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實踐”
網絡公開投票活動現已開啟
8號、20號、35號、36號
47號、68號、73號
共7個豐臺區的好項目
期待您的支持!
邀您為豐臺投出寶貴的一票!
8號
豐臺區馬家堡路68號院2號樓危舊樓房改建
項目類型:居住空間
城區:豐臺區
項目位置:豐臺區西羅園街道馬家堡路68號院
項目規模:占地面積0.47公頃;建筑面積4395.03平方米
項目簡介:
馬家堡路68號院位于豐臺區馬家堡路,院內2號樓建于1977年,建筑面積1921㎡,共4層,居民73戶;2號樓周圍平房區居民17戶,建筑面積366㎡,另有居民自建房約200㎡;停用鍋爐房84.9㎡。樓內沒有獨立的衛生間和廚房,居民使用煤氣罐在樓道內做飯,導致樓道內堆積液化氣罐、灶臺和柜子等易燃易爆物品,且消防設施不健全,不僅不能滿足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改善民生和解危,2020年9月,確定馬家堡路68號院2號樓為豐臺區危舊樓房改建試點項目,并報請市住建委項目實施方案,采用“原拆原建”模式,并將院內周邊平房居民17戶納入改建范圍。政府、產權單位、居民三方共同出資,拆除重建后將從原來的4層擴建至地上6層,改善居民居住條件。目前,已進入收尾工作,開始室外工程、配套管線施工,同時開展居民選房工作,計劃于2025年9月份交付居民使用。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改造后
20號
豐臺區首農發展創新科技產業園
項目類型:園區空間
城區:豐臺區
項目位置:豐臺區和義街道南苑路112號
項目規模:占地面積10.5公頃;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
項目簡介:
項目位于豐臺區和義街道南苑路112號,占地10.5公頃,建筑面積4.3萬平方米,由12棟保留工業風貌的建筑構成,前身為上世紀70年代建成的南苑配合飼料廠,歷經企業停產、功能調整、疏解整治后,于2022年由北京首農發展有限公司立足區域發展規劃,通過“微更新、精提升”的理念,改造升級為現代化科技園區。園區聚焦“科技+文化”定位,不斷提升科創服務、共性平臺等功能,并增強“活力辦公、會務會展、餐飲休閑”等配套。2024年5月被豐臺區授牌“豐臺區未來食品特色產業園”,明確作為豐臺區未來食品產業“承載地”。目前,國內首個新蛋白科技創新基地已經落戶園區啟用。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改造后
35號
豐臺區京東MALL(南三環)
項目類型:樓宇空間
城區:豐臺區
項目位置:豐臺區南苑路6號院1號
項目規模:占地面積2.0326公頃;建筑面積106235平方米
項目簡介:
項目位于豐臺區大紅門地區南中軸與南三環交匯處,2013年開工建設,2016年12月竣工驗收,占地面積20326平方米,地上7層,地下5層,建筑面積106235平方米。該項目原定位為商品批發業態,因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區域品質提升等原因建成后一直未投入使用。此次更新改造以“科技賦能文化傳承、商業激活歷史軸線”為核心理念,立足豐臺區“首都商務新區”與南中軸文化帶交匯點,堅持“文化+科技+商業服務生態”三位一體模式,打造京東線下零售體驗的大型旗艦項目——京東MALL,致力于成為華北最大全場景科技消費體驗中心。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改造后
36號
豐臺區北京通用健康門診部
項目類型:樓宇空間
城區:豐臺區
項目位置:豐臺區太平橋街道西三環中路90號
項目規模:占地面積1.097公頃;建筑面積26331.58平方米
項目簡介:
項目位于豐臺區西三環中路90號,總建筑面積26331.58平方米,總投資2.5億元,原為中國通用技術集團總部辦公所在地,此次更新改造為健康門診部,開展以“高端體檢+名醫診療”為主的醫療健康業務,主要包括體檢、中西名醫問診、中醫理療、口腔門診、抗衰中心、內鏡中心、門診手術等,為用戶提供醫療級、全方位、專業化、個性化精準體檢,及全流程、數字化、精準的健康管理服務。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改造后
47號
豐臺區涼水河石榴莊段更新提升
項目類型:公共空間
城區:豐臺區
項目位置:豐臺區石榴莊街道
項目規模:占地面積45.24公頃
項目簡介:
項目西起光彩路、東至豐臺區區界,全長約1.4km,占地約48.86公頃。通過戶外步行空間梳理、植被環境營造、濱水體驗提升、夜游光環境渲染、景觀橋梁打造、水利行洪安全保障等方面工作,高品質建設城市藍綠空間體系,推動園區配套景觀建設,集中解決水質、交通和文化特色三大核心問題,打造“沿河奔跑、活力水街”的涼水河“一廊五區十景”,形成因水而生、臨水而游、傍水而居、伴水而榮的綠藍灰交融紐帶,提升周邊居民的生活品質。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改造后
68號
豐臺區長辛店老鎮啟動區一期
項目類型:區域綜合空間
城區:豐臺區
項目位置:豐臺區長辛店街道;東至周口店路,西至教堂胡同路,南至曹家口路,北至長辛店大街81號
項目規模:占地面積6.14公頃;建筑面積8703.93平方米
項目簡介:
長辛店老鎮位于豐臺區永定河西畔,明清時期是“九省御路”上的商貿重鎮,作為首都紅色文化和近現代工業文明的重要策源地,分布有明代至新中國成立后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遺存,空間形態傳承完整,具有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總面積約87.11公頃。2023年,確定“保護式棚改+城市更新”的實施模式,通過創新規劃與多元業態融合,打造“文、旅、商、產、居”于一體的綜合性地標街區,有效完善老鎮的區域功能,促進豐臺河西片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項目啟動區一期作為整體項目“樣板區”,以簡易低風險程序進行開發建設運營全流程實施,為后續滾動開發提供經驗。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改造后
73號
豐臺區北京花卉交易中心
項目類型:其他
城區:豐臺區
項目位置:豐臺區玉泉營街道草橋東路甲1號
項目規模:占地面積3.75公頃;建筑面積14400平方米
項目簡介:
豐臺區玉泉營地區作為京城“花鄉”,有八百余年的花卉種植歷史,本項目位于其中草橋地區,占地面積約37481.1平方米、建筑面積14400平方米。通過企業自籌、政府支持等方式,對區域傳統花卉市場、閑置綠地、低效空間、溫室大棚進行綜合性改造提升,打造特色花卉文化主題街區,實現從“買花就到玉泉營”的傳統盛景,到如今數字花卉經濟的產業革新,突破傳統花卉產業局限,打造以“花+”為核心的花卉產業集聚地。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后
改造后
01
投票時間
2025.7.26 12:00—2025.8.5 12:00
02
投票規則
每個微信號每天可以投票1次
每次可投1—10個項目
03
投票方式
在搜索框中輸入項目名稱或編號
豐臺入圍項目編號為8號、20號、35號、36號、47號、68號、73號
或在搜索框中輸入【豐臺】
快轉發給親朋好友一起參與
為豐臺區的城市更新項目
投上您手中寶貴的一票
讓我們一起助力!
共同見證城市的美好蛻變
來源:北京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 豐臺區融媒體中心,微豐向(原新豐臺)整理,轉載請注來源;文章內容僅為傳遞信息,文中內容和觀點不代表本公眾號立場,目的僅在于為大家的思考和研究提供資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或政策依據。
若信息有誤,請以官方為準;若侵權,請聯系刪除。
有突發事件在微博上@新豐臺網 就有可能上頭條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