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珠寶匠”,訂閱品質生活,遠離上當被坑。
珠寶匠原創,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如果說在文學的領域里必須拜讀莎士比亞的歌劇的話,那么在珠寶設計的世界里,就一定要鑒賞這位“文藝復興時期的高貴王子”—— 讓·史隆伯杰的珠寶作品。
這個世界上總有一種巧合,叫做無心插柳柳成蔭,著名珠寶設計師讓·史隆伯杰就是這樣一個例子。
出生于法國阿爾薩斯一個紡織制造商家庭的讓·史隆伯杰,從小并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但他經常手握鉛筆,信手涂鴉。稚嫩的筆觸透露出他極高的藝術天賦,這個孩子仿佛就是為藝術而生。
一、夢開始的地方
然而,天賦甚高的讓·史隆伯杰不僅沒有得到父母的支持,甚至還被禁止前往藝術學校深造。父母的百般阻撓并沒有將讓·史隆伯杰的藝術天賦扼殺在搖籃中,1929年,17歲的他到了美國,先后就職于紡織廠和銀行。幾經輾轉,20世紀30年代,他回到了巴黎。
↑↑↑ 讓·史隆伯杰作品 伊麗莎白泰勒-鬣蜥蜴之夜胸針
當時的巴黎,可以說是藝術的殿堂,充斥著創造的氣息。在這里,畢加索舉行了自己的首場回顧展;美國人曼·雷和亞歷山大·卡爾德開始發展自己的事業。
↑↑↑ 讓·史隆伯杰作品 紐約社交名媛Babe Paley-海星胸針
和這些藝術巨匠一樣,讓·史隆伯杰也開始在廣袤的藝術天地里遨游,設計之初,他主要使用瓷花和寶石制作胸針,不久之后,時裝大師艾爾莎·夏帕瑞麗注意到了他,并邀請他為自己的禮服設計的紐扣。
↑↑↑ 艾爾莎·夏帕瑞麗
看似無關緊要的紐扣,卻讓他找到了絕佳合作伙伴——薩爾瓦多·達利(我們介紹過哦~詳見《 跨界網紅達利——不會做菜的畫家不是個好珠寶匠》)和阿爾貝托·賈科梅蒂。
也正是這一次紐扣的設計,開始了他與夏帕瑞麗的合作,敲開了設計的大門,慢慢的,他開始為著名設計師創作時裝珠寶飾物。
二、初遇Tiffany
也許是天妒英才?事業蒸蒸日上之時,二戰爆發了,無奈之下,讓·史隆伯杰只好離開巴黎,返回紐約。
本以為回到紐約,一切又要重新開始,結果沒想到在這里,他遇到了第二位貴人——兒時玩伴尼古拉斯·邦加德,正是他,幫助史隆伯杰重返珠寶界。
↑↑↑ Tiffany(蒂芙尼)旗艦店
1947年,史隆伯杰和好友尼古拉斯一起在紐約第五大道開了一家精美的珠寶工作室,這家珠寶工作室不僅外觀精美,設計精良,更重要的是,從這里走到Tiffany(蒂芙尼)旗艦店,只需要穿過一個街區。
史隆伯杰的首批客戶中,有一位女士名叫安娜·瑞蘭德,她是當時的時尚偶像,帶貨能力一級棒,還曾擔任過《 時尚芭莎 》、《 Vogue 》雜志的編輯。
↑↑↑ 安娜·瑞蘭德女士
史隆伯杰為這位時尚Icon設計了一件名為“Trophée”的勛章胸針,胸針上的盾牌鑲嵌了橢圓形切割紫水晶與紅寶石,騎士盔甲上鑲嵌了鉆石,弓、箭和寶劍則飾以藍色琺瑯。
↑↑↑ “Trophée”,現收藏于Tiffany古董珠寶庫
漸漸出名的史隆伯杰并不知道,Tiffany(蒂芙尼)公司的主席沃爾特·豪溫正密切關注著他和搭檔的動向,直到1956年,Tiffany(蒂芙尼)公司正式聘用史隆伯杰和尼古拉斯,并專門為他開設了一間工作室和沙龍,時裝設計師Cristobal Balenciaga還特別為他訂做了一件藍色工服。
Tiffany(蒂芙尼)的寶石讓他那些天馬行空的構想成為現實。(相關閱讀:造星工廠Tiffany|除了捧紅曲別針,他還捧紅了6位寶石小鮮肉!)
