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公眾號“少林寺官方網站”發布信息:“ 少林寺住持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項目資金寺院資產;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系并育有私生子。目前正在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有關情況將及時向社會公布。”
而在2023年,一部名為《在少林》的紀錄片,曾經 因于其獨特的文化視角、創新的敘事手法、深刻的哲學思考以及精良的制作水準, 入圍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紀錄片競賽單元,并獲“俄羅斯紀錄電影電視協會大獎”,評委稱該片為“紀錄電影藝術的交響曲”。通過這部紀錄片,帶你沉浸式地走進少林僧人生活的世界。
本文轉自:益起映創
在少林
POST WAVE FILM
之前接受采訪,記者問到為什么要拍一部以少林為對象的紀錄片的時候,孫紅云說跟她自身的經歷有關。據她說,有一段時間自己的內心特別掙扎。為排遣郁結,她就跑到鳳凰山的龍泉寺去做義工,想在這里找到一種療愈。
因為豐富的拍攝紀錄片的經驗,讓她有了特別擅長聊天和融入環境的能力。在那段時間,她結識了不少僧人,其中有一個相聊甚歡的法師,是一位清華熱力學博士畢業的高材生。
這時她意識到,原來一些人出家,并不一定是因為避世或解困而逃到廟里的,還有可能是因為“他一定是對自己內心的訴求,高過對現實生活的追求。”
《在少林》劇照
但這也讓孫紅云更加好奇。她有一個特別要好的閨蜜,因為對現實的失望,居然在她女兒6歲的時候,出家了。這件事對孫紅云觸動特別大,她總是忍不住在想:“如果廟里再讓她失望,她還能往哪里逃?”
這份“人能不能在寺廟里找到內心平靜并終結痛苦”的好奇,也就成了孫紅云拍攝《在少林》的源起。
通過熟人介紹,孫紅云帶著攝制組到少林寺拍攝。
源自少林寺官方平臺
但是拍攝第一年的素材,基本都廢掉了。在反思這個問題時,孫紅云意識到,每個人都可以在少林寺找到自己的創作靈感和表現方式。因為少林寺的空間非常開闊,包含了許多可表達的符號,塔林、寺廟、古建筑和古壁畫、嵩山景觀等,都給紀錄片的拍攝提供了許多可能性。
恰好也是這太多的可能性,限制了孫紅云從精神層面進入到“真正的少林寺”。那時候少林寺有太多的官方活動,孫紅云笑著說:“那時候全國在那少林寺拍攝的人太多了,烏泱烏泱的,打個比方,少林寺有一只鳥下蛋,就得有100個鏡頭懟在那里!”
這讓孫紅云不得不停下來,好好思考到底應該怎么拍,甚至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應該停掉這個項目。
《在少林》海報
掙扎很長一段時間后,某個下著雨的早晨,孫紅云看到樹上有一只小鳥破殼而出,蛋殼就掉在她的腳邊。她為這個新生驚喜不已:“這么糟糕的天氣,阻擋不了一個美好生命的誕生,我這點挫折算不上什么!”
她重新審視少林寺,意識到這里有新舊兩重文化沉淀。
一方面,聯合國把它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它是一個有豐富文化內涵的地方——這是它承載的現代和古代文化對接的這部分;另一方面,這個古老名剎里也有不少現代武僧,他們修煉武功的傳統,已經從冷兵器時代跨越到現在這個時代了。
《在少林》劇照
現代世界還需要絕世武功嗎?這個對撞很大的差異,讓孫云感到興奮。因為“面對一個差異非常大的對象的時候,你會更容易產生很多的思考,這能夠刺激到你去找出新的思考點。我們為什么對日常的生活感到疲憊?就是因為我們對一切太熟悉了,我們已經很難找出思考的點。”
順著這個思路,孫紅云發現了其他對撞很大的差異,比如習武的僧人,其實還要坐禪。在孫紅云看來:“坐禪其實是枯燥的,可看性不夠,沒有沖突;練武的時候,人是剛性的。我想探究少林寺的僧,如何處理最剛性的練武,和讓人內心寧靜的修禪?”
思路打開后,孫紅云的拍攝也就順利起來,于是就有了現在的《在少林》。它以平實的視角觀察了幾位少林僧侶、塞爾維亞年輕女人類學家在少林寺的生活及心路歷程。和普通人一樣,他們有一日的功課,有歲月變化中對情感的困惑,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世俗與內心
POST WAVE FILM
與我們慣常認知的社會性紀錄片不同,《在少林》既沒有直擊社會矛盾,也沒有對某種人文景觀進行發微,更沒有把鏡頭對準少林寺的絕世武功。“大家的拍攝都在繼續塑造少林寺的神話,什么絕世武功之類的,我恰恰最不想拍就是這一部分”,孫紅云如是說。
《在少林》是通過舒緩的視聽感受,比如少林寺的四季景致,早晚習武、勞作麥收、師父與弟子的山中交談,僧人與野生小動物的相處等細節,引領觀眾沉浸式地體驗生活在“少林”的日子。
“我影片中的幾個武僧,其實是有些硬功夫的,徒手碎磚等等。但我還是堅持聚焦于個體,他們首先是人,功夫和僧侶對他們意味著什么?給他們帶來什么,又約束了他們什么?”孫紅云要做的,就是對這些問題刨根問底,然后在自然詩性的狀態里呈現出來。
有一個白須武僧,他在鏡頭前講了這樣一個故事。黃檗禪師(唐代佛教高僧)得道以后,母親因為想他天天哭,結果給眼睛哭瞎了。因為兒子右腳有一個凸出的痣,她就天天在村口,給路過的僧人洗腳,希望能用洗腳的方式遇見兒子。黃檗禪師路過村口時,聽說了這件事。想了很久后,他也去讓母親洗腳——只不過是讓母親給他洗了兩遍左腳。洗完之后,黃檗禪師什么話都沒有說,就離開了。
這次口述,讓孫紅云覺得:“從老僧口里說出的以前得道高僧的故事,借以說出,其實每一代僧人在修行的路上,面對的障礙都是一樣的。”
《在少林》還入圍了邊鋒國際紀錄片節(Doc Edge)的競賽單元,舊金山國際電影節(SFIFF)的長片競賽單元,以及受邀第22屆“人與環境”國際電影節(BIFF)為開幕影片。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投稿| aotujingdoc@163.com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