓捕,對烏克蘭前線官兵,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一切還得從7月22日說起,當天深夜,烏克蘭調查局以涉嫌貪腐為由,在醫院病房帶走了國民衛隊副司令亞歷山大?比盧斯準將,這位在巴赫穆特戰役中堅守47天的“烏克蘭英雄”,此刻居然成了階下囚!
而他的腿部還纏著帶血的繃帶,其中還有未取出的彈片,就被強制戴上手銬押上裝甲車。更讓人寒心的是,調查局連個像樣的證據都沒拿出來,就憑一紙搜查令抓人。
消息很快傳遍了20萬國民衛隊的加密通訊群組,駐扎在扎波羅熱的第15國民衛隊士兵們瞬間炸鍋:“連戰爭英雄都要送進監獄,下一個會不會輪到我們?”
隨著恐慌情緒的愈發蔓延,有匿名軍官向《基輔獨立報》透露,多個前線旅級單位出現士兵拒絕執行調動命令的情況,部分部隊甚至私下成立“軍官委員會”,討論如何應對可能的政治迫害。
就連烏克蘭國家安全局局長都不由得發出嚴重警告,質疑這招是在搞政治清洗。畢竟按照烏克蘭法律,國民衛隊高級將領的處置權在國防部或國家安全局,可調查局直接隸屬于總統辦公室,沒權利直接抓人。
其實,烏克蘭國防部的貪腐問題早已是“司馬昭之心”。2024年曝光的一起軍火采購案中,國防部官員與利沃夫兵工廠合謀侵吞4000萬美元,導致10萬枚迫擊炮彈“人間蒸發”;2025年6月,又有近200億格里夫納(約合36億人民幣)的防御工事資金被貪污,直接導致俄軍攻占十幾個定居點。這種“前方流血、后方撈錢”的操作,早已讓士兵們怨聲載道。
再加上烏克蘭國民衛隊本來就是一支不折不扣的“雜牌軍”,2024年澤連斯基一紙法令,允許外國人直接加入國民衛隊,導致如今隊伍里除了烏克蘭本地人,還混雜著波蘭的“極右分子”、格魯吉亞的“戰爭販子”,甚至還有來自中東的“神秘武裝”,以及當年基輔獨立廣場的示威者。
這樣一支成分復雜的部隊,本就像個火藥桶,而比盧斯事件就是那根點燃的火柴。
事情到這還沒完,7月23日,也就是比盧斯被捕第二天,澤連斯基簽署了一項爭議法案,把國家反腐敗局的獨立性給取消了,以后調查權全歸總檢察長辦公室。這簡直是火上澆油。基輔街頭當天就聚集了上萬人,有人舉著“把腐敗分子送進監獄,而不是英雄”的牌子,有人直接往總統府扔雞蛋。
因為就在前一天,澤連斯基剛改組內閣,把親信斯維里堅科提拔成總理,國防部、司法部也全換成自己人。明眼人都看出來,這是在搞“一言堂”。
更讓人玩味的是,俄軍似乎嗅到了機會。據俄媒報道,俄軍突擊隊已攻入紅軍城,而烏軍第155機械化旅和第68特種旅竟因信息混亂自相殘殺。這種“友軍傷害”的戲碼,無疑給本就脆弱的烏軍防線雪上加霜。
眼見局勢越來越緊張,烏軍總司令瑟爾斯基上將抓準機會趕緊將父母送到莫斯科治病,還轉賬100萬盧布支付醫療費。要知道,瑟爾斯基本就因有俄羅斯血統飽受質疑,如今這波操作更是讓他在烏克蘭國內徹底“社死”。這種高層的信任危機,讓前線官兵們徹底失去了方向。
烏克蘭國民衛隊的這場危機,本質上是一場“信任崩盤”的連鎖反應。從巴赫穆特的英雄蒙冤,到國防部的貪腐丑聞,再到高層的“神操作”,每一環都在消耗著士兵們的忠誠。
當士兵們發現自己在前線賣命,換來的卻是后方的背叛與壓榨,兵變就不再是天方夜譚。正如歷史上無數次兵變所揭示的:當軍隊失去對政權的信任,再多的武器也擋不住人心的潰敗。
如今的烏克蘭,就像一艘在風暴中漏水的船,而比盧斯事件,不過是第一個被掀開的漏洞。未來如何收場,恐怕連澤連斯基自己都心里沒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