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消金又雙叒甩賣“爛賬”了!2025年7月25日,它在銀登網掛牌2.35億不良貸款,涉及7.13萬名借款人,人均欠款僅3305元。
這筆錢對資本是零頭,對年輕人卻是大山,他們平均年齡37.89歲,扛著失業、降薪的壓力,眼睜睜看著債務被打包成“骨折價”資產包,0.93折賣給催收公司。
這已是螞蟻今年第三次甩賣,前兩次5.81億、6億資產包分別被華潤渝康資管和神秘買家接盤,這次7萬人的債務,隨時可能引爆暴力催收的雷。
7萬張年輕面孔背后,是失業潮席卷后的生存掙扎
翻開這批債務人的檔案,平均年齡37.89歲的標簽格外刺眼。
他們大多來自三四線城市,沒有信用卡記錄,在平臺算法眼里屬于“次級客戶”,2024年的失業潮讓這群人最先斷流。
某資產包數據顯示,超60%借款人因失業或收入腰斬違約,25%直接受中小微企業倒閉波及,工廠文員李偉的經歷就是縮影:東莞電子廠停工后,他用花唄墊付三個月房租,最終債務滾到2.1萬。
多頭借貸像毒癮般纏上他們。
螞蟻5月轉讓的6億資產包中,12萬人竟背負31萬筆貸款,人均2.62筆債;有人同時在5個平臺借錢,最小一筆僅800元,全是買菜、買藥的生活剛需。
利率陷阱:借唄年化24%的利息,逾期罰息再疊30%,雪球越滾越大。
90后寶媽陳玲的5000元借款,兩年滾到1.3萬,催收電話響徹整個居委會。
1折賣債,省下百萬訴訟費
為什么寧愿“骨折”也不減免?答案藏在財務報表里。
對消金公司來說,2.35億壞賬留著要計提50%撥備,直接轉讓卻能立刻回血2190萬現金,資本充足率瞬間提升0.5個百分點。
訴訟成本更是無底洞,起訴一個債務人平均花費3000元,7萬人就是2.1億,轉讓費只要零頭。
接盤的催收公司早算清暴利賬。
0.93折買下債權后,他們專挑“軟柿子”捏:單親媽媽、應屆生、病患家屬,爆通訊錄、PS假律師函等灰色手段輪番上陣。
2024年黑貓投訴顯示,花唄借唄暴力催收投訴超6萬條,有人被逼到吞藥自殺。
這些資產包還能二次轉賣,華潤渝康2月接盤的螞蟻5.8億壞賬,拆分后以3折賣給地方催收團伙,半年凈賺4000萬。
5月行業狂拋75億壞賬,中銀1天甩賣20個資產包
螞蟻的甩賣只是冰山一角。
2025年5月,消費金融行業不良轉讓規模飆破75億元,創年度峰值。
中銀消金單日掛牌20個資產包,像清倉大白菜般甩賣19億壞賬;招聯消金更狠,前5個月拋售85億,部分包逾期超1000天。
價格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招聯某資產包起拍價僅0.3折,比廢紙還便宜;蒙商消金2.62億債權賣1402萬,還不夠老板買輛邁巴赫。
流拍已成常態,中銀某資產包三次降價,從2.45折慘降到2.21折才脫手,AMC機構吐槽:“都是榨不出油的骨頭”。
抓住三個黃金窗口期
債權轉讓不等于債務消失,新主人往往愿意“放血”。
華潤渝康接手螞蟻2月資產包后,主動聯系借款人提供兩種方案:3年內免息分期,或直接按本金5折結清。
電工張濤1.8萬欠款,協商后9000元銷賬。
警惕催收話術陷阱!
法律明文規定,債權轉讓后需書面通知債務人,短信轟炸無效。
有人去年收到“已轉讓至XX資管”的郵政掛號信,今年仍被原平臺催收,這涉嫌違法,保留證據可向金融監管總局舉報。
最現實的出路是“議價結清”。
AMC機構為快速回款,常對5000元以下小額債給出3折優惠。
建議主動致電新債權人,表明還款意愿強調經濟困難,60%案例能談到本金半價以下。
切記全程錄音,要求對方出具結清證明。
灰色地帶中的“撿漏”玩家
當7萬年輕人掙扎時,地下市場卻狂歡。
福建某投資俱樂部專門眾籌收購小額債權:5人湊100萬拍下500萬債權包,專挑學生、老人的債務,上門圍堵成功率超7成。
更精明的玩家專買“沉寂債”,逾期3年以上、失聯借款人多的資產包,賭其中有人突然中彩票或繼承遺產。
杭州甚至出現“債務醫生”中介。
他們幫債務人對接AMC公司,打包10人以上的債務統一談判,把散單變批發。
中介抽成30%,有人8萬債務砍到2萬,省下夜宵攤三年利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