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測試,除了證明特斯拉的智駕遙遙領先之外,還證明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燃油車也能做好智駕,并且燃油車的智駕技術竟然居于國產汽車第一名,這下子震撼了整個智駕江湖,原來老實做智駕是國產油車,營銷水平更高的是電車!
測試的結果顯示,model3、model Y的智駕技術居于36款車前兩名,他們也是通過項目最多的車型,都通過了5個項目,特斯拉證明了它在智駕技術方面確實領先。
隨后馬斯克還進行了補刀,特斯拉創始人兼CEO馬斯克當然很高興,它轉發了相關的測試結果,同時還表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智駕是在沒有本地訓練數據的情況下,取得了最高成績。面對馬斯克的說法,國內智駕企業恐怕臉色不會太好看吧。
接下來第三名同樣讓人意外,第三名是長城汽車,它通過的項目達到了3個,它的智駕技術居于國產第一名,這是非常讓人意外的結果。
畢竟此前業界都喜歡說,能更好支持智駕技術的是電車,燃油車由于燃油動力的特點很難快速響應智駕技術,而電車的動力特點卻能更好地適配智駕技術,因此電車做的智駕技術理應更好,而如今的結果顯然出乎意料。
事實上此前長城汽車魏建軍就曾表示長城汽車的智駕綜合水平第一,曾被許多人嘲諷,然而如今第三方的測試,卻證明了魏建軍才是老實說話的人,可以說這次測試為魏建軍和長城汽車正名了,凸顯出長城汽車在智駕技術方面的獨到優勢。
長城的智駕取得國產智駕第一名,據悉在于長城自家的技術積累,長城早早布局了多種技術,從三電系統到智駕芯片實現全自研,它的芯片算力比競爭對手高出一截,在軟件優化方面也做得更好,可以更高效地進行決策。
此前的另一個測試就指出,長城的智駕技術對高精地圖的依賴度更低,可以根據路上獲得的實時信息迅速做出決策,與競爭對手過于依賴高精地圖存在顯著區別,這種技術特點明顯更適應路況變化巨大的現實。
除此之外,智駕技術與汽車企業的技術積累同樣分不開,汽車企業顯然對汽車的技術更熟悉,對動力系統、安全技術與智駕技術的適配可以做得更好,如此情況下傳統汽車企業可以做得更安全。
如今大家都清楚數據對于智駕技術的重要性,畢竟智駕就是用巨量數據喂出來的AI,而傳統汽車企業造車數十年,在數據方面當然有巨大的優勢,他們可以給智駕提供更多的數據作為養分;而且傳統汽車企業的造車理念向來是將安全放在第一位,而長城為了確保智駕的安全性,早在2020年就開始用30萬輛車進行路測為智駕提供養分,加速了智駕技術的成熟。
可以說長城已成為這次測試的大贏家之一,事實證明了長城汽車的智駕技術更安全、更成熟,真正做到了國產智駕第一名,這樣的結果撕下了誰的遮羞布呢?大家都清楚的,這個就不多言了,端張凳子磕著瓜子看熱鬧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