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咩小胖
最近很多人都在追一部熱劇《小舍得》,關于劇情人物角色的討論也有很多。特別是家長們,可能會在這部劇上更有共鳴,通過劇情,會對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產生更多的思考。
其中被議論最多的,就是關于田雨嵐對兒子顏子悠的教育方式。這些議論以批評抨擊為主,大家都覺得田雨嵐做得太過分了,把孩子逼得太緊。
當子悠說出那句“媽媽不愛我,只愛考滿分的我”時,點出了田雨嵐教育孩子的問題核心,就是沒有做到真正地接納孩子。其實不少家長也犯了田雨嵐同樣的錯誤,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接納孩子意味著要給孩子無條件的愛。看到這句話,可能很多家長會像田雨嵐的辯解的那樣想,“我怎么不愛孩子了?還要我怎么愛?”
無條件的愛和家長眼中對孩子的愛意義是不同的,很多人都沒有做到。
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意味著無論他們的行為如何,無論他們犯了怎樣的錯誤,無論他有多么的失敗,父母都要去接納他,父母對他的愛是永不離開的。
簡而言之,就是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家長都能夠接納。要允許孩子的不完美,允許孩子的失敗。
田雨嵐如此去逼迫孩子,是因為無法接受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所以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控制孩子。
父母無法接納孩子到最后的結果會是怎樣的呢?那就是孩子也不能接納父母,跟父母之間沒有信任感,父母說什么他都不再愿意聽了。
親子之間的關系都是相互的,只有父母做到去接納孩子,無條件地愛他,孩子才能去理解父母,愿意跟父母溝通。
所以說,在家庭教育中接納孩子是很重要的,這不僅會影響到親子關系,還會影響到家長教育孩子的效果。
家長如何才能做到接納孩子呢?
尊重孩子,接納孩子的獨立
家長要尊重孩子,把他當作和自己一樣獨立的個體。不要總是用大人的權威去壓制孩子或者控制孩子,要用尊重的方式去對待他。
比如,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有什么想法家長不要急著去批評他或者是評論他,孩子有獨立思考的權利。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都需要界限感,父母跟孩子之間也是如此,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他對獨立的要求會越來越高,家長要給孩子空間,尊重他。
像田雨嵐這樣,孩子吃水果都要管的家長,把孩子牢牢地掌握在手心里,不愿給孩子一點獨立的機會,更別提尊重了。
接納孩子的情緒
孩子的喜怒哀樂特別是負面的情緒,家長不要去忽視,覺得小孩子沒關系的。要看到孩子的情緒,并且去了解到他的心理狀態,去理解孩子的感受。
可以去認真地傾聽孩子的想法,也可以在他傷心難過或者是憤怒的時候,給他一個釋放情緒的機會,不要去打擾孩子,接納他的情緒。
在田雨嵐的逼迫下,顏子悠的笑容越來越少,但是他的情緒沒有被看到,更沒有被重視。直至最后,子悠開始反抗,甚至崩潰。
接納孩子的獨特性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會有缺點,也會有自己的閃光點,家長就要善于去發現孩子的獨特之處。
當家長可以接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時,那么孩子才能夠接納自己,只有自己接納了自己的缺點,才能夠正視它,慢慢地去改正。
家長發現孩子的長處,才能夠更好地去引導他,幫助孩子發揮他的優勢。
父母的接納對于孩子的成長是有很大作用的,能夠被父母接納的孩子,才能夠更好地建立安全感,對自我形象的認知也會更為理性。
那些總是被父母否定的孩子,無法正視自己,會覺得自己做什么都是錯的,什么事情都做不好,無法自信起來。
希望大家在看到田雨嵐的時候,在指責她的時候,避免跟她犯同樣的錯誤。父母對孩子的愛不是投資,必須要有回報。要接納孩子,陪伴他共同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