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緩緩君
首發 | 緩緩說
01
6月14日,寧波工程學院一名23歲的女大學生被該校聘請的外教老師 (美籍非洲裔) 在小樹林里殘忍殺害。
事發后,受害者父母趕到學校進行交涉,卻遭到了學校的消極應付。
以下是女孩家長的描述:
從家屬的說法中我們可以看出以下兩點:
1.兇手的作案手段非常殘忍。
這名“黑外教”在女孩的臉上劃了幾十刀,脖子大動脈處還有“很深很深的刀口”,這是鐵了心想要置人于死地。
2.家屬遭到了學校的怠慢。
家屬的描述,語句不是很通順,錯別字不少,整個描述過程非常樸實 (這樣反而更讓我相信他們是真的需要幫助) ,應該就是很普通的老百姓,而且是文化程度不高的那種。
刑警隊叫學校老師安慰一下家屬,結果卻被告知“學校說我家小孩出去發生的事情,他學校沒有什么責任”,還讓家屬走法律途徑。
這樣的安慰方式不僅讓人感到非常冷血,而且有一種居高臨下的傲慢:就好像知道受害者家屬掀不起什么浪花,于是就擺出一副“你要告你就去告”好了的態度。
家屬只能自己想辦法維權。
他們試過發傳單;
也試著在網上發布這件事的信息,結果連用戶名都取不通順 (多了一個“同”字) ,可見這家人是真的既不懂也沒什么社會資源。
無奈之下,家屬后來就舉著女孩的照片站在學校門口,照片上寫了“老師殺學生”五個字,希望能通過這種方式引起校方和輿論的重視。
6月18日,寧波公安發布了《警情通報》。
這個事情總算在網上有了點浪花。
我本來以為警方通報之后,機構媒體會跟進報道,會讓受害者家屬有一個發聲的渠道。
但是很遺憾,主流媒體集體沉默了。
時至今日,我能查到的一點僅有的報道,也只是轉發了這份警情通報。
真正在關注這件事的只有少數幾個自媒體 (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可能就是胡錫進了) 。
這讓我覺得受害者一家真的太可憐了。
而且這個案子并不僅僅是受害者一家的事,其背后的“黑外教”問題還關系到社會治安和社會公平。
它是具有社會價值的,是值得我們一起來關注和探討的。
這也是我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
以下部分信息來源于網絡,如果有誤,請大家指正。
02
兇手名叫Shadeed Abdulmateen(學生一般稱呼他為 Shadeed,或者“沙地”) ,是一名美國籍黑人。
根據他發布在領英上的公開信息,Shadeed 曾在美國從事衛星電視的安裝工作,是一名安裝工人。
來到中國后,他先是在寧波英孚找了一份教小朋友英語的工作。
2016年,寧波工程學院聘請他到外國語學院擔任外教。
根據網友爆料,這名“黑外教”素質很差,喜歡一邊騎電動車一邊用手機外放音樂,聲音還很大,“基本上走到哪響到哪”。
更惡劣的是,他還因為騷擾女學生以及在課上發表破壞中國領土完整的言論 (ww獨立) 而遭到了學生的集體投訴。
但學校的處理結果僅僅是把他調任到該校的另一個學院 (國際交流學院) ,繼續當他的外教。
在此期間,他還和一名中國女性結婚,生了一個混血的兒子。
2019年,黑外教的聘任到期了。
寧波工程學院的兩名老師對他發出了盛情邀約,讓他務必留下 (“you must stay”) 。
黑外教非常得意地把聊天記錄截圖發在了社交媒體上,還很高興地說6年來中國對他一直都很好,還覺得中國很需要他,所以他沒有理由離開中國。
為什么這樣一名劣跡斑斑的黑外教,會受到寧波工程學院的青睞?
我認為這背后可能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校方有利益在里面,二是這所學校的價值觀很可能有問題。
作為一所二本院校,寧波工程學院想要提升學校的影響力和排名,要么想辦法提升學科優勢和科研水平,要么想辦法提升自己的國際化程度 (這也是影響學校排名和打分的一項因素) 。
而提升國際化程度是有捷徑可走的——多請幾個外教,把外教指標搞上去,這可比搞科研、搞教學要容易的多。
這并非我拍腦袋瞎猜的,該校官方上明明白白地寫著——教育國際化是寧波工程學院今后改革發展的重心。
再來說價值觀問題。
2014年,寧波工程學院學報上刊登了該校兩名教師發表的奇葩論文——《跨文化交際視角下高校外教管理探索》。
在這篇論文中,有一個例子是,一名女學生被外教喊到講臺上,然后被當眾詢問內衣的顏色。
這種做法在我看來是非常無禮,非常冒犯的。
但在該校老師眼里,外教的這種做法并無不妥,還用文化差異來給外教的惡劣行為找補,完了還要在論文中加一句“中國遠不如西方開化早”來突出西方文化的“優越性”。
且不說這個論斷本身不符合歷史事實 (本文不詳細展開,有興趣的可以看我過去的文章,看看盎格魯薩克遜人到底是什么時候才開化的) ,關鍵是這句話反映了該校老師非常明顯的崇洋媚外的心理。
在這種心理下,外教哪怕做出非常無理和冒犯的事,都可以用文化差異和中國學生太保守來進行“合理化”解釋。
偏偏這樣的論文還被刊登在了該校的校報上。
都崇洋媚外到這種程度了,你還指望這所學校能夠公正地做好外教的管理工作嗎?
