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一代中國制造,正成為全球矚目的熱點。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中國制造都被認為是低端的代名詞;但如今的2025年,中國制造的代名詞已逆襲為科技創新。
尤其是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從能源平臺到整車體驗,集體撕下低端標簽,成為科技感與豪華感的全新代表。中國新能源技術的突飛猛進,讓中國汽車完成了從追趕者到定義者的歷史性跨越,也正在引領全球汽車產業的變革。
曾幾何時,這是非常難以想象的畫面。
回望二三十年前,"以市場換技術"是中國汽車行業的主旋律,但中國市場的豐厚利潤,并未換來燃油車核心技術。2009年,中國已經是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和消費市場,但直到2014年,汽車電子和發動機等核心零部件90%依舊依賴進口。
20年時間,中國汽車苦苦追趕,投入巨資研發燃油車技術,但仍難以突破封鎖,自主品牌汽車長期均價不足8萬,中高端市場被合資品牌壟斷。
何以擺脫中國汽車產業淪為代工廠的命運?
2004年,比亞迪開始了一場非常前瞻的豪賭——放棄燃油車尾隨戰術,換個賽道,押注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自研。
從2015年第一代唐上市,到2020年第一代漢亮相,比亞迪以“漢唐”為名,憑借多項革命性新能源技術,率先突破了中高端市場“禁區”——第一代唐用性能攻破了中高端燃油車的技術壁壘,第一代漢則引領自主品牌站上了20萬元級市場。
時至今日,比亞迪已連續三年拿下全球新能源車市場銷量冠軍。
從以漢唐為名破局,到駛入“漢唐盛世”——這一次,我們對話比亞迪執行副總裁、首席科學家廉玉波,回首屬于比亞迪的技術長征。

比如刀片電池革命性的長續航和安全性,比如仰望汽車“浮水功能”“原地掉頭”等黑科技,比如前段時間比亞迪智能化戰略發布會上的“普及高階智駕”。
再比如最近火爆全網的比亞迪漢L唐L首搭的超級e平臺,用“充電5分鐘,續航400km”開啟“油電同速”新時代。
比亞迪的每一次出圈,幾乎都是靠技術破圈。
而這些顛覆性成果的背后,正是比亞迪十多萬工程師二十年如一日的“技術為王”。比亞迪有著非常濃厚的工程師文化,敢想敢干,敢于拼搏,并且認準目標后就非常堅定。
這份工程師文化絕非文化上空談,從誕生起,比亞迪便有著技術為王的底色。
在很多人眼里,比亞迪在新能源領域乘風破浪,或許有一定的運氣成分。但事實上,早在廉玉波2004年入職時,比亞迪就已經心懷新能源汽車之夢,甚至有著成為“汽車全球第一”的遠大夢想。
敢想,亦敢干——在新能源這個當時還無人踏足的領域,比亞迪義無反顧地開始走上技術自研、科研自強的跋山涉水之路。
并且,一走就是十幾年,2004年之后,比亞迪有超過11年的時間,研發投入超過了當年的凈利潤,很多時候還是凈利潤的3-4倍。
甚至在公司命運跌宕的至暗時刻,比亞迪依舊咬緊牙關,投入了巨額研發資金——
2019年,比亞迪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連續三年公司凈利潤大幅下滑,當年的凈利潤更是同比下降了42%。
隨之一同下降的,還有當時汽車市場始終對新能源搖擺不定的信心。
命運來到分岔路口——最終,比亞迪還是繼續堅持了下去,在凈利潤16.14億元的情況下,為研發投入高達84.21億元的資金。
“趕上了百年不遇的機會,就得拼出個未來。”廉玉波的這句話,也是比亞迪工程師們鍥而不舍、奮力拼搏的縮影。
技術,是比亞迪最初的選擇,也是最堅定的選擇。

