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軍入朝作戰近四年中,先后涌現出多支可稱“王牌精銳”的部隊,網上也有各種各樣的排行,如“志愿軍十大王牌軍”、“五大精銳部隊”等等不勝枚舉。
而在這些個排行中,不管其具體依據的是什么(如殲敵數量、參戰次數或殲滅美軍人數等),有著“萬歲軍”之稱的38軍,是各種排行榜公認的王牌中的王牌。
不過,在第四次戰役中,彭總拿著38軍這支王牌軍阻擊于漢江南岸這事兒,一直就議論頗多,各種說法都有,至于此舉到底是對還是不對,結論先不著急下,我們一點點抽絲剝繭后再講。
一、38軍老底子是誰的部下
38軍的“萬歲軍”威名,來得著實不容易,當初,在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期間,初入朝作戰的38軍,還曾因貽誤戰機遭到過彭總極其嚴厲的痛批。
之所以如此,是38軍沒有核實情報,同時擔心美軍裝備優良,因此耽誤了進攻時間,結果最后才知道,這情報壓根兒就是假的。
就因為此事,彭總大動肝火,在第一次戰役結束后的總結大會上,彭總毫不客氣的罵“什么虎將,我看是鼠將!”,不僅如此,被罵的受不了的梁興初,僅僅是回了一句“不要罵人嘛”,結果遭到彭總愈加猛烈的批評。
把話說到這程度,也足見彭總當時怒火有多大。
正所謂知恥而后勇,被罵了個體無完膚的梁興初,在第二次戰役中一雪了前恥,松骨峰之戰一戰成名,嘉獎令上的“三十八軍萬歲”字樣,令全軍一吐心中郁壘,由此,“萬歲軍”稱號名揚天下。
說38軍在朝鮮戰場上的事跡,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耳熟能詳,畢竟“萬歲軍”威名實在是太過響亮,但要是說38軍的歷史淵源,怕是有不少人不太清楚了。
若去追溯的話,38軍的前前身,還是彭總的老部下。
1928年7月,在彭總、滕代遠、黃公略等人的領導下,湖南平江地區爆發了工農起義行動,是為平江起義,而起義的主要隊伍,就是彭總率領的獨5師第1團。
平江起義成功后,起義部隊按照上級指示,被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軍長為彭總。
之后,紅五軍不斷壯大,并與瀏陽一帶的游擊隊合編為3個縱隊,到了1928年的12月,彭總率紅五軍主力(第1 、3縱隊)抵達井岡山,與毛主席、朱老總領導的紅四軍會師,而黃公略則帶著紅五軍第2縱隊留在湘鄂贛邊繼續進行游擊戰爭。
而在井岡山這里,紅五軍的兩個縱隊被改編為紅四軍第5縱隊,但沒過多久,也就是在1929年9月,被改編為紅四軍第5縱隊的原紅五軍主力,與留在湘鄂贛邊紅五軍2縱(即黃公略率領的那支隊伍)會合,重新又組成了紅五軍。
重組之后,軍長依舊是彭總,副軍長和政委分別是黃公略與滕代遠,當時,紅五軍下轄5個縱隊,值得一提的是,何長工當時就擔任紅五軍5縱的政委。
至1930年的6月,紅五軍番號再次改變,這次是成了紅三軍團,按照軍史資料上的記載,紅三軍團在成立之初,下轄的是紅五軍和紅八軍。
紅五軍自不必說,就是原來的紅五軍,這個紅八軍又是從何而來呢?實際上,紅八軍同樣也是脫胎于紅五軍。
前文提到過,何長工曾在紅五軍5縱中擔任政委,而紅八軍正是在5縱為主力的基礎上擴充而來,所以說,紅三軍團的老底子還是來自彭總領導平江起義時組建的那支隊伍。
而紅三軍團成立后,總指揮依舊是彭總,政委也還是滕代遠,至于黃公略,則在1930年年初調任紅六軍擔任軍長去了,令人痛心的是,僅僅一年后,黃公略就犧牲于吉安。
