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被上海一所大學中發生的事震驚到了。
一只在海事大學生活了四年多的流浪狗,被學校保安當眾打死。據說起因是學校收到部分學生和老師反映,夜間在校園行走時,有被流浪狗嚇到,存在一定安全隱患。
學校考慮到流浪狗身上可能攜帶病毒、細菌,根據《上海市養犬管理條例》中,“校園內禁止飼養、攜帶犬只”等相關規定,學校有關部門購買了網兜和狗籠,安排保安實施抓捕,并送至浦東新區犬只收容所。
也不知道任務下達在哪個環節出現了紕漏,學校保安顯然沒有接收到正確的任務指示(或者干脆自作主張),直接在當晚7點多,人流量最大的食堂門口,當眾將一只流浪狗活活打死。
據海事大學的學生說,學校里一共生活著兩只流浪狗,大黃和小黃,這兩只狗已經在海事大學生活四年了,四年里從未有過傷人行為。
這次被打死的是脖子上有一圈白毛的小黃,大黃趁亂逃走,才幸免遇難……
那天晚上食堂門口除了小黃瀕死時絕望地哀嚎聲,還有很多學生的苦苦哀求聲,都沒能阻攔保安的棍棒。
事情發生后,學生們在事發地點放了很多鮮花、食物、小紙條……以此紀念死去的流浪狗小黃。
四年,正好是一屆。如果小黃是生活在學校里的學生,應該是它畢業的時間,可惜它永遠畢不了業了。
1.
高校是流浪動物的地獄還是天堂?
去年,北大貓協出品的「北大貓咪圖鑒」在網上迅速走紅,小程序甚至一度因為訪問量過大而崩潰。
同在上海的華東師范大學,校內萌友動物保護協會為校園里的每只流浪貓狗制作專屬編號的項圈,為它們組織領養活動,通過校園的攝像頭觀察小流浪們的出沒規律。
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就連發生這次事件的上海海事大學,在2018年也曾因收養網友的大鵝而登上熱搜,被網友爆贊!
這些美好讓人一度以為高校可能是流浪動物的烏托邦,它們在那里的生活一定很美好。
然而,2019年11月寧波交通技工學校一條白色中華田園犬被人拎著后脖頸從四樓陽臺拋下,重重地摔在它最熟悉的草坪上。
同年,在200公里以外的上海建橋學院,幾條生活在學校里的中華田園犬被人裝進了編織袋,等待它們的是無情的鐵錘。
與「北大貓咪圖鑒」一起登上熱搜的,還有山東理工大學范源慶虐貓事件……
我們很難理解為什么在一個高等教育,傳播人類文明的地方,會經常發生這些殘忍的行為。
一邊是人與流浪動物和諧相處的校園生活,一邊是頻繁出現的虐寵事件,讓人不禁疑惑,高校校園究竟是流浪動物的地獄還是天堂?
2.
校園流浪動物保護
更多依賴學生和老師的熱情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為什么學校里會有那么多的流浪動物?
其一,學校內學生眾多,可以產生足夠的廚余垃圾吸引流浪動物聚集;
其二,在校學生的不當投喂行為也是流浪動物聚集的重要條件,要知道動物保護是個很大的系統工程,并非簡單投喂。這樣的行為只會把流浪動物推向學校管理的對立面;
其三,在校學生本身不具備飼養寵物的條件,棄養率非常之高,這對校園流浪動物問題無疑是火上澆油;
其四,很多高校管理對科學控制校園流浪動物的方法知之甚少,簡單的清除驅逐并不能解決問題,新的流浪動物會迅速填補進來。
雖說像網上曝光的那種,由校方默許或主導的虐殺校園動物的情況并不多見,但是不少高校對保護流浪動物的態度并不積極,因為流浪動物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以及本身存在的安全隱患都是無法回避的現實問題。
即便是北大貓協這樣大團體,都沒法做到讓學校里所有人都統一價值觀。
然而根據對TNR(Trap抓捕、Neuter絕育、Release放歸)的研究,早已證實在一個區域內流浪動物的絕育率如果能達到70%就可以很好地控制流浪動物的數量。
北大貓協也正是依靠積極為流浪貓做絕育這樣的舉措,成功使校園內的流浪貓從300多只降低至100只左右。
既然被證實有效為什么沒有被廣而推之?
一方面在沒有給流浪動物救助立法的前提下,學生想要自發組成社團,很難得到校方支持;另一方面,即便校方認可社團存在,也不可能在人力、財力上給予足夠幫助。
畢竟除了給流浪動物做絕育的可控費用外,社團還需要承擔流浪動物的其他治療費用與日常開銷,那可就是個無底洞了。
但至少我們知道,對于那些無家可歸的小流浪們,我們可以選擇更有效也更溫和的方法,暴力只能滋生出更多社會戾氣。希望人人心存善念,讓校園內采用極端手段對待流浪動物的行為徹底絕跡,讓校園這個傳播人類文明的地方真正成為人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樂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