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劇照
少林少林,有多少英雄好漢把你景仰!作為看著《少林寺》長大的七零后,我與少林寺還是有淵源的。
1、達摩渡江 一葦杭之
少年時看完少林寺之后,訂了《武術》、《武林》、《青年長拳》等武術雜志與書籍,照葫蘆畫瓢苦練拳法輕功不說,還苦練醉拳醉粉筆頭,那些帶著各種箭頭的招式往往需要倒著頭或者反轉過來比劃才能看懂,。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啞巴大舅(我母親同父異母的大哥)從霍邱來合肥玩,大舅會武,練就一套大紅拳,傳授于我。他的馬步扎得極穩,出拳虎虎生風,拳擊一抱粗的大樹嘭嘭有聲,樹干震動,端的是有真功夫!至今仍記得傳我拳術之時,何種手勢用于格擋什么招式,講解得一清二楚(大舅雖不能言,然教法得當,比劃極為清晰),余在院中苦練拳法,為樓上幾個同齡屁孩窺見,遂請一觀,余一套大紅拳已熟稔,遂演之,眾皆拜服。
然而少林寺與少林功夫究竟如何?余不惑之后方才明白。
少林寺起于達摩,達摩一葦渡江面壁九年,遂有少林禪宗傳世,有易筋經、洗髓經流傳(皆為后世偽托),金庸的射雕三部、天龍八部圍繞易筋經皆有詳細著述;與近幾十年才紅極一時的少林功夫相對應,禪宗在中國佛教的地位卻是無可匹敵。
達摩開創禪宗,主張直指人心,見性見佛。傳至五祖弘忍之后,便是著名的木棉袈裟事件,南宗慧能南逃嶺南,扎根南華寺。我今年4月份剛去過韶關南華寺,這才知道并非電影所渲染的那樣:慧能接過禪宗衣缽,神秀就此黯然退場。壓根不是那么回事。慧能一路越過南嶺狼狽逃難,在廣東四會隱居十五年后方才到南華寺住持講經,在此期間,神秀依然是國師身份,深得武則天器重。(不在此贅述)
禪宗在唐宋以后蔚為大觀,與宋明理學心學融合,深得文人士大夫之心,唐以后,禪宗傳至日本、韓國、東南亞,再由日本傳入西方,成為西方認知東方哲學的窗口。
2、俞大猷點撥少林僧
自唐以后禪宗如燭火一般照耀中國,那么少林功夫是何時成為中國武林的泰斗呢?
如前所述,電影《少林寺》反映的是真事,隋末唐初,王世充之侄王仁則侵占少林寺寺田多處,護院武僧為保護寺產,夜襲鄭軍大營生擒王仁則,并助力李世民奪回戰略要地,曇宗獲封“大將軍僧”,少林寺獲準組建僧兵武裝,當時的少林功夫可能就是以軍中武藝為主了;再一個原因是金庸梁羽生古龍等一批武俠小說名家,將少林塑造成為中國武林的泰斗。
真實的少林功夫如何?我們看下明代大將俞大猷的真實體驗。
他記錄道:我聽說少林寺有傳說中的棍術神技(劍技,即棍術),從山西云中返回述職特地順路經過少林寺,寺內眾僧自負有武藝的千把號人,都到我跟前出來展示了一番。我對他們說:“你們寺以棍術名揚天下,但是傳得太久已經傳錯,已經失去了古時候的真傳啦!”「此寺以劍技名天下,乃傳久而訛,真訣皆失矣。」小山住持很謙虛:請先生有以教我。
俞大猷傲然回答:這不是一朝一夕能練成的!
幸好住持非常務實,知道問題出在哪里,于是派兩名武僧宗擎、普從跟隨俞大猷從軍南征,俞大猷收兩人為徒傳授棍法。學習了3年多后,兩人請求回少林寺傳授武藝,俞大猷認為他們已得真訣,武功雖還不算頂尖,但也差不多是十步殺一人千里留姓名的高手了,便同意了他們的請求。
牛不牛?傲不傲?俞大猷直接到少林寺指斥眾僧失其真傳久矣,住持還很恭謹地請教如何是好。
俞大猷《正氣堂續集?詩送少林寺僧宗擎有序》記載了這件事,俞大猷撰《新建十方禪院碑》也記載了這件事,說法大同小異。
其后還有后續,此后又過了14年,來到京城受戒的宗擎聽說俞大猷也在這里,便來拜訪老師,俞大猷大喜之下又將《劍經》傳授給他。經過俞大猷的傳授,少林寺的棍術才有了長足進步,有了日后的發揚光大。
3、僧兵團積極入世
少林寺的最大特點,不在于武功,而在于入世,少林寺是歷史上最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的寺廟。
少林寺聲名最顯赫之時,當數十三棍僧救唐王故事,獲敕封田產40頃,佃戶及水碾一具,一躍而成大地主。同時獲得帝國允許保留僧兵常備武裝力量,納入正規軍序列。
明代嘉靖年間,少林寺派僧兵參與抗倭戰爭,屢有斬獲,寺田高達上萬畝!
