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流量密碼,但如果您覺得文章合您口味,那隨手的一個關注、點贊、收藏、評論或者轉發都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本文展示的僅為個人觀點,如果不同意見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力量舉
力量舉是一項源于20世紀60年代歐美國家的力量競技運動,由舉重和健美分化而來,專注于測量人類基礎力量的極限。它與奧運會舉重項目不同,不追求抓舉、挺舉等技術性爆發動作,而是以深蹲、臥推、硬拉三大基礎動作為核心,通過純力量對抗展現人體潛能。力量舉作為一項測量人類力量極限的現代競技運動,自1971年國際力量舉聯合會成立以來,已發展成一項全球性體育項目。該項運動主要流行于北美、北歐等地區,優勢國家主要為美國、瑞典、烏克蘭等。1981年,力量舉正式成為世界運動會的常設項目,并在2025年成都世運會中繼續占據重要地位。
成都世運會的力量舉賽事分為經典(Classic)與裝備(Equipped)兩大類別,共設16個小項,覆蓋男女輕量級、中量級、重量級和超重量級8個級別,總計128名運動員參賽。
力量舉比賽需在面積最大不得超過4.0米×4.0米,最小不得低于2.5米×2.5米的比賽臺上舉行,臺面必須平整、穩固、防滑,距周邊場地的高度不得超過0.1m。比賽器材包括杠鈴、杠鈴片、競賽組合架、杠鈴片架、起杠器等。
經典項目:要求運動員僅穿普通背心參賽,依賴純肌肉力量完成動作;
裝備項目:允許穿戴特制彈性材質護具(如深蹲背心、臥推衫),通過裝備的力學支撐輔助舉起更大重量,但對動作規范要求更嚴苛——例如深蹲需髖關節低于膝蓋,臥推杠鈴需在胸部靜止后等待裁判指令才能推起。
每場比賽都包括三個項目:蹲舉、臥推舉和硬舉,并按照蹲舉、臥推舉、硬舉的順序進行。每位運動員在每個項目中有3次試舉機會,取最高有效成績,總成績為三個項目最高成績的總和。若有兩位及以上運動員成績相同,則以體重排名,體重輕的運動員排名更高。
力量舉的魅力在于其原始力量的純粹表達。它剝離了復雜技巧,直指人類最基礎的運動能力:用雙腿扛起大地,用雙臂推離重壓,用腰背拉起千鈞。觀眾可近距離感受肌肉震顫與杠鈴轟鳴的震撼,尤其在選手沖擊極限重量時,全場屏息后的沸騰吶喊,構成獨特的賽事張力。
對參賽者而言,這項運動不僅是體能的挑戰,更是精神的修行。正如陶鋒所言:“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力量舉運動員在杠鈴下淬煉出的堅韌,同樣適用于學術探索或人生困境。本次成都世運會力量舉賽場將見證這種“力與魂”的共鳴。
以上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如果滿意本文還請一波三連,如果有異議或者想討論的也可以在評論區或私信與我溝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