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昔陽縣待了一天時間,吃了三頓飯,這三頓飯都是以前從未吃過的。
01
第一天傍晚到達昔陽,在紅旗一條街上面閑逛時,兩邊各類飯店一應俱全,但我心想,既然來了這里,就應該吃當地特色,聽說昔陽人喜歡糊嘟,那我就吃糊嘟!
一條街走下來,終于發現有兩家糊嘟店,但里面人聲鼎沸,賓朋滿座,以至于我進店時,竟發現前臺沒人值守,原來是收銀員也跑到后廚幫忙了。
于是我又到其他處逛了一會兒,再返回時,終于有了位置,我進去要了一份糊嘟。
這里賣的糊嘟分大中小三種,我只一個人,要了小份,小份價格是20元。
糊嘟端上來后,發現也不小,一個人得有大胃口才能全部吃完。這是莜面糊嘟,像一個發面團一樣放在盤子里,顏色比較暗沉,面里面夾雜著一些碎綠菜。
同糊嘟一起配套的,還有一小碗西紅柿醬。糊嘟有點像我們祁縣的糊糊,只不過糊糊是白面的,里面沒菜,這個是莜面的,里面有菜。相對而言,糊嘟的形狀和口感更瓷實一些。
糊嘟的吃法跟吃糊糊,或者吃沾片子一樣,用筷子挑起,然后放在西紅柿蘸醬里蘸著吃。跟我家鄉有所不同的是,我在昔陽縣吃的這份西紅柿醬里還放了辣椒,口感酸酸辣辣。
這個東西一般本地人都說好吃,都特喜歡,但性價比也許并不算高。除了昔陽、平定、陽泉等附近,其他城市應該不會有。
我后來在街上閑逛時,看到街邊兩側桌椅上坐滿客人,服務員非常忙碌,小跑著端出一盤又一盤的糊嘟。
02
第二天上午,我去了昔陽縣博物館,昔陽宋金文化博物館以及大寨村。但在此之前,我先在縣城街頭的早餐店吃了一份當地特色早餐。
跟著手機地圖導航,走了幾百米,找到一個賣早餐的地兒,街邊并排著三四家早餐店。天氣炎熱,許多本地人都拼桌坐在店外的飯桌上。
我看了看他們的菜單表,除了在外地常見的油條老豆腐、餛飩、丸子湯、小籠包等,剩余兩種就是我沒吃過的,一種叫瑟瑟,一種叫抿曲。
抿曲實際是豆面壓制的清湯面條,跟河撈面比較近似,算是陽泉特色美食,昔陽雖屬于晉中,但離陽泉近,所以文化和飲食上也更接近陽泉。
實際旅游也一樣,你會發現陽泉與昔陽的旅游特色,都是對上世紀的懷舊,以及相應的紅色奮斗精神。
話題回到吃飯上,店老板問我要什么,我說:要一碗瑟瑟。
隨后,店里的營業員給我舀了滿滿一碗,我問多少錢,回答曰:四塊錢。
我選擇在店外的桌上與其他本地人拼桌。桌上四五個人,除了我之外,還有一個老大爺吃的也是瑟瑟。
瑟瑟端到我手里時,我就感覺似曾相識,待的品嘗兩口之后,馬上聯想起來:這很像大同的稠粥!
