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時光流轉,味蕾深處總藏著不變的惦念。即日起,婺城發布帶你探尋那些街角巷尾的“老味道”,找回流淌在你我舌尖上的舊時光。
在金華市區勝利街上,有一家名為“勝利蛋糕”的老店。從1997年開業至今,將近30年的歲月里,它像一位沉默的時光守護者,用香甜的蛋糕和溫暖的服務,串聯起許多金華市民的生活記憶。
一份糕點情懷的延續
勝利蛋糕的老板吳涌,與糕點的緣分早已深植于青春歲月。17歲時,他進入金華糕點廠拜師學藝,成為一名蛋糕制作工人。在那里,他深耕18年,將青春熱血都傾注于糕點制作技藝的打磨中。憑借著對這份事業的熱愛與專注,他多次在省級比賽中有所斬獲。
1997年,對吳涌來說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這一年,他下崗了,但心中對糕點的那份熱愛并未熄滅,反而催生了創業的念頭。“當時我丈母娘家在122醫院附近,離勝利街很近,而且這里有四牌樓菜場,人流量大,感覺生意應該會不錯。”談及為何選擇在勝利街開店,吳涌的回答帶著幾分生活的溫情。
起初,店面僅有20多平方米,空間不大,卻承載著吳涌對未來的憧憬。如今,經過多年的發展,店鋪已擴展到100多平方米,兩層樓的空間里,設置了零售區和生產區,店內彌漫著濃郁的烘焙香氣。此外,吳涌還在義烏街、中心醫院附近開了2家分店,讓香甜的糕點味道得以在更多地方傳遞。
變與不變的品質堅守
走進勝利蛋糕店,回頭客們總能在這里找到熟悉的味道。生日蛋糕是店里的招牌產品,而生日蛋糕的呈現方式,也隨著時代的變遷悄然發生著變化。
早年間,吳涌會將自己設計好的蛋糕款式制作成畫冊,供客戶挑選,客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稍加改動。許多客人喜歡把生肖屬相做到蛋糕上,讓蛋糕更具個人特色。而現在,隨著社交媒體興起,客人們更多的會從小紅書、微博等平臺上找心儀蛋糕的圖片,發給店里的師傅,讓師傅照著圖片制作。
雖然蛋糕的款式設計在變,但對品質的追求始終未變。勝利蛋糕在制作材料的選用上,也經歷了一個不斷升級的過程。吳涌說,最早做蛋糕時,用的是雞蛋清和白糖,后來用上了植物奶油,而現在則選用更健康、口感更好的動物奶油。水果配料也從原來的黃桃、橘子等水果罐頭,換成了新鮮的水果。每一次材料的升級,都是為了給顧客帶來更好的味覺體驗。
如今的勝利蛋糕店,有十幾個技藝嫻熟的師傅。他們傳承著吳涌對糕點制作的嚴謹態度,用心對待每一份訂單。無論是傳統款式,還是緊跟潮流的網紅款,師傅們都能憑借精湛的技藝,完美呈現給顧客。
串聯時空的味覺紐帶
吳涌說,勝利蛋糕店的客人,大多是街坊四鄰,還有周邊學校的學生。以前老五中、紅軍巷小學、勝利小學的孩子們,放學后常常結伴來到店里買面包。每天下午學校一放學,店里總是擠滿了人,蛋糕面包也常常售賣一空。
“我們是從小‘吃著店里的蛋糕長大的’。”前段時間,有位讀書時就經常來買面包的顧客結婚,專程來到店里定制婚禮蛋糕和甜品,并且給吳涌送來了喜糖,與他分享人生的喜悅。這樣的故事,在勝利蛋糕店并不少見。
有時,店里會走進一些三四十歲的客人,一進門就感慨:“沒想到這家店還開著。”這些都是小時候在這購買蛋糕和面包的老顧客,如今可能已經搬家離開,但對勝利蛋糕的記憶卻一直留在心底。他們總會和吳涌聊聊過去的時光、聊聊這些年的變化,在交流中,那些關于蛋糕、關于童年的記憶也變得更加清晰。
老店長青的服務秘訣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烘焙市場,勝利蛋糕的門店依然保持著樸素的模樣:沒有炫目的霓虹燈,只有一塊簡單的招牌,在宣傳上也沒有花太多的心思。吳涌沒有想把店做得多大,他更想為自己的客人提供周到、溫暖的服務,就像一位一直都在的老朋友。
“品質、服務、人情味,缺一樣都做不了這么多年。”在吳涌看來,一家老店之所以長青,品質是根本,只有堅持用好的材料,做出美味的糕點,才能留住顧客的胃;服務是保障,周到細致的服務能讓顧客感受到尊重和溫暖;而人情味則是靈魂,它讓這家店不僅僅是一個購買糕點的地方,更成為了人們心中一個充滿溫情的記憶符號。
近30年的時光,足以讓一座城市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能夠讓一家小店沉淀下深厚的底蘊。勝利蛋糕店,就像勝利街上的一個溫暖坐標,用不變的品質和溫情,守護著人們的甜蜜記憶。
來源:婺城發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