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府城瓊臺書院,在海口瓊山仍有一座古代書院留存至今,其所在地曾是一個千年有余的古村落,曾走出過9名進士,38名舉人。
古書院名為西洲書院,自南宋末年創(chuàng)建至今,已有700多年歷史,所在古村落是為國興街道辦的城中村,上丹村。
西洲書院創(chuàng)始人是海南唐姓渡瓊始祖唐震其與子唐叔建。此后數(shù)百年,經唐氏后裔辛勤執(zhí)教,百年樹人,漸漸發(fā)展成為古代瓊州府遠近聞名的書院,培養(yǎng)了無數(shù)鄉(xiāng)賢名士。
這天,我在紅城湖延長線一個巷子口處,看到了西洲書院的指示牌。循跡向前不多遠,很快找到了在城中村深處的古代書院。
聽聞歷經滄海桑田,西洲書院逐漸沒落,曾在清朝時期毀于戰(zhàn)火。現(xiàn)今書院,是唐氏族人在2012年集資興建的一排三進的仿古建筑群。
三座仿古建筑群第一進,門匾石刻“唐氏大宗”,門前的兩根石柱上,描金刻著一副“鄉(xiāng)賢崇祀光南國,戶部流芳拱北辰”的對聯(lián)。結合對聯(lián)來看,“唐氏大宗”指的是明朝嘉靖年間官至戶部左侍郎的唐氏先賢,唐胄。
第二進,即為西洲書院。門楣上木匾刻的“西洲書院”,門前石柱上,刻著王國憲撰、唐震第二十四代裔孫唐南榮書的“特奏肇開基,九徴辟、六進士、二解元、十舉人,累葉相承,禮樂詩書光甲第;生才多蔚起,五名賢、三儒林、兩孝友、八循吏,聯(lián)翩濟美,文章氣節(jié)振宗風”對聯(lián)。此時此地,古時書院朗朗讀書已遠去,取而代之的是歷代唐氏先賢的簡介。
第三進,便是唐氏祠堂。門匾是嘉靖壬子年(1522年),兵部侍郎黃表衷題寫的“臺閣儒宗”。門及門柱上,紅底描金刻著“家規(guī)垂訓翼孫謀,身范克端繩祖武”“萬里春風陶禮樂,百年老業(yè)紹箕裘”的祖訓。這里已然成為了海南唐氏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地方。
有人說西洲書院沒了原先的樣子,但在我看來古建筑想恢復成原先的模樣基本是不可能了,但只要其蘊含精神依然在世間傳承,便已足夠。
你看今天的西洲書院一側是歷史文化長廊,篆刻著海南唐氏的族規(guī)、民約、族訓及家族故事。可見西洲書院作為海南唐氏的文化地標作用,仍然發(fā)揮作用,以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家國情懷,哺育著新一代的子孫后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