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底撈,如果面對45度彎腰、露八顆牙微笑這樣春風般溫暖的服務已經讓你腳趾摳地;服務員虎視眈眈盯著你的杯子,一個箭步沖過來加酸梅湯更是讓你汗流浹背。那我只能說一句:這才哪到哪啊。
在這里,真正的重頭戲,是過生日。
服務員眼睛里閃爍著抑制不住的興奮、對講機里像特務接頭般傳遞著消息,每一個提著蛋糕想要偷偷摸摸溜進店里的顧客,都不能輕易“放過”。
前一秒大家還各司其職負責自己的片區,后一秒就戴著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頭箍、拿著閃瞎眼的LED燈牌和拉拉隊花球,一邊帶著核善的笑容一邊高喊你的名字,在震耳欲聾的“對所有的煩惱說byebye”中從四面八方聚攏,把你圍在正中央。
旁邊的人飯也不吃了酸梅湯也不喝了,努力梗著脖子一探究竟;服務員趁機加滿半空的杯子(call back),心里或許會默默來一句:都是小場面,不慌。
興奮唱歌的生日小天使、七分尷尬三分感動的壽星、默默鼓掌吃瓜的觀眾——大家各自忙活,整個店里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地球人已經不能阻止海底撈了。海底撈到底有什么魔力,讓這么多人選擇在這過生日呢?
壽星,你是我的神!
仔細想想,無論是安靜版本的小范圍聚餐,還是走狂野風的大趴踢,提到過生日,吃蛋糕吹蠟燭、鮮花掌聲與祝福,都是以壽星為絕對中心。
海底撈成為生日專屬地的魔力,也正是來自于“押中了題”。
現在,你已經是辦公室的牛馬。但時光倒流,在生日這個鑼鼓喧天、鞭炮齊鳴的日子里,還是個小屁孩的你兩眼放光,被拉鉤發誓要一生一起走的更多小屁孩們擁簇。大家屏住呼吸等待你許完三個愿望,再翹首以盼分到水果最多的那塊蛋糕。“犯事”也不怕被揍,因為有生日豁免權;平時不能吃的垃圾食品,也暫時“解禁”,通通跑進你的肚子。
在這一天,你不需要額外做什么、不用表現得很乖,只是“存在”本身,就足以讓你成為全場焦點,享受所有人的關注和祝福[1]。2020年的一項研究指出,對于幼兒園小朋友來說,生日不僅是“真正特別”的一天,甚至是節日般的存在,傳遞出“你很重要”的訊息[1]。
兒童認為生日與其它時間不同的地方在于可以吃蛋糕、有禮物等[2] / 圖蟲創意
然而隨著年齡增長,對很多人來說,生日不再只是激動的節慶,而逐漸變得安靜無聊;甚至在生日臨近時,還可能感到低落和沮喪[3]。比如在2022年公布的一項病例中,臺灣成年男性患者在生日前三周就開始出現嚴重的情緒和身體問題,并在生日當天拒絕與任何人見面說話。但僅僅在生日過后第二天,這些狀況就得到了改善[4]。
生日固然值得慶祝,可同樣也給了人們總結復盤的契機。但很多時候,生活是經不起復盤的(落淚)。《老友記》里,六人組在30歲生日這一天集體破防,除了不愿面對自己在變老的事實之外,也可能會發出“我怎么xx歲了還一事無成”的靈魂質問,變得更加emo[5]。更扎心的是,童年時父母張羅的熱鬧生日,在長大后變得無人在意、冷冷清清[6]。因此研究者明確表示,在面對生日憂郁時,一個關鍵的策略就是“降低期待”[6]。
自己下廚,做一頓豐盛的晚餐也是緩解憂郁的方法[3] / 圖蟲創意
然而在海底撈,什么生日憂郁、什么無人在意,都要靠邊站。“對所有的快樂說hihi”歌聲響起來,你在生日這一天的存在感,直接拉滿。
如果你提前預定了生日位,那么從進門開始就能享受回你大姨家一般親切的招待,桌上堆滿擺件、墻上貼著祝福,氛圍感拿捏。熱情似火的服務員推著蛋糕舉著燈牌依次入場,“聲勢浩大”的唱歌跳舞間隙,長壽面被端到你面前,里面還有用胡蘿卜雕刻的四個大字——生日快樂。
如果你想低調再低調,不愿引起注意,或許會看到來來往往的服務員露出期待渴望的目光。眼神閃躲間,一只小熊被默默放在座位對面,頭上還戴了個歪歪的生日帽。轉過身來,服務員嘿嘿一笑接頭完成,走之前順手再給你拿了一個禮物。
一個人去海底撈,對面坐著一個“陪餐員” / 圖源博主@棱鏡的島嶼(已取得授權)
