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特斯拉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下滑12%至224.96億美元,GAAP凈利潤同比下降16%至12億美元。同期,電動汽車交付量為384,122輛,同比下滑13%。汽車業務營收、運營利潤率等多項核心指標均出現同比下滑。
- 02 特斯拉宣稱公司正開啟向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技術領導者的轉型。CEO馬斯克坦言,特斯拉正處于一個“奇怪的過渡期”,可能經歷“幾個艱難的季度”。同時,多家媒體表達擔憂,分析師認為推出平價車型是扭轉銷售頹勢的關鍵。
- 03 特斯拉業績下滑的背景包括:面臨中國平價電動汽車的競爭、自身平價車型布局滯后、以及因CEO馬斯克政治立場引發的品牌抵制。此外,美國即將取消的電動汽車稅收抵免和碳排放積分政策變化,也對公司構成挑戰。
7月24日消息,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于周三盤后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二季度營收為224.96億美元,同比下滑12%。GAAP凈利潤錄得12億美元,非GAAP凈利潤為14億美元,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16%和23%;調整后每股收益為0.40美元,同比下滑23%。
財報披露,第二季度公司共生產電動汽車410,244輛,與去年同期持平。其中,Model 3和Model Y的合并產量為396,835輛,同比增長3%;而Model S和Model X等高端車型產量為13,409輛,同比大幅下滑45%。交付量方面,第二季度特斯拉共交付電動汽車384,122輛,同比下滑13%。
盈利能力方面,第二季度運營利潤為9.23億美元,同比下滑42%;運營利潤率降至4.1%,較去年同期收窄219個基點。總毛利潤為38.78億美元,同比下滑15%;總毛利率為17.2%,較去年同期收窄71個基點。
從業務板塊來看,第二季度特斯拉核心的汽車業務營收為166.61億美元,同比下滑16%。發電及儲能業務營收為27.89億美元,同比下滑7%。包含車輛維修在內的“服務及其他”業務營收為30.46億美元,同比增長17%。
財報還顯示,截至第二季度末,公司持有的現金、現金等價物和投資總額為367.82億美元,同比增長20%。
特斯拉在財報中將2025年第二季度定義為公司歷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時刻,宣稱正式開啟向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及相關服務領域領導者的轉型之路。公司于6月份在得州奧斯汀推出首個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服務。特斯拉堅信,盡管服務初期運營范圍有限,但其所采用的純視覺自動駕駛方案和基于海量行車數據的神經網絡,能夠持續提升駕駛安全性、快速擴大服務網絡并最終提高盈利能力。
展望未來,特斯拉透露公司正不斷拓展車型陣容。其中,定位更親民的車型已于6月完成首批試生產,計劃于2025年下半年實現大規模量產。Semi電動卡車和Cybercab機器人出租車的研發工作也在持續推進,這兩款產品均計劃于2026年實現量產。
特斯拉強調,公司的戰略重點保持不變:即隨著自動駕駛軟件的持續快速進步,致力于交付價格親民且極具吸引力的自動駕駛車型,不斷擴大特斯拉汽車的全球保有量;同時,繼續發展壯大能源業務,并大力推進機器人項目。
高管表態與市場反應
在財報后的電話會議上,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將開場后的十多分鐘時間用于闡述自動駕駛、“擎天柱”機器人,乃至最近開張的特斯拉餐廳,卻對汽車銷售本身著墨甚少。隨后,他公開抨擊谷歌旗下的Waymo,并宣稱特斯拉在現實世界的人工智能方面“比谷歌強得多”。他提到,Cybercab的每英里成本最終將“低于30美分”。
馬斯克在電話會議上表示,自己正在制定一個全新的“宏圖計劃”(Master Plan),這將是繼2006年、2016年和2023年之后,特斯拉發布的第四版宏圖。
在談及對特斯拉的控制權時,馬斯克表示:“我認為我對特斯拉的控制權應該足以確保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但又不至于多到如果我瘋了,也沒人能把我踢出局。”
馬斯克坦言,特斯拉正處于一個“奇怪的過渡期”,不僅將失去在美國的補貼,并且可能會經歷“幾個艱難的季度”。
盡管分析師普遍期待推出更實惠的車型能成為扭轉銷售頹勢的催化劑,但馬斯克在會上卻極力宣傳他的自動駕駛出租車網絡及其盈利前景,并將其描繪為解決消費者購車負擔的關鍵方案。