真的是太可笑了。
除此之外,這所學校還給我一種非常冷漠的感覺。
對于本校女學生的遇害,校方在公開渠道就是一聲不吭,當做沒事人一樣,甚至還讓家屬自己去走法律途徑。
完全沒有表現出對受害者的同情和對生命的尊重。
(諷刺的是,該校的官方賬號去年還轉發了保護犀牛的微博,并稱“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
有網友找到了學校的微博賬號,然后就在早期的微博評論區為受害者討公道。
學校一邊裝作沒看到,一邊悄悄關閉了微博的評論功能,非常雞賊。
而在網傳的聊天記錄截圖上,疑似為該校的某位副院長甚至說,這件事發生后,很多人都在罵學校,所以他認為最大的受害者是學校。
我去網上搜了下,這個截圖出自思修與法律課的討論群。
當時有一名學生在群里詢問思政老師對這件事的看法,結果被要求撤回信息,還被人罵“就你媽事多”“腦子不好使”。
之后,群里有一個用戶名為 @王志新 的人說了上面那番話 (最大的受害者是學校) 。
而公開資料顯示,寧波工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副院長,正好就叫王志新。
這是個巧合嗎?
還是說發表冷血言論的就是王副院長本人?
我不知道。
反正學校就是油鹽不進,閉口不做回應,讓你拿他沒辦法,但我相信大家的心里自有一桿稱。
03
把一個孩子撫養到上大學,這個過程很不容易。
現在孩子遇害了,而且是被虐殺的,家屬內心受到的創傷可想而知。
更悲哀的是,家屬不僅得不到安慰,還被逼得捧著女兒的照片在校門口維權。
這樣的境遇讓我感到萬分心酸。
如果媒體的關注可以給家屬一點支持,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向校方施壓,幫助家屬獲得合理的補償,那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來關注這個事。
我們不是要鬧事,而是希望這個事能有一個公開、公正的說法,以及公平的補償方案。
黑外教的問題,還關乎到老外在中國的“超國民待遇”,關系到社會公平。
我身邊有不少985名校畢業的研究生、博士生,最后只能在本校當個輔導員,或者去別的大專院校當老師。
因為國內高校招聘老師的要求非常嚴格,很多“土博士” (指本碩博都在本校讀的博士畢業生) 連履歷這一關都過不了。
但有些人仗著自己是黑皮膚或者白皮膚,就可以輕輕松松地以外教的身份在高校當老師。
就好像此案的嫌疑人Shadeed,哪怕他過去只是一個衛星電視的安裝工人,哪怕他劣跡斑斑素質很差,哪怕有很多學生對他進行了投訴,卻依然得到了校方的續聘,而且還是盛情邀約。
結果呢?
這人渣一邊說中國對他很好,一邊在中國犯下了不可饒恕的惡行。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中國想要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就不得不加強國際交流合作,而在合作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洋垃圾”混進來。
這個當然沒錯。
但問題就在于,你必須一視同仁,不能對老外搞“超國民待遇”。
類似的,還有在華的外國留學生,很多高校不僅提供單獨的食宿,保障他們吃的好、住的好,個別學校甚至被曝出指派“學伴”來幫這些留學生派遣寂寞。
這些“超國民待遇”都是典型的“逆向歧視”,對本國公民很不公平。
在我看來,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在中國就要遵守中國的法律,遵守中國的規則。
不能因為對方是老外,就放低招聘門檻,或者給予特別的優待;
不能因為對方是老外,犯了事就刻意偏袒他們。
這只會讓那些老外看到中國對本國民眾的不尊重。
希望寧波女大學生之死,能夠給各級政府、高校和用人單位敲響警鐘。
不要再給老外提供“超國民待遇了”了。
一旦發現“洋垃圾”,請立即遣返,絕對不要偏袒!
要想獲得別人的尊重,請先學會尊重自己,不是嗎?
最后,還是希望早日將行兇者繩之以法,還受害者及其家屬一個公道!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簽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