而在最著名的1928年石友三火燒少林寺事件中。少林寺與石友三的沖突根源在于政治站隊和利益糾葛,直接導火索則是少林寺與少林俗家弟子、直系軍閥樊鐘秀的密切關系,觸怒了石友三及其背后的馮玉祥勢力。
北伐時期,歸于國民軍的馮玉祥與直系軍閥吳佩孚爭奪河南。吳佩孚手下大將樊鐘秀為少林俗家弟子,曾于1922年捐資修繕少林寺大雄寶殿,被僧人視為“佛家恩人”,且與少林寺住持妙興為同門師兄弟,雙方有著深厚友情。
少林寺住持妙興支持吳佩孚并組建僧兵武裝,后協助樊鐘秀(同門親師弟)作戰;1927年妙興戰死后,少林寺仍繼續支持樊鐘秀對抗馮玉祥。1928年,樊鐘秀在與馮玉祥爭奪河南地盤時,將指揮部設在少林寺,并得到少林寺僧兵團的武裝支持。
1928年3月,石友三擊敗樊鐘秀后,遷怒于少林寺積極支持樊鐘秀,命令士兵用煤油焚燒少林寺主要建筑(如天王殿、藏經閣),大火持續40天,導致5480卷藏經、達摩面壁石等珍貴文物被毀,僅剩殘垣斷壁。
經此浩劫,少林寺不僅建筑文物盡毀,所傳佛家典籍武功秘笈毀于一旦,直至1991年,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借日本保存的1920年照片才得以重建大殿。1991年冬,釋永信率少林武僧團訪問日本京都達摩寺時,在翻閱該寺收藏的影集中,意外發現了1920年(日本大正九年)拍攝的少林寺建筑群照片,共計48張。這些照片拍攝于少林寺被軍閥石友三焚毀前8年,完整記錄了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等核心建筑的原始風貌,成為重建的珍貴范本。重建恢復了少林寺建筑群原有的對稱布局與氣勢。此系后話。
4、登封縣城關公社郭店大隊第23生產隊
那么從石友三1928年燒毀少林寺到1982年《少林寺》電影上映,這54年間,少林武功有哪些精進提升呢?
很慚愧地告訴大家,不僅沒有絲毫精進,且陷于失傳絕境。
1930-1940年,寺院僅剩少數老弱病殘僧人留守,如盲僧行正法師靠販煤維生,勉強維持香火;1942年河南大旱,僧人悉數流亡,寺院荒廢,野草叢生。
1950年土改中,少林寺因擁有大量土地(民國時期達1370余畝)和剝削佃戶的歷史,被定性為“廟產地主階級”。僧人根據個人行為被劃分為地主、惡霸或貧農,部分僧人因參與欺壓農民被鎮壓。寺院土地被沒收分給農民,大部分僧人被迫還俗,僅剩14名無家可歸的老弱僧人留守,寺院功能被壓縮為“登封縣城關公社郭店大隊第23生產隊”,僧人靠28畝薄田自給自足。
1953年后,政府允許保留少量宗教場所,少林寺被列為登封縣文物保護單位,僧人可進行有限度的誦經活動,但規模遠不及前。1956年,政府撥款對殘存的塔林、初祖庵等建筑進行加固,但核心殿堂如大雄寶殿仍為廢墟狀態。
1958年“大躍進”期間,少林寺剩余田地被并入人民公社,僧人參與集體勞動,宗教活動幾乎停滯。部分僧人因“封建迷信”問題受到批判。1963年,少林寺被列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但實際保護力度有限,建筑頹敗依舊。
少林寺在文革期間更遭摧殘,山門、達摩殿、千佛殿建筑被紅衛兵摧毀,僅存的13名僧人被要求還俗離開寺院,宗教活動完全停止。
1979年起,行正方丈帶領僧眾整修寺院,重建東、西禪堂,恢復宗教活動。
5、少林商業帝國
1982年李連杰主演的《少林寺》電影全球熱映,少林寺成為中國文化符號,游客激增,推動寺院經濟與武術熱潮。
1987年,釋永信時代開啟。 1981年16歲的釋永信拜行正方丈為師,1987年接任住持,組建少林武僧團,開啟海外巡演(如1989年首訪日本),少林文化走向國際。80年代之時,少林有海燈法師“二指禪”神功走紅全世界,圓寂之后引發爭議。
如前所述,釋永信時代,最大功勞是1990年代開啟修復工程,1991年少林寺以1920年日本拍攝的少林寺照片為藍本,重建法堂、鐘鼓樓等,恢復唐代“深山藏古寺”的布局。
釋永信在入世的環節中功績斐然。
其在全球80余國設立少林文化中心,海外弟子超百萬,普京、曼德拉等政要曾到訪。舉辦“少林問禪”“佛醫論壇”等活動,出版《禪露》雜志,建立少林書局,整合禪、武、醫文化;2007年恢復中斷200余年的“三壇大戒”傳戒法會,禪武文化成為全球現象,少林功夫列入非遺,寺院年接待游客超千萬;釋小龍、王寶強、釋行宇出自少林門下,李連杰、于海、于承惠、計春華等明星與少林深度綁定。
