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麥肯錫合伙人、高管馮唐,剛到麥肯錫上班的時候,看到一個奇怪的現象:一名行業小白,近乎一張白紙,20多歲,卻能在很短的時間,做到某個行業的專家,甚至拿著近100萬的咨詢費,給這個行業的老資格管理者傳授經驗,這是怎么做到的呢?
他總結了3條秘笈,這也是麥肯錫早些時候不肯透露的秘密,初出茅廬的你,按照這3個秘笈去做,也能迅速做到行業頂尖!
1.先知道一百個關鍵詞。
舉個例子,馮唐在麥肯錫成為合伙人,是因為一個叫“TLL”(Travel Infrastructure and Logistics)的行業,也就是旅游、航空、港口、航運、物流相關的這么一個行業。
關于港口,有一百個左右的關鍵詞。比如,你要知道什么是岸橋、堆場、集裝箱、二十尺箱、四十尺箱、本地貨、中轉貨、本地市場、中轉市場等。明白了一百個關鍵詞之后,你會發現,你跟專家的距離迅速縮短。
港口可能相對直觀,有一些事情可能相對復雜。比如馮唐曾經做過一個項目,移動通信計費,打的這個電話是什么時候開始的、什么時候結束的、一分鐘多少錢、經過了多長時間,是當地電話、國內長途還是國際長途……聽上去簡單,但實際合起來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百萬人同時在線的系統。
馮唐的數理化水平最高時是在高考,現在基本都還給老師了。麥肯錫應該去找這個領域本科或研究生的咨詢顧問去做這個項目。但是麥肯錫2000年的時候人非常少,一個人不得不面對多個行業,這樣反過來逼你對不同的行業都會有一定的了解。這種反逼,更多的是在技術上,只給你兩三天,你就要迅速了解這個行業。
馮唐還記得當時為了這個移動計費軟件系統,找了一百個左右的關鍵詞,花了兩天多的時間反復看,反復問公司里的專家到底是怎么回事。
三天之后發現,馮唐至少能像個半專業人士一樣去講這個問題。至少在討論商業意義的時候,不會因為不懂技術,而產生任何明顯的問題。
2.找專家座談。
找三到五個專家跟他們坐下來談半天到一整天。沒有什么是傻問題,不懂就問,盡量多問問題。你可以一開始就跟專家講,你對這個行業一無所知,只是一個通用管理顧問,現在想跟他聊聊,謝謝他能來。
然后一個個問題、事無巨細地問下去。
問了三到五個專家之后,你會發現他們回答的共同點,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這個行業入門最重要的東西。
找不到專家怎么辦?可以看一些專家寫的文字、課程和資料、請教前輩,也可以。
3.找三到五本專著,仔細地看完。
在咨詢工作中,馮唐遇到過各種各樣奇葩的項目,他不可能把這些都學了。比如,他曾經做過挖掘機、收獲機、天然氣碼頭、液壓挖掘機……整個公司沒有幾個人知道液壓挖掘機是怎么回事,于是馮唐買了兩本液壓挖掘機的書,花了一個星期,每天睡不了多少覺,從頭到尾把它們讀完了。然后,判斷液壓挖掘機的市場所需的技術,基本夠用了。
總結一下:
其實就好比鳥兒在枝頭上,它掉不下來并不是仰仗這根枝牢固,而是它有翅膀。你仰仗的是你的學習能力,了解一百個關鍵詞,和三到五個專家深談,找三到五本書細看,這些都是你入門訣竅中的訣竅。
當然,入門絕對不是全部,只是剛剛開始。如何進一步上臺階,沒有好辦法,只有做事。通過做項目,三到五年,十到十五個項目,跟對人,反反復復地做。過了三到五年,你就開始進階變成中級專家了。
最后就是登頂。原來馮唐看招聘廣告說要求有八年以上工作經驗,當時想這人得多笨,需要八年把一個行當弄明白。后來他發現八年可能是對的,八到十年你不斷做、不停地重復,在這個領域做項目、找專家、看專著等。經過十年之后,就變成這個行業的頂尖專家了。
有人問馮唐,選擇工作的時候應該怎么選?馮唐給你最好的建議,就是你剛畢業的十年,不要管收入,埋頭長本事。入門,進階,登頂,沒有十年以上,你是絕對做不到的。
總結一下,按照這個方法,你也能成為行業內的專家,從而邁向人生頂峰!
1-3年,找到人生方向,3-5年,中級專家,10年,就是頂尖專家了!
你有什么好的辦法成為行業頂尖高手?不妨也說說看呢?
參考書籍:
馮唐:《馮唐成事心法》
大島祥譽:《麥肯錫入職培訓第一課 》、《麥肯錫工作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