所謂瑟瑟,其實就是小米飯,然后上面蓋了一層土豆絲。小米飯本身沒味道,所以土豆絲很咸,搭配著用來下飯。
其實大同稠粥也類似,不同之處是稠粥上面蓋的是小咸菜,另外,昔陽的瑟瑟比大同的稠粥更水潤一點。
永之,挺頂飽的。我本還想要一碗抿曲,結果吃完瑟瑟就發現自己已經飽了。
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吃這碗瑟瑟時,再聯想到前夜的糊嘟,讓我感覺昔陽確實過去生活困難,70%都是山地,交通不便,作物種類有限,所以老百姓就地取材,創造出這些食物。
03
中午在大寨村,大寨村有許多民宿與農家飯店,但我一早就做好計劃,要去大寨食堂里吃。
結果我頂著太陽在村里轉了許久,都沒找到網上說的大寨食堂在哪里。熱的很,買了個冰棍吃,想著實在找不到就算了,于是在一個小攤上買點昔陽壓餅作為特產帶回去吃。
昔陽壓餅是一種很有特色的食物,壓的非常薄,口感非常脆,沒有水分,可以保存很久。吃起來焦香焦香的,有點像土特產版本的薄脆餅或者薯片。
攤主是個老大爺,很熱情給我介紹:10塊錢4包的是機器壓的,10塊錢3包的是本地企業做的,20塊錢一袋的是我們自己做的。你看這質量多好,多重。
說罷,他又表示你不要著急,先嘗嘗再說。我嘗了一點,確實挺好吃,但還是沒買他自制的,而是買了本地企業生產的。原因是20塊錢的有點太多了,我吃不了那么多。
后來回到太原后,那些壓餅成了我半個月的小零食。餓的時候吃一點,很管用。
買完壓餅后,我還是對大寨食堂不死心,因為我的計劃就是去那里體驗70年代大食堂風格,吃一碗昔陽特色的燒肉拉面。
于是我向老大爺咨詢,老大爺循循善誘的告訴我:從那邊的樓梯上去,一直往過走,看到一個籃球場,籃球場再走過去,就看到食堂了。
緊接著,老大爺以一種自己人的口吻向我透露:其實我不建議你去那里吃。我們村65以上的老人,每天花3塊錢就可以去那個食堂隨便吃,但我去吃過一次后,就再也沒去過了。味道不怎么樣。
雖然老大爺這么說,但出于對大食堂的好奇,我還是決定過去瞧瞧。果然很快就找到了。這大寨村是個山村,坡很多,有時候你覺得那是上樓了,其實上去是平地,一層一層,到處都是四通八達的樣子。我在汾河邊待慣了,沒太去過山里,果然沒有經驗,以至于自己沒想到樓上居然還有路。
總之,中午快12點的時候,我進入了大寨食堂。一進去,好家伙,從裝修到布局到色彩,果然是上世紀食堂風格。
這里很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的菜單是用月份牌子的形式掛在墻上公示欄的,你想要什么菜,可以撕下一張日歷過去給營業員。
不過我沒有撕,因為營業員看到我進來后,就過來問我吃啥。我看了看,直接說:要一碗燒肉拉面,一碟小蔥拌豆腐。
說完,服務員讓我往前面桌坐,前邊天花板的風扇是開著的,要涼快一點。
我坐下來,用手帕擦汗。其實我原計劃想要過油肉的,但因為之前在大太陽下轉來轉去沒找見地方,炎熱嚴重打擊了我的食欲和熱情,再加上那個老大爺對我的告密,然后就只想小蔥拌豆腐涼快一點,一清二白。
菜很快端了上來,小蔥拌豆腐不需要有什么手藝,正常調味就可以,我吃著還行。
然后燒肉拉面端上來,規格是一小碗,拉面是帶湯的,上面有兩小塊燒肉,有一點青椒塊和洋蔥塊。
迫不及待品嘗,洋蔥和燒肉的味道很香,但面條并沒有太融入這個味道。對我而言能接受,入味太多的話反而會顯膩。總之,我把這兩樣都吃光了。
看了看這個店里的飲料,貌似連飲料也堅持風格,冰柜里只有純生啤酒和陽泉維爾康汽水這兩種。維爾康,一年沒喝過了。如今再見到,真懷念呀。
我本來想在昔陽再多玩半天的,但夏天旅游絕對不是個好主意,尤其對我這種不喜歡熱的人來說。我實在不想在烈日下繼續游玩,于是中午便返程回太原了。
總之,來昔陽吃了早中晚三頓飯,都選了本地特色的美食,增長了見識。可以了。
本篇完,另附昔陽縣游記兩篇:
如果你能關注我,那可真是太好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