2007-2015年,歷經8年研發,比亞迪第一代唐終于實現量產。
作為比亞迪542戰略(5秒加速、電四驅、2L油耗)的首款車型,第一代唐集成當時比亞迪的各項先進技術,零百加速更是突破了5秒。
雖然是SUV車型,但第一代唐代表中國汽車,第一次在性能上可以直接與百萬豪車掰手腕,堪稱“掀翻了汽車市場的牌桌”。
自此,外國品牌高端燃油車的技術壁壘被攻破,汽車的性能、安全和油耗標準也被刷新——關于汽車,中國自主品牌開始重新充滿想象力。
但第一代唐,并未給比亞迪的銷量帶來太大的助力。
2015年,無論是中國自主品牌,還是新能源汽車,都仍舊飽受質疑。面對第一代唐這樣的新物種,即使技術驚人,更多人選擇了暫時觀望。
此后幾年,比亞迪也陷入了黎明前的黑暗,遭遇利潤連年下滑的困境。
但比亞迪深知,繼續死磕技術,是贏得消費者信任的唯一選擇。
2020年,比亞迪第一代漢驚艷問世,闖入了“中大型轎車”這個合資品牌近乎壟斷的領域。
這一次,比亞迪終于實現了技術和銷量的雙破局——
第一代漢搭載了比亞迪第一代刀片電池,無論續航、壽命和成本,都堪稱電池行業的革命性創新;同時第一代漢3.9秒零百加速的性能,更是比肩超跑。
極強的競爭力,讓比亞迪第一代漢上市后連續4個月銷量攀升,月銷一度突破10000輛,歷史性地在20萬元以上的市場站穩了腳跟,后續更是在一眾德系豪華車里突出重圍,連續兩年霸榜B+C級轎車銷量冠軍。
如果說第一代唐扛起了比亞迪“王朝”系列大旗;那第一代漢的大獲成功,則是為整個國內新能源市場打下了一劑強心針——
它讓人們相信,中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大有可為。
以中國盛世王朝為名,比亞迪漢唐系列用技術成功扭轉了國產車低端廉價的市場形象,也完成了中高端汽車市場的顛覆。
時至今日,比亞迪已經實現新能源汽車專利數連續七年全球第一。
用兩個五年攻克技術無人區,再用十年重塑市場認知——
漢唐IP的終極意義,不僅是銷量數字,更是國產汽車開始從“仰視規則”到“定義規則”的轉身。

以超級e平臺、DM-p王者混動、智能底盤、智能駕駛、智能座艙以及靈鳶智能車載無人機系統等多項“劃時代”的創新技術,比亞迪漢L唐L重新詮釋著“中國技術高度”——
汽車行業的顛覆者,正成為如今的引領者。
首先是漢L唐L首搭、全網刷屏的超級e平臺,核心三電全面升級,刷新多項全球之最。
作為全球首個量產的乘用車全域千伏平臺架構,超級e平臺為漢L EV、唐L EV,帶來了高達1000V的充電電壓、1000A的充電電流、1000kW的充電功率——
閃充5分鐘,即可暢行400公里,滿足用戶兩周的通勤所需,堪稱比亞迪在電池技術領域又一次的革命性創新。
純電旗艦漢L EV、唐L EV跨代領先,混動方面,比亞迪漢L唐L亦有殺手锏——DM-p王者混動技術。
其中,搭載四驅性能版DM-p王者混動的漢L DM,零百加速僅3.9s,百公里虧電油耗低至4.6L;唐L DM零百加速則為4.3s,百公里虧電油耗低至5.6L。
不但快、而且省,打破了增程車“性能與節能不可兼得”的百年悖論。
無論純電版本還是混動版本,比亞迪漢L唐L在技術和體驗上,都堪稱“劃時代”。
漢唐系列車型,向來是比亞迪尖端技術的集大成者。
而作為中國歷史上強大而鼎盛的王朝,“漢唐”二字,也對比亞迪有著非常特殊的意義。
其既象征著比亞迪工程師文化下的“技術自強”,也展示著比亞迪長期以來對中國文化自信的堅守。
比亞迪是國內第一個在車內使用中文按鍵的汽車企業,而漢唐以及秦、宋和元等王朝系列車型的命名,更是直抵我們文化血脈中的自信。
此次的漢L唐L的外觀設計,也再度延續并更新了比亞迪王朝系列的“龍顏美學”,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設計靈感,打造出中式之美的高級感。
車身側面蘊藏書法之美,有著刀刻筆鋒般的凌厲線條;尾燈設計從鳳羽和傳統竹編中取形,辨識度極高;內飾則以“廡殿頂”為靈感,撐起中國傳統殿堂之雅。
中華傳統文化的美學與精神,浸潤著漢L唐L的方方面面。
在比亞迪眼里,自己作為中國的汽車也本該如此——“有一個中國的名字,和一副中國的模樣。”
以跨時代的中華文化,打造“劃時代”的國產旗艦。
漢唐二字,既是中國技術的勇攀高峰,也是文化自信的鮮明寫照。它證明,高端化的終極戰場,不僅在參數表,更在文化自信與工程師文化的深處。
二十年的堅持,二十年的苦旅——
從新能源的技術狂想,到混沌中的上下求索,到黑暗里的咬牙堅守,再到漢唐系列的撥開云霧見光明。
直至如今,“劃時代旗艦”漢L唐L誕生,成為全球汽車產業變革的引領者。
曾經,比亞迪憑工程師“十年磨一劍”的技術長征,走出了國外汽車行業的百年技術壟斷,詮釋了中國制造的韌性。
如今,舊格局已被打破,更遼闊的道路已經展開,漢L唐L正續寫著中國汽車高端化新故事。
比亞迪曾經的中國汽車夢,正熠熠生輝。
而夢想于比亞迪,也始終是進行時——走出低端低質低價,走出核心技術空心化,走出高端市場禁區。
走向新能源的未來,引領新能源的未來。
以文化自信為魂,打造“劃時代”的技術——比亞迪漢 L唐 L,正在開拓屬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漢唐盛世”。
而比亞迪也將以此為起點,駛向新能源汽車的下一個十年,駛向中國汽車產業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