他表示,公司的目標是到今年年底,向大約一半的美國人口提供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但他同時補充說“這需要得到監管機構的批準”。
“我認為從技術上講,我們是能做到的,”馬斯克說道。這與他一年前的預測形成對比,當時他曾表示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大規模推廣不會遇到監管障礙。
會上,馬斯克還承認,承諾已久的平價車型看起來會像一輛Model Y。但據路透社此前的消息人士透露,這款被認為是Model Y SUV簡化版的汽車,其生產計劃或將推遲數月。
會議臨近尾聲時,一位分析師向馬斯克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當特斯拉和xAI在某些方面存在競爭時,他如何考慮在這兩者之間分配資金、人力和精力。
馬斯克回避了這個問題,稱他創立xAI是為了能夠吸引那些可能從未考慮過加入一家汽車公司的工程師和其他人才加入人工智能項目。
媒體視角:挑戰與隱憂并存
對于這份財報,多家媒體都表達了擔憂。
CNBC的報道強調,特斯拉汽車業務營收同比大幅下滑16%,標志著其銷量連續第二個季度出現下跌,并再次低于分析師預期。報道指出,特斯拉第二季度汽車業務營收為167億美元,遠低于去年同期的199億美元。其中,作為汽車業務重要組成部分的碳排放積分銷售營收,也從去年同期的8.9億美元腰斬至4.39億美元。
CNBC認為,特斯拉今年的頹勢部分原因在于公司在美國和歐洲市場遭遇了強烈抵制。報道提及馬斯克不僅斥巨資助選特朗普、公開支持德國極右翼政黨,還曾親自領導特朗普政府新成立的政府效率部(DOGE),并在此期間力主大幅裁減聯邦政府雇員、廢除監管規定和撤銷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
此外,特斯拉在布局平價車型方面已顯滯后。當眾多車企紛紛擴充產品線、中國競爭對手將高科技自動駕駛功能作為平價車型標配時,特斯拉至今仍未量產“Model 2”低價電動汽車。盡管特斯拉于今年6月開始在得州奧斯汀測試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但進度已明顯落后于Alphabet旗下的Waymo。
當然,CNBC也指出了財報中的積極信號。特斯拉服務及其他業務營收同比增長17%。公司表示,這主要得益于“超級充電站使用量增加帶來的毛利增長”。第二季度,特斯拉凈增2900多個超級充電樁,同比增長18%,使其全球充電網絡共擁有7377座超級充電站。另外,特斯拉目前持有的數字資產價值已升至12.4億美元,高于一年前的7.22億美元。
路透社同樣認為,推出平價車型是特斯拉扭轉頹勢的關鍵所在。報道強調,盡管特斯拉采取大幅打折和低息貸款等促銷措施,但仍未能抵御中國平價電動汽車的競爭和因馬斯克政治立場引發的強烈抵制等多重負面沖擊。文章援引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分析師雅各布·伯恩(Jacob Bourne)的觀點稱:“考慮到特斯拉近期的坎坷經歷,業績不及預期并不意外。如果特斯拉能有效完善市場定位,推出一款既能刺激銷量又不沖擊高價車型的平價車,那么這樣真正親民的產品勢必會正中市場靶心。”
該報道還指出,投資者擔心馬斯克本月因組建新政黨而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發生沖突后,他是否還能有足夠時間和精力來管理特斯拉。而最近包括負責北美和歐洲銷售與制造的核心高管在內的一批人員相繼離職,也加劇了市場的擔憂。
美聯社則將焦點放在馬斯克的政治立場如何持續損害特斯拉的品牌形象,并直接導致銷量和利潤下滑上。報道引用分析師的觀點,將特斯拉形容為一個“有毒品牌”,其形象已與公司負責人密不可分。這種負面看法已持續數月,并直接反映在消費者的購買意愿上。Forrester分析師迪潘詹·查特吉(Dipanjan Chatterjee)表示:“對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本人的看法,已經磨去了這個曾經備受追捧、高歌猛進的汽車品牌的光輝。”
《金融時報》從盈利能力與成本結構入手,剖析了特斯拉利潤率下滑的原因及定價策略上的壓力,并探討了關稅和物流成本對毛利率的影響。而《紐約時報》則補充指出,由于美國銷售的所有特斯拉汽車都在加州和得州生產,因此與其他汽車制造商相比,特斯拉受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影響較小,但仍需為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繳納關稅。該報還特別提到,本月通過的共和黨預算案將從今年9月起,取消購買和租賃電動汽車可享受的7500美元稅收抵免優惠,此舉將顯著提高特斯拉汽車的購買成本,同時該法案還廢除了對碳排放不達標車企的罰款,這將直接沖擊特斯拉通過出售碳排放積分獲得的巨額收入。(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