紅三軍團后來的發展歷史,脈絡就十分清晰了,先是在1930年的8月,紅三軍團編入紅一方面軍序列,之后紅三軍團參與了五次反“圍剿”作戰以及長征,在抵達陜甘蘇區后,由于紅三軍團人員銳減,因此縮編為第4師,歸紅1軍團建制。
抗戰爆發后,根據上級安排,第4師又改編為八路軍第115師第343旅第686團,最終在1939年編為山東區第1師并進軍山東。
到了抗戰勝利不久,山東軍區第1師和第2師前赴東北,并與起義的東北軍第111師,合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首任縱隊司令員為李天佑。
而東北民主聯軍第一縱隊,便是后來的東野第1縱隊,東野“三猛虎”之一便有該縱隊,向來以能打硬仗著稱,到了東野改編為四野后,該縱隊的番號則成了38軍。
從上述這個脈絡中我們就能看出,若論起淵源,38軍正是當年彭總在領導平江起義時的老部隊,而當38軍入朝作戰之后,相信時任志愿軍司令員的彭總,看到老部下心里絕對是十分高興的。
正因為如此,也就能理解彭總為何會對38軍首戰失利發那么大的火,畢竟這是自己的老部下,感情上就好像是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一樣,而在目睹孩子犯了個不該犯的錯后,作為家長的彭總,肯定會有那種“恨鐵不成鋼”的情緒。
因此,他罵梁興初,更多的是出于愛護出于嚴格,絲毫沒有別的意思。
二、漢江阻擊戰
說完38軍的淵源,我們再來說說這場漢江阻擊戰。
漢江阻擊戰,發生在第四次戰役期間,自第三次戰役以來,聯合國軍被我志愿軍打退至37線后,而面對這種情況,美軍自然是心中不服,隨時伺機準備卷土重來。
而在1951年的1月下旬,美軍找到了一個機會。
當時,我志愿軍在經歷了連續作戰之后,確實處在兵員減少、亟待休整和補充的狀況,而這就讓美軍鉆了空子。
為了挽回敗局,美軍在當月的25日,于漢江一線發動了代號為“霹靂行動”的全面進攻,其目的就是趁著志愿軍略顯虛弱,試圖扳回局面。
這便是漢江阻擊戰的背景,而這次戰役從宏觀角度去看,我志愿軍確實不占據太多優勢。
首先前文講到,自志愿軍于1950年10月入朝作戰以來,至1951年的1月份,已經連續經歷了三次戰役,期間所經歷的惡戰、硬戰不計其數,且裝備遠不如敵軍,但這也照樣取得了一次又一次勝利。
但同時,志愿軍也亟待補充休整,且當時的時間剛好處在了農歷新春來臨之際,而美軍指揮官李奇微正是瞧準了這一機會,認為這是發起全面反攻的絕佳時機,所以便突然發起了進攻。
說白了,美軍這就是準備打志愿軍一個出其不意,并且還是趁志愿軍略顯虛弱之際。
而為了達到設想的戰略目的,美軍這次也是下了血本,不僅從本國以及盟國中抽調了大批二戰老兵補充至朝鮮戰場,同時還加大了各種戰備物資,僅各種飛機就達到了1100余架。
準備就緒后,美軍在1月25日,突然發動了進攻。
而志愿軍這邊,當時正在召開第三次戰役總結大會,不僅如此,當時按計劃要補充至前線的隊伍并沒有到位,像第19兵團,當時還在東北換裝,至于第3兵團,在當時尚未成立(志愿軍第三兵團成立于1951年3月)。
加上有一部分部隊去了沈陽參加蘇聯主辦的聯合兵種作戰訓練班,這就導致,留在前線的部隊,只有首批入朝的6個軍(約21萬人)外加朝鮮人民軍的3個軍團(約7萬人)。
并且,這些部隊還是疲憊之師,正在原地做休整。
