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一假期過后,「寵物盲盒」這個詞反復出現在熱搜上。
5月3日晚間,愛心人士在成都市某中通快遞點解救了160多只被郵寄的小貓小狗,其中大多數已經奄奄一息。許多已經死去的小貓小狗像垃圾一樣被隨意地丟在了路邊。
而這種殘忍的行為,卻有一個非常潮流的名字,叫做「寵物盲盒」。
從媒體曝光的視頻中可以看出,整裝待發的貨車幾乎被塞得滿滿當當,現場小貓小狗的哭喊聲連成一片,連說話的聲音都被蓋過。
這些所謂的「寵物盲盒」還沒有經過長途跋涉的運輸,在里面的小動物就已經奄奄一息,甚至死去。
中通快遞違法攬收「寵物盲盒」事件在網上迅速發酵。連央視都發聲譴責:用盲盒裝動物,將一些人的快樂建立在動物痛苦甚至失去生命的基礎上,是對人性的背離,也是娛樂的異化。
經過層層努力,雖然成都中通快遞點的小貓小狗被成功救下,涉事的快遞公司也受到了處罰,但寵物盲盒并沒有因此銷聲匿跡。
就在前兩天,蘇州中通快遞中轉站又出現了「寵物盲盒」,而這一次盲盒中的小動物已全部死亡。
多年前日本商人為了清庫存發明的“福袋”產品,想不到會在最近幾年以盲盒經濟的新形態席卷全國。盲盒似乎成為了一個流行標志,玩偶、美妝、服裝等等行業都刮起來盲盒風。
而在利益的驅使下,一些無良商家把黑心算盤打到了活生生的寵物身上,一只只小貓小狗被塞進了密不透風的箱子里,其中一部分在裝進快遞盒之前就已經生了病。
然后它們在缺氧、缺水、高溫、封閉的環境中,顛簸著被運送到全國各地,無數的貓狗在運輸過程中,憋死、渴死、餓死……而即便能堅持到開箱那一刻的它們,還很可能會被馬上遺棄。
別的盲盒抽的是幸運,而寵物盲盒抽的是命,每一個快遞單號背后都是一條活生生的小生命啊。
這種觸目驚心的行徑下,錯的僅僅是賣家嗎?
無論是貪便宜下單的買家,為了票數的快遞,還是只關心抽成的電商平臺都是幫兇,整條產業鏈上沒有一個人是無辜的。
誰在賣?
活體盲盒的鏈接其實不是第一次出現了,早就存在于各大電商平臺。
為了滿足買家對「寵物盲盒」的想象,商家無所不用其極。評論區幾乎都是商家刷上去的貓狗賣萌照。
實際上真正買到手的絕大多數都是土狗、病狗,甚至是在運輸過程中已經死亡的尸體。
想想看,能夠批量發出如此多的小貓小狗,源頭一定是各地所謂的狗市、后院繁殖場,這些人手里掌握著很多資源,才能將狗販子病狗、土狗資源整合在一起,隨便賣個9.9元總比丟垃圾桶強吧。
底線?你跟賣星期狗的狗販子談底線,是不是天真了點?
誰在買?
盲盒為什么能夠吸引那么多人為其買單?商家正是利用了人們賭博和貪便宜的心理。
在抽盲盒之前,一定會告訴你有可能開到你心儀的那個預期款,所以每次抽盲盒都充滿了期待,這種不確定性和趣味性會刺激買家不斷為其買單。
一個限量款的LV并不是誰都買得起,但是如果告訴你只需要花9.9購買一個盲盒,有一定概率開出限量款的LV,是不是很多人都愿意花幾個錢博一搏呢?
寵物盲盒是一樣的道理,正規渠道買一只貓狗需要上千,甚至上萬。然而花9.9元買一個盲盒,萬一要是個柴犬、薩摩什么的,豈不是賺了?
然而,買寵物盲盒前你有想過,那里面裝著的不是模型、不是手辦、不是什么塑料制品,而是活生生的命啊。
如果說為了賺錢將活生生的貓狗塞進狹小盒子的賣家是惡,那么天真地認為可以花9.9元就能得到品種犬的買家就是正兒八經的傻。
誰在給他們提供方便?
除此之外,在活體盲盒這條產業鏈上還有人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電商平臺和快遞公司。
沒有他們提供方便,這條產業鏈也不可能產生規模。
然而法律早就對此有所限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郵政法實施細則》第三十三條規定:禁止寄遞或者在郵件內夾帶各種活體。
然而為了牟利,他們還是這樣干了。
從賣家到買家,從平臺到快遞,沒有一方能脫得了干系,沒有一個是無辜的。
然而在現行的法律框架內,能夠受到一些微不足道懲罰的只有快遞公司而已。
如果電商平臺不加以管理,快遞公司不作為的話,寵物盲盒將很難從根本上被消除。
寵物本身是一份愛與責任,是未來十幾年的朝夕相處與陪伴,絕不應該是人類好奇心驅使下的犧牲品。做生意之前,至少要先學會做人,學會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請把這篇文章轉發出去,讓我們一起尊重生命,抵制寵物盲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