提供生日服務的餐廳很多,但像海底撈一樣快樂自然的卻少見。在小紅書搜索“海底撈 生日”,會發現大家不約而同提到了“情緒價值”。其實,就像小時候的生日聚餐一樣——與成就無關,與表現優秀與否無關。在這里,你是絕對的中心;生日本身,就已經足夠重要。
以服務打開口碑的海底撈,將“用心”視為基本原則,生日服務就是其中之一[7]。中國的研究者分析了超過9萬條關于海底撈的評價數據,發現“服務”緯度的主題詞中,就包含了“生日歌”“生日快樂”[8]。
相比班味滿滿地走過場,顧客們大概率會從朋友和生日小天使賣力硬核的人聲伴奏和笨拙卻真誠的打節拍里感覺到:啊這,他們是真的想給我過個生日啊。
I人E人,都能回到快樂老家
唱生日歌、跳拉面舞,隔壁桌的好奇路人或許還會情不自禁心向往之,探頭過來當捧哏。知道海底撈你是為我好,但只是看著這些文字,多少i人已經輕輕地碎掉了。
尤其是自己本來在快樂吃飯,突然一堆人從角落里涌出來,鼓掌搖花手也就算了,一邊甩面一邊唱生日快樂歌,這該是多么詭異的畫面。你的腳趾已經摳出了一座城堡,臉上還要帶著尷尬又不失體面的僵笑。結果一回頭,“狐朋狗友”們瑟縮在一起集體壞笑,宣告本次驚喜整蠱圓滿成功。
帶著i人朋友來海底撈過生日,一不小心就會變成“i人地獄” / 截圖自小紅書
但更詭異的是,在海底撈出丑,好像也沒有想象的那么難以接受。
在社交場合經歷尷尬瞬間,那種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的“社死”感受,總會讓人焦慮不已[9]。但2013年的一項研究卻挑戰了這樣的認知,數字游戲設計師故意在互動體驗中加入會引發尷尬情緒反應的橋段,結果發現參與者表現得更加投入沉浸[9]。同理,看著海底撈服務員直愣愣沖向自己,那種汗流浹背的體驗,或許也可以被轉化為有趣的經歷[9]。
更重要的是,海底撈舉辦生日會的頻率實在太高,無論是食客還是服務人員都早已習慣,這就在無形中創造出了一個“共同”空間;和你一起來的朋友更是“相親相愛不離分”的社死共同體,大家都是綁在一條船上的螞蚱,要出丑一起出,誰也別笑話誰。
也就是說,當人們感覺到在場其他人和自己有著“共享”身份時,原本屬于陌生人之間的隔閡就會逐漸消失,彼此的聯系和認同反而會增強[10]。去環球影城的地鐵上瞄到旁邊人穿著同樣的蛇院服裝;蘇超聯賽看一眼球衣顏色就知道是自己人;在海底撈慶祝生日,扭頭望望隔壁桌也在傻乎乎地拍手,懸著的心放下了、尷尬的情緒緩解了、又能和師傅一起甩面了,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蘇超聯賽身著紅色球衣的鹽城隊球迷 / 圖源博主@人生海海秋秋葉??(已取得授權)
除了環境本身沒那么讓你緊張,服務員根據情況進行的私人訂制,也讓當眾慶祝生日這件事變得更好接受。
荷蘭的研究者曾分析過一個非常好玩的主題:在商業領域,到底什么才是“好客”和“待客之道”。結果發現,熱情好客體驗的核心要素是個性化關注,其中重要的細分領域,就包括安全感和同理心[11]。
關于海底撈“服務好”的商業研究確實不少[7][12],但內部如何培訓、員工要講什么話術、流程如何分配卻始終是未知數。
然而我們知道的是,當i人呼吸急促緊張得快要背過氣去,生日小天使會貼心地切換“社恐版”慶生模式,把手機音量調低圍在你身邊悄咪咪地慶祝[13];如果實在不想參與一丁點引人注目的活動,服務員也會盡力克制,讓你吃完清凈的一餐。相比沒有感情的過生日機器,這種具體情況具體分析的慶生服務,會讓顧客們感覺回到了真正的“快樂老家”[12]。
氛圍感這一塊,被海底撈拿捏得死死的 / 圖源博主@種滿麥芽糖的山坡(已取得授權)
另一個更更詭異的事情是,有些社恐患者震撼地發現,打不過就加入,好像還挺有意思的。
社牛選手完全融入其中,其實很好理解。在低投入(娛樂活動)、低責任(責任意為有任務必須完成)和令人愉悅的環境中,外向者的社交行為會表現出更明顯的提升[14]。對于內向者,人們則下意識覺得被迫表現外向必然是種折磨。
然而,2012年的兩項實驗卻顛覆了這一觀點。研究者發現,當內向的參與者被要求展現更外向的一面時,他們的積極情緒有了顯著提升;更令人驚訝的是,外向者被迫裝“i”會出現明顯的自我耗竭,也就是努力壓抑社牛天性讓人變得“心累”,但內向者卻沒有發生這種情況[15]。