面對敵人突然發動的襲擊,彭總當機立斷,命部隊由原地休整轉為原地防御,同時制定了“西頂東放”策略,即把38軍、50軍安排在西線漢江一帶,主要負責頂住敵人主力向漢城方向的進攻,另外把39、第40、第42、第66軍安排在東線橫城一帶,以開放防線誘敵深入后,再進行穿插分割、集中圍殲的戰術實施反擊。
從1月25日至2月7日,西線的50軍和38軍經歷了極為激烈的戰斗,頂住了美軍一次又一次的瘋狂進攻,到了2月7日晚,考慮到漢江解凍,因此,志司做出決定,讓50軍撤至漢江北岸繼續組織防御,而漢江南岸,就只剩下38軍。
偵察到志愿軍一部分部隊后撤后,敵人加大了進攻力度,準備一舉突破漢江防線,因此從2月8日開始,留在漢江南岸孤軍奮戰的38軍,遭到了西線幾乎所有敵人的重點攻擊。
而為了守住陣地,38軍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比如該軍112師的334團和336團戰至最后,連排干部幾乎全部犧牲,差不多一半以上的連隊不滿40人,至于武器,大部分班就只剩下個位數的槍可以使用。
漢江阻擊戰,就是這樣的極其慘烈,但38軍靠著頑強的戰斗作風,前后足足堅持了20多天,硬是將美軍第1 、9軍牢牢的牽制在陣地前,這么一來,就極大保障了東線部隊的作戰。
最終,因為有了西線的保障,東線部隊取得了斃敵1.2萬余人的戰果。
但38軍在此次作戰中,損失也是極其巨大的,整體傷亡達到過萬,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一種說法稱,彭總拿38軍這樣的精銳去打阻擊,完全是在用王牌去打消耗,換而言之,就是得不償失。
三、彭總的戰略與戰術
那么,這說法有道理嗎?彭總這么做難道真的錯了嗎?實際上,以個人拙見,彭總這樣的做法不僅沒錯,反而是當時最正確的抉擇。
前文我們講過,38軍的老底子是彭總在平江起義時的老部下,而作為彭總來說,他對38軍是極富感情的,不然也不會罵梁興初那么狠,畢竟他看38軍,就像是看自己的孩子一樣,抱得就是“恨鐵不成鋼”的態度。
有人會說,既然是看38軍像自己的孩子,怎么還拿38軍去頂漢江南岸的防線呢?這難道不是不愛惜自己的部隊嗎?
當然不是,正因為了解38軍,彭總才會這么做。
自38軍在第二次戰役中一戰成名之后,該部隊善打硬仗的作風讓彭總極為欣慰,同時他知道,38軍這支隊伍,是可以在極其艱難的時刻,依然能完成任務的部隊。
所以,面對著敵人的瘋狂進攻,彭總唯有讓38軍上,畢竟當時只有38軍和50軍,相比之下,38軍上更穩妥一些(這里沒有輕視50軍的意思,單純就當時的情況而言)。
而38軍也再現了“攻必克,守必固”的作風,就當時漢江南岸的防線情況而言,也只有38軍這樣軍事素養極其過硬的隊伍方能勝任。
正因為了解38軍,加上知道當時戰場上的惡劣情況,因此,此戰想要取得既定目標,為東線部隊爭取時間,那么非38軍不可。
所以,漢江阻擊戰用38軍打阻擊,并不是彭總不愛惜自己的老部隊,更不是所謂的拿著王牌打消耗,就當時的情況而言,唯有萬歲軍才能完成這個極為艱巨的任務,為東線的兄弟部隊爭取時間取得最后勝利。
而這種做法,也說明了人民軍隊與軍閥時期的軍隊之間最大的區別。
所以說,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要結合當時的具體情況去看,彭總這么做,盡管心有不忍,但也是在當時的局勢下,唯一且正確的抉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