三、嶄露頭角
作為20世紀最傳奇的珠寶設計師,讓·史隆伯杰最擅長將自然界中的美好用珠寶的形式幻化成真,1963年亮相的“可可豆”胸針的設計靈感就是來自于瓜德羅普島的繽紛熱帶氣息。
↑↑↑ Tiffany & Co. 蒂芙尼Schlumberger系列可可豆造型胸針
他說:“我設法讓每件作品看起來都是在不斷生長、形態各異、忠于天然。”
正如他所說,自1956年加入Tiffany之后,通過對黃金和璀璨寶石的匠心運用,將植物花朵、異域飛鳥、神話瑞獸的神韻定格于巧奪天工的珠寶設計中,使珠寶看起來更靈動、更自然。
這條名為“花架與葉”的項鏈,于1956年初次亮相,30年后,設計復刻。隨風搖曳的花葉和蜿蜒有致的花架在鉆石和黃金的點綴下,閃閃發光,蘊含無限詩意。
↑↑↑ 花架與葉,1956年
這條項鏈向大眾展示了史隆伯杰卓越的設計才能與驚人的美學造詣。
↑↑↑ 大麗花胸針
除了“花架與葉”項鏈,這枚鉑金和18K黃金鑲嵌鉆石的花瓣簇擁著奪目璀璨的4.57克拉艷彩黃鉆的胸針,更是以一種精巧又天然的方式致敬了美好的大自然。
四、奠定地位
直到1963年,Tiffany(蒂芙尼)高級珠寶系列中的標志性蝴蝶結(Bow)造型胸針奠定了史隆伯杰珠寶藝術大師的地位,這件胸針采用獨特的長方形切割藍寶石和鉆石,鑲嵌于線條流暢的蝴蝶結型交叉鉑金圈中,充滿流動感的造型和幾何感強烈的切割,看似沖突實則完美融合,這種反差令人驚喜又愉悅。
↑↑↑ 蝴蝶結胸針,1963年
史隆伯杰的珠寶設計,除了自然造物,最為標志性的就是流蘇。1956年,使用多種彩寶進行組合的流蘇項鏈就是如此。因為太過美麗,1986年的史隆伯杰回顧展中,出現了最新一代的流蘇項鏈,采用18K黃金,輔以各種彩色寶石,隨著頸部的轉動光芒四射,完美還原了史隆伯杰作品結構與色彩之間相輔相成的關系。
↑↑↑ 流蘇項鏈,1986年
五、巔峰之作
如果說前面的這些你都沒聽說過,那么接下來J先生要說的這顆絕美的黃鉆你一定見過!
這枚黃鉆重達128.54克拉,是世界上最大的艷彩黃鉆之一,它曾四次被鑲嵌于珠寶作品之上,其中兩次所鑲作品出自史隆伯杰之手。分別是緞帶項鏈(Ribbon Rosette)和石上鳥(Bird on a Rock)。
緞帶項鏈(Ribbon Rosette)
1961年,緞帶項鏈首次出現在由奧黛麗·赫本主演的電影《蒂芙尼早餐》的宣傳照上,正是這一部電影,讓我們記住了奧黛麗·赫本、記住了小黑裙、也記住了這件華美的項鏈。
↑↑↑ 奧黛麗·赫本 Tiffany Diamond
石上鳥(Bird on a Rock)
↑↑↑ 石上鳥
六、讓·史隆伯杰部分作品欣賞
↑↑↑ 伊麗莎白泰勒-海洋之花胸針
↑↑↑ 杰奎琳·肯尼迪-黃金水果胸針
↑↑↑ 杰奎琳·肯尼迪-琺瑯手鐲
J先生說:
盡管讓·史隆伯杰已經離世,他的設計仍然是大家追捧的焦點。
從未接受過正規培訓的他,卻用自己的雙手,打造出了一個個精致、生動、活靈活現的自然生靈。
他不僅僅是一位珠寶設計師,更是一位藝術家,他用創意、革新的設計和超凡卓然工藝,將人們從創造力日漸匱乏的世界中拯救,令世人流連難忘。
珠寶匠,帶你買到真的好東西。
看科普、求鑒定、曬寶貝、挑好物,更靠譜,更好玩,盡在珠寶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