一邊捂臉尷尬,內心深處可能也在默默享受這份意外的關注與溫暖。壓不住的嘴角蠢蠢欲動的手指,社恐在海底撈,或許也能找到自己的舒適區。
生日“外包”,有多爽
海底撈的客單價不到100元[16],這對于任何一個想要請客聚餐還要加點氛圍感的人,簡直就是“血賺”。因為看似只是吃頓飯這么簡單,但仔細算算背后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就會發現:過生日,實在是太麻煩了。
這也是為什么小時候提前一禮拜就嚷嚷著要過生日,長大后卻興致寥寥。無論是大聚會還是小聚餐,父母操辦時你唯一要做好的是本人到位,但現在所有的工作卻都要自己完成。
就拿場地來說吧,室內雖然不受天氣影響,但空間小了顯得局促,稍微多請幾個人就得擔心座位夠不夠;空間大了朋友三三兩兩坐得分散又怕氣氛冷清。咖啡廳略顯隨意、嚴肅風格的餐廳又太正式,租個民宿轟趴館布置一下倒是不錯,但掛彩燈吹氣球都是工作量。更不必提還要替朋友們考慮停車位置、食物口味……一想到這些細枝末節的準備工作,就只剩下一句“不如今年就算了吧”。
過生日的氛圍一般需要溫馨熱鬧,有些人還會選擇戶外聚會的形式 / 圖蟲創意
請誰來,也是個技術活。比如A和B是前男女朋友,C是B的現女友,D是A的同事,D和C一起跳過操但不是那么熟,ABCD都要來請問座位怎么安排?之前喊你去生日聚餐的同事只是熟悉的陌生人,你過生日要不要也請他參加?朋友們生日時送的禮物已經是一筆開銷,輪到你過生日大家又要破費,如果收到太貴重的禮物怎么回禮……
研究者表示,即使是派對狂魔,想要辦好一次聚會,也要事無巨細地考慮場地布置、風格搭配、邀請對象,甚至是現場氛圍是否融洽這些因素[17]。然而對我們低精力人群來說,只是想想流程,就已經開始累了。
這種時候,如果有誰能夠幫你策劃統籌安排好一切,無疑屬于“救人于水火”。海底撈,就扮演著這樣的角色。
蛋糕到了人還沒到?服務員幫你接收;默認裝扮不合心意?門店負責人會幫你布置上喜歡的飾品[18]。在這里,氛圍感是最不用擔心的事情,海底撈甚至會術業有專攻地量身定制。比如面對怎么嗨怎么來的E人選手,推個蛋糕入場已經是灑灑水啦,祝福歌曲直接換成狂野的DJ版本,讓你的生日硬核又生猛[14]。
新鮮西瓜切片精心堆疊的“蛋糕” / 圖源博主@湯團的圓(已取得授權)
2020年的一項研究中,學者調查了不同外出就餐場合中,哪些因素在左右對餐廳的選擇。發現顧客慶祝如生日、結婚紀念日等特殊時刻,餐廳的聲譽和口碑至關重要[19]。
海底撈提供貼心的個性化服務,又愛又怕莫名又有點上頭的顧客也會把自己的經歷分享到各大社交媒體,吸引更多人前來體驗[20]。久而久之,提到海底撈就會自然聯想到生日服務;每到因為慶生頭疼,腦海中就自動蹦出海底撈的名字。無限循環,就這么形成了。
有火鍋界的口碑打基礎,一條龍服務專攻生日場景。對于食客來說,選擇海底撈的一大理由,就是“省心”。
這個詞看起來平平無奇,但卻在無形中幫助餐飲品牌站穩腳跟。比如打出專攻兒童服務的西貝,提供從入店引導到專屬菜單的一站式服務,父母幾乎不用多費腦筋,就能安心把孩子“托付”給餐廳[21]。2021年,西貝共賣出超過686萬份兒童餐,兒童客群達500萬[22]。
西貝是很多有小孩家庭外出就餐的首選 / 圖源博主@"Vic??七七(已取得授權)
海底撈也是如此,在一遍遍的“親愛的親愛的生日快樂”中,在這里過生日成為自然而然的選擇。不過,對社恐來說還需要多點勇氣才能挑戰,要不下次就從主動讓服務員加酸梅湯開始練習吧。
參考文獻:
[1]Orly Redlich. (2020).The Concept of Birthday- A Theoretical, Historical, and Social Overview- in Judaism and Other Cultures. Journal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14(9):791.