也正因入世極深,少林寺的商業帝國做到了前無古人,爭議與贊譽齊飛。
釋永信推動少林品牌商業化(如少林藥局、禪修體驗營),被批“背離禪宗本意”;釋永信主導成立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控股18家企業,涉及地產、影視、醫藥等領域,注冊超700個商標。2022年少林寺關聯公司以4.52億元競得鄭州商業用地,引發“宗教資本化”質疑,但也獲官方肯定為“文化軟實力”典范。
釋永信本人曾多次陷入輿論漩渦,影響最大的是2015年弟子釋延魯(化名“釋正義”)實名舉報釋永信“七大問題”,包括索要財物700萬元、侵占香火收入、違規籌款、擁有多輛豪車及雙戶口等。2017年河南省調查組公布結果,稱舉報內容“查無實據”,但承認少林寺存在財務管理不規范問題。
而由來已久的是地方政府與少林寺的利益沖突。如門票經濟、武校泛濫等問題。少林寺2007年獲得5A級景區之后,2011年陷入“摘牌危機”,因管理混亂被登封市要求整改,后通過復核。
2006年釋永信公開反對政府主導的少林景區商業化改造,稱“門票收入應歸少林寺”,雙方矛盾公開化;后經商定,少林寺70%產權歸政府,門票收入三七分成(寺方30%),2011-2013年因政府拖欠5000萬元分成,僧人拉橫幅圍拳。
公眾號發表之前,于20:13分獲悉最新消息。
情況通報
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項目資金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
少林寺管理處
2025年7月27日
附錄——
1、俞大猷《正氣堂續集?詩送少林寺僧宗擎有序》
予昔聞河南少林寺有神傳擊劍之技,后自云中回,取道至寺,僧自負精其技者千余人,咸出見呈之。予視其技已失古人真訣,明告眾僧,皆曰:「愿受指教。」予曰:「此必積之歲月而后得也。」眾推年少而有勇力者二人,一名宗擎,一名普從,隨余南行,出入營陣之中,時授以陰陽變化真訣,復教以知慧覺照之戒。及三歲余載,二人曰:「噫!有余矣。」乞歸,以所受之教,轉授寺眾,以永其傳可也。遂許辭去。爾又十三載矣,門者忽報有一僧求見。與之進,乃宗擎也。謂普從已化為異物,惟宗擎回寺,以劍訣禪戒傳之眾僧,所得最深者近百人,其傳可永也。去歲二月間,來都下戒壇受戒,留久未回。昨始聞知,即來叩見。予怡然喜異。「卿故舊得再相逢,一敘往事,芥子針鋒,不甚奇乎?」詩以遺之。
2、俞大猷《正氣堂續集?新建十方禪院碑》:
予昔聞河南少林寺,有神傳長劍技。嘉靖辛巳歲,自北云中奉命南征,取道至寺。僧負其技之精者,皆出見呈之,予告其住持小山上人曰:「此寺以劍技名天下,乃傳久而訛,真訣皆失矣。」復著芒鞋,扶竹杖,游本山大小庵場,歷達摩面壁石洞,遍覽金乘珠藏、龍步虎音之區。見寺前游一山地,其形勢更奇。又告小山上人曰:「此地可建一小院,以增此寺之勝。」小山而慨然曰:「建寺之責,愚僧任之,即平治其基,以經始也。劍訣失傳,示以真訣,是有望于名公。」予謂:「是非旦夕可授而使悟也。」即擇其僧之年少有勇者二人:一名宗擎,一名普從,隨住南征。三載之間,諄諄示之,皆得其真訣。雖未造于得手應心之神,其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亦庶幾矣,乃辭歸。
越十有四載,今萬歷丁丑歲四月間,予適在京師神機營提調車兵,報有一僧求見。與之進,乃宗擎也。謂普從已化為異物,惟宗擎歸,以真訣廣傳寺僧。得其法者,亦多也。因欲戒壇聽戒,錫飛至此。予喜,復授之《劍經》,勉以益求其精之意云。
嗣又有本寺僧名普明者至,謂寺前山地向命蓋一院,小山有志,未就二化。近住持幻休大師欲踵其事,命普明主之。普明乃本寺無空大師之嫡孫,恐力不逮,即抵京師,求無空俗徒、御馬監太監張公暹、盧公鼎、高公才,各輸俸資以助之。近已落成,名曰「十方禪院」,乞名公賜文勒碑,以垂不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