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加州雨水充沛,院子旁邊的小河,青草滿坡,河水歡快地流淌著,引得成群的綠頭鴨和加拿大鵝安營扎寨,生兒育女。時不時出現在岸邊的一堆堆羽毛和骨頭告訴我,浣熊和狐貍們從山上下來了,經常在這里舉辦“百禽宴”。前院的西班牙式噴泉池也注滿了雨水,每當我家老貓急扯白臉地鬧著要出門時,我就知道,小鳥兒們正圍著噴泉開派對。旱了多年的加州終于迎來了萬物生長的好年景。
周末的早晨,雨停了,我開始清理噴泉池周圍零星的鳥糞,忽然發現池里有一團比小米粒還小的生物,一竄一竄地飛快地游動,仔細一看,這不是久違的魚蟲嗎?我立馬穿越到了上世紀70年代初的北京,具體說是西城區三里河。那時我家和另外三家住在同一個大院子里,同院的王大爺養了一缸金魚,橘紅色的、白色的、黑色的,每條有小半尺長,大眼泡,配上飄逸的大尾巴,在水里漂著。魚缸旁邊還有一個長方形的玻璃魚缸,里面沒有魚,只有密密麻麻的,一竄一竄游著的微小生物,王大爺管它們叫魚蟲。每天下班回到家,王大爺第一件事就是用茶碗在魚蟲缸里連蟲帶水舀一碗,倒到金魚缸里,欣賞金魚們全殲魚蟲。這些微小的魚蟲活著的意義,就是被漂亮的金魚活活地吃掉。
每個周末,王大爺都要去護城河撈魚蟲,有時也會帶上他的女兒二丫和我。當年的護城河就是現在的二環路,離我們最近的那段護城河在北京兒童醫院的東墻外,東河岸上還有個廢品收購站。碰巧我和二丫攢了幾個牙膏皮或銅電線什么的,還可以換個塊兒八毛的零花錢。護城河由于多年失修,干旱,河流已經變成一串串水泡子了,里面看不到魚,密密麻麻全是魚蟲,我們很快就能撈一桶,那是金魚一周的飯量。王大爺說,他小時候常來護城河抓魚,抓過這么大的,他高高地舉起了他的大巴掌,“你看這老墻多厚實,老祖宗當年用粘米湯和泥砌的。等你們長大了,好好拾掇拾掇,城墻上跑馬車,護城河里蕩小船,才子佳人,好事多著呢。”那時候,在那頹墻臭水邊,王大爺憧憬的老北京城,令我終身難忘。
“發什么呆呢?”先生問。我告訴他王大爺的故事,他邊聽邊仔細地看噴泉池里的魚蟲,然后認真地說,“王大爺真牛,那會就知道生物滅蚊。這些水蟲是蚊子的幼蟲,孑孓。我得趕緊給縣政府打電話,讓他們來處理這些孑孓。”
過了幾天,圣塔克拉拉縣的工作人員來到我家,他測試了水的成分,放了一塊白色的長方形的東西在池子里。一周后,他又來了,手里提著一個塑料袋,里面有7條灰黑色的小魚,最大的一條有兩寸,其它六條只有一寸,他把魚倒進噴泉池里,說,這種魚叫食蚊魚,這是最有效、最環保的滅蚊方法。
現在,每天早上,我都會抱著咖啡杯,看望我的小魚,它們組成編隊,在水里飛快地游著,像一支支利箭,所過之處,孑孓灰飛煙滅。水波漣漪,看著看著,我的小魚變成了王大爺的金魚,色彩艷麗,飄逸優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