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美國經濟學家薩繆爾森在《經濟學》中說:“貧困是一種人們沒有足夠收入的狀況”。
在我國,貧困是一種現象級存在。以貧困人口及貧困家庭問題一度成為社會問題,成為困擾、制約經濟全面發展主要因素。
2012年,我國全面掀起脫貧攻堅戰,時經8年,而今終得圓滿。數據顯示,今年我國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脫貧攻堅全面勝利的背后,是黨和國家傾注關心和熱切希望,依托出臺政策和扶持資金運籌帷幄總領全局,舉國上下千行百業的齊頭并進努力實干贏來的勝果。
2月25日舉行的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同輝同榮,互聯網板塊的表現有目共睹??萍?互聯網+脫貧攻堅幾年間已經形成鋼鐵三角,顯著成效可圈可點。拼多多作為互聯網代表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新電商的進擊
與同獲殊榮的阿里、美團相比,拼多多成立只有5年,而阿里成立20年,美團成立10年。二十多年的互聯網科技繁榮成果,映射在脫貧攻堅的8年時間線上,是精準扶貧的實踐,也是科技助農的重要樣本,而在各家企業脫貧攻堅具體落地上,拼的是實力和執行效率。
拼多多高速發展與其根植三農不無關系,依托農產品高頻消費而不斷實現用戶短時間激增,同時,以微信等社交平臺為中心戰場,利用社交裂變擴大影響,將需求與數億規模用戶對接,進而帶動全品類消費增長。
敢來、可戰、可勝,拼多多在助力農產品上行獲得了高速發展的實力,也滿足了農民依靠種植農產品滿足收入。正如薩繆爾森所言,拼多多不但讓農民實現了足夠收入,也讓他們因此踏上了致富變富之路。三農作為商業底層,使得拼多多與脫貧攻堅形成了絕妙關聯,因為只有拼多多能在數億計的用戶中迅速擴大農民的銷售規模,讓滯銷農產品問題不再讓演,讓社交平臺上不時出現的農產品積壓現象退出歷史舞臺。
在這場全民參與的舉國之戰中,拼多多所代表的電商行業表現搶眼。五年前,各種電商大促中開始出現出農產品戰報,而后成為歷年大促的保留榜單,引爆這一風潮的正是拼多多。
如果說電商在脫貧攻堅中承擔了更多責任,拼多多所代表的新電商真正讓人看到了責任背后敢于改變的堅持,拼多多正是那個在廣闊天地的大有作為的年輕電商。
顯然,科技互聯網的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同臺表現并不違和。電商繁榮昌盛的十多年間,農產品缺席太久,拼多多看到這一幕,就像看到了新大陸。
與脫貧攻堅并進的五年
國內互聯網加入脫貧攻堅的戰線很長。在拼多多之前,互聯網的精準扶貧方案執行了一波又一波,然而真正能改變農民生活現狀,直接作用于提升他們生活水平的操作少之又少。掙扎于貧困線上的老百姓很難去關心來自于大都市里的時髦商品究竟價值幾何,學習上網開通網絡,看起來都是要花錢,而對于怎么實現收入和獲得收入,基本沒有。
更多的景象是鋪天蓋地的刷墻廣告,以及更多噱頭十足的大型活動,動不動就變成集體廣告秀。看起來都像是要從農村和農人隊伍里拉新,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內核:帶動農民一起致富。農民們最可能的變現資源就是他們的農產品,簡單的說法就是幫他們賣貨,增加他們收入,進而實現脫貧。
拼多多構建起農產品上行通道,以算法實現與需求對接,形成單品類農產品高效率規?;山?,簡單,直給,農民獲益,拼多多也有了數億海量的用戶和人氣。有人說拼多多來晚了,實際上卻是恰到好處,拼多多創立的2015年,恰恰是國家吹響脫貧號角沖鋒時。
彼時舉國參戰,黨和國家對三農領域史無前例地投入資源,引領中國的農業、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高速發展。而電商依賴的移動、支付、物流等基礎設施建設在設計層面日漸完善。2015年拼多多萬事俱備乘上東風創立時,農業率先打開了一條歡迎大門。
拼多多的底層邏輯
電商參與脫貧攻堅的本質是幫助農產品上行,但大多數平臺對這種需求的反饋就是流量扶持,只有拼多多在之上設計了算法,并參考了社交電商的交互屬性設計,使之成交率比單純的瀏覽提升數十倍。時至今日,拼多多對農產品的帶動都在數億規模之上,創造了電商乃至零售業的巨大奇跡。
幾年的下沉、新零售變革口號喊得震天響的電商們,在真正的銷量面前不見了身影。真正的變革卻在拼多多身上得到了顯現。拼多多結合中國農業的發展狀況,通過大數據、云計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術,將分散的農業產能和分散的農產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基于開拓性的“農地云拼”體系帶動農產品大規模上行,讓貧困地區的農產品突破傳統流通模式的限制,直連全國大市場。
幾年前,每每豐收季都有農民和地里一堆農產品滯銷的合影,而現在,已經很難見到。大多數農民都學會了利用拼多多賣貨。時令水果、蔬菜,如不及時銷售,便會造成損失。效率和規?;堑谝灰亍F炊喽嗟钠促徥紫冉鉀Q的是這一問題,同時,在供需兩側打通,使單品農產品很快找到銷路并且快速賣出去。
依托“農地云拼”體系,拼多多平臺單品訂單量10萬+的爆款農產品超過了1500個。包括云南雪蓮果、廣西百香果、新疆小紅杏、大涼山軟籽石榴等在內的網紅水果,持續通過拼多多平臺脫穎而出,“農地云拼”體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產業發展,激發了脫貧內生動力。
新電商的創新之道
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臺已經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累計帶貧人數超百萬。2020年拼多多農(副)產品交易額突破2700億元。成長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只用了五年,完成了一家新公司到成熟企業跨越,其中多半得益于在農業領域的創新和專營。
近7億用戶量,拼多多足以帶火任何一款產品,直播、多多果園等創新形式,極大地豐富和引領了用戶的購買熱情。2018年,拼多多率先推出以“多多果園”為代表的扶貧產品,將平臺超過7億用戶的游戲娛樂需求,與扶貧助農工作結合。平臺用戶在拼多多客戶端的虛擬果園中種下樹苗,通過社交互動的方式培育果樹,果實成熟后可以免費收到一份由拼多多送出的扶貧助農水果。
在拼多多帶動下,出現了大批新農人,其中不乏從一線城市回歸鄉村的青年人,他們構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的主力軍。目前“多多大學”的線下課程已經覆蓋21個省份,培育本地學員6700多名,直接引導店鋪超過3900家。在此基礎上,平臺將各地區的線下課程,通過線上大規模推動,累計觸達49萬扶貧產業經營者,覆蓋全國所有的貧困地區。
目前,“多多果園”的日活躍用戶已經超過6000萬人,每天送出的扶貧助農水果超過200萬斤,其中絕大多數采購自“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和國家級貧困縣,用平臺包銷的方式保障貧困戶的收益。自“多多果園”上線,累計激發十數億人次參與消費扶貧工作。
隨著脫貧攻堅最后的堡壘“三區三州”的攻克,脫貧攻堅迎來全面勝利的曙光。更為漫長的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戰役中,仍然少不了國家的帶動和互聯網企業的參與,而拼多多們,實踐的廣闊天地更多,前路更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