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來字少事大。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第五十一次會議作出了這樣的重磅定調:“強化平臺企業金融活動監管,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由于該次會議由最高層領導人親自主持,也就意味著代表了今后一段時間國家對于比特幣挖礦與交易的整體“政策總基調”。
其中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這樣的定調前所未有,也大大超出市場人士預期。至于依然有人認為“只打擊比特幣”,以太坊、狗狗幣、泰達幣等等沒事,這樣的理解無疑是自欺欺人。定調表述中,“比特幣”顯然代表了所有虛擬幣。
1、為何嚴厲打擊?
對比特幣挖礦的打擊,此前已有一定征兆。5月14日,國網四川阿壩州電力有限公司發布了限電停電告知書,從5月16日起對水電消納示范區中所有大數據用戶(虛擬幣礦場)執行臨時性全天限電。5月18日,內蒙古發改委發布公告稱,為進一步拓寬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情況來源渠道,充分發揮群眾監督保障作用,特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臺。
比特幣等虛擬幣挖礦存在的問題,可以歸納為兩點:與民爭電,與企業爭芯片。
據劍橋大學替代金融研究中心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5月17日,比特幣挖礦在全球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34. 89太瓦時(1太瓦時為10億度電)。如果將比特幣比作“國家”,其全球耗電量排名可達27位。眾所周知的是,比特幣等虛擬幣的挖礦活動,70%位于中國的內蒙古、新疆、四川、云南等地,且使用火電的占比超過50%。在輸入性通脹背景下,這樣的大量能源消耗,無疑是對整個國民經濟不利的,同時也會對我國實現“碳中和”目標造成較大影響。
與此同時,比特幣等虛擬幣挖礦活動,造成了芯片、顯卡、硬盤的短缺和價格猛漲,給不少IT企業造成嚴重影響。此前有消息稱,臺積電已獲得了比特大陸的訂單,將采用5nm制程工藝,為比特大陸代工用于加密貨幣挖礦的芯片,預計在3季度開始生產。在“芯片短缺”的大背景下,闊綽的礦機企業大肆出手“搶芯片”,無疑是雪上加霜。而隨著以太坊、FIL、奇亞等虛擬幣的火爆,顯卡、硬盤等IT硬件產品也出現了價格飛漲。
之所以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交易行為”,主要是針對近期以來虛擬幣市場上的諸多亂象。今年以來,狗狗幣、柴犬幣(SHIB)等動物幣大行其道,動輒上百倍的“財富神話”吸引了大量對加密貨幣毫不了解、也缺乏風險承受能力的“新韭菜”。幣圈投機風的興起,必然帶來極大風險隱患,因而,打擊比特幣交易的目標落腳在“堅決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與此同時,近年來通過比特幣等虛擬幣開展的洗錢、逃稅、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也愈演愈烈,嚴厲打擊勢在必行。
2、會出臺哪些具體政策?
可以預見的是,“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的總基調一出,有關職能部門和地方政府必定立即出臺相關具體政策,最早的具體政策甚至可能會“周一見”。具體的政策方向大致有:
首先,各地必定會迅速強勢關閉各種類型的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幣“礦場”。此前一些地方為了壯大當地財政稅收而設立的“地方保護政策”,“大數據產業園”等等,在最高層的政策定調下,都不過是一張廢紙。大量芯片礦機只能選擇出海,“礦場主”必定面臨巨大損失,顯卡、硬盤價格也可能會出現“雪崩”,等待新顯卡的游戲玩家可以松一口氣了。
其次,對“比特幣交易”的打擊將主要著眼于切斷人民幣與比特幣、泰達幣的互兌渠道。大量設立了人民幣與虛擬幣OTC互兌業務的虛擬幣交易所,如果不想遭受“牢獄之災”,只能被迫關閉相關業務。一旦人民幣進出虛擬幣市場的渠道被強力切斷,必然對虛擬幣交易市場造成極大打擊,這也是昨天泰達幣對人民幣一度跌至6.1元的原因所在(擔憂無法“出金”)。此前,“三協會”的“518公告”,主要內容也是著眼于切斷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虛擬幣與人民幣互兌業務提供通道。
第三,各種以虛擬幣名義開展的非法金融活動——例如今年以來流行的IDO等籌資方式,將面臨嚴厲司法打擊。今年初出臺的《防范和處置非法集資條例》,已經為打擊依托虛擬幣形式的非法金融活動提供了切實的法律依據。
第四,虛擬貨幣交易所將面臨更為嚴厲的監管。政策定調中特別強調“強化平臺企業金融活動監管”,雖然主要指的是各大互聯網平臺。然而,部分虛擬幣交易平臺從體量上來看,已經與一些傳統互聯網平臺不相上下。按照此前相關法規,任何交易所將不得面向中國大陸用戶提供服務,這一規定此前一直形同虛設,今后必將得到更嚴格的執行與落實。
3、對市場將產生怎樣影響?
部分人士以2017年“94”后的行情為例,號召“抄底”。然而,此次的政策定調,與2017年的“94”不可同日而語,后續出臺的政策必定“直指要害”,對于整個中國市場投資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必定帶來深遠影響。同時,隨著中國“挖礦大軍”的立場,比特幣、以太坊的全網算力將大幅下降,網絡安全方面可能面臨一定程度的風險。而比特幣等虛擬幣前期已經積累大量泡沫,此時“抄底”,是不明智的選擇。
至于有人宣揚“比特幣的價格主要由外國人決定”,這也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認知,離開廣大的“中國韭菜”,對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損失”是不容忽視的。同時,即使是在國外,真正支持虛擬幣合規交易的國家也可以說少之又少。而當中國祭出強力政策監管措施后,很有可能有關國家也會跟進監管。
市場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在不斷增加,投資需要加倍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