[2]何雙琦. (2013). 大班幼兒“過生日”經驗研究. 南京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3]Bethany Cadman. (2025). What is birthday depression and ways to cope. Medical News Today.
[4]Chih-Yu Chang a, Yi-Ting Hsieh a, Che Yu Kuo et al. (2022). Birthday blues: Aggravated depression and suicidality on birthdays in a sixty-year-old man. Psychiatry Research Case Reports. 1(2): 100072.
[5]Alter, A. L., & Hershfield, H. E. (2014). People search for meaning when they approach a new decade in chronological age.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Sciences, 111(48), 17066–17070.
[6]Alexandra Koster.(2022). Yes, There’s A Reason Why You Cry On Your Birthday Every Year. Refinery29.
[7]姚學智. (2024). 非物質激勵機制對員工滿意度影響的實證研究——以海底撈公司為例. 北京外國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8]魏勝, 梅抗杰, 王長城. (2024). 基于文本挖掘的用餐體驗對顧客滿意的影響——以海底撈為例. 美食研究. 41(4): 29-37.
[9]Huggard, A., De Mel, A., Garner, J., Toprak, C., Chatham, A., & Mueller, F. (2013). Understanding a socially awkward digital play journey. In Proceedings of DiGRA 2013: DeFragging Game Studies. Digital Games Research Association (DiGRA).
[10]Neville, F., & Reicher, S. (n.d.). The experience of collective participation: Shared identity, relatedness, and emotionality. 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
[11]Pijls-Hoekstra, R., Groen, B. H., Galetzka, M., & Pruyn, A. T. H. (n.d.). Experiencing hospitality: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the experiential dimensions of hospitality. Saxion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 University of Twente.
[12]陳星星. (2025). 餐飲企業服務營銷面臨的挑戰及對策探討——以海底撈為例. 企業改革與管理. 2:93-95.
[13]海底撈火鍋. (2025). 【快進來看】權威出品!生日月撈鍋攻略!
[14]Breil, S. M., Geukes, K., Wilson, R. E., Nestler, S., Vazire, S., & Back, M. D. (2019). Zooming into real-life extraversion: How personality and situation shape sociability in social interactions. Collabra: Psychology, 5(1), Article 7.
[15]Zelenski, J. M., Santoro, M. S., & Whelan, D. C. (2012). Would introverts be better off if they acted more like extraverts? Exploring emotional and cognitive consequences of counterdispositional behavior. Emotion, 12(2), 290–303.
[16]何艷. (2024). “好吃不貴”不斷升級海底撈等餐企客單價向左利潤向右. 證券市場周刊. 22: 54.
[17]Sophia Dembling. (2015). The Perks and Pleasures of Hosting a Party. Psychology Today.
[18]海底撈火鍋. (2025). 【生日菜單】海底撈過生日福利指南!
[19]Bee-Lia Chua, Shahrim Karim, Sanghyeop Lee et al. (2020). Customer Restaurant Choic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Restaurant Types and Eating-Out Occasions.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17(17):6276.
[20]國際品牌觀察. (2024). 國際品牌觀察.
[21]西貝. (2022). 西貝專業兒童餐Q&A | 你知道嗎?西貝為寶貝準備了七大專業服務.
[22]華杉.(2023). 華與華品牌五年計劃.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