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7月5日,《中共濟南市委關于加快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建設的意見》正式公布,濟南將按照“三步走”發展目標,把起步區打造成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示范、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的新引擎、高水平開放合作的新平臺、綠色智慧宜居的新城區。
“三步走”即五年成形、十年成勢、十五年成城。到2025年,起步區綜合實力大幅提升,現代化新城區框架基本形成。“一縱一橫兩核五組團”的空間布局初步形成;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20%;到2030年,起步區核心優勢基本塑成,城市綜合功能基本完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比“十三五”末提高15%,率先建成全國節水典范城市引領區;到2035年,起步區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綠色智慧宜居新城區基本建成。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形成一批引領發展潮流、代表未來方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集群;率先建設全國“碳中和”現代綠色智慧城區。
根據《意見》,將規劃形成“一縱一橫兩核五組團”的空間布局。“一縱”是指起步區與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明府城等濟南歷史標志節點串珠成鏈,形成山泉湖河城渾然一體的泉城特色風貌軸,構建南北貫通、古今交融的城市大軸線空間。“一橫”是指把黃河作為城市重要的生態脊梁,依托水系、山體、林地、濕地、岸線等自然生態資源,深度挖掘黃河文化內涵,打造山水與人文融合的生態風貌帶。“兩核”是指建設城市科創區和臨空經濟區,帶動起步區加快開發建設,形成兩岸互動、擁河發展的總體格局。“五組團”是指建設濟南城市副中心、崔寨高新產業集聚區、桑梓店高端制造產業基地、孫耿太平綠色發展基地、臨空產業集聚區,構建功能混合、職住均衡的城市功能組團。
全力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在打造科技創新引擎方面,將積極引進中國科學院等高端科研院所布局分支機構,組建一批“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推動建設一批未來產業研究院,試點開展大科學裝置預研任務,打造重大原始創新和自主創新的重要策源地。
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一批戰略領先的現代產業集群和充滿活力的創新企業集群。在臨空產業集聚區,優先發展民用及通用航空裝備產業,打造“航空港”;在崔寨高新產業集聚區,優先發展氫能源產業,打造“氫能谷”;在桑梓店高端制造產業基地,優先發展高端數控機床與機器人等產業,打造“智能島”;在孫耿太平綠色發展基地,優先發展以生物育種為主體的現代生物科技產業,打造“種子庫”。
積極推動中央企業、省屬企業投資的先進制造業項目優先向起步區布局。加大行業龍頭、骨干企業引進培育力度,支持龍頭骨干企業提升專業化協作和配套能力。大力培育專精特新、隱形冠軍、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鼓勵和引導中小企業與龍頭骨干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經濟技術合作,聯合塑造區域品牌,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先進制造業企業集群。
率先建設綠色城市。將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導向和目標要求納入起步區規劃,探索建立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機制,優先開發利用地熱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和風能、氫能等綠色能源,開展綠色低碳試點示范。
創新建設智慧城市。打造全域覆蓋的智能感知網絡。搭建城市智能運行中樞,建設城市級數據倉庫和一體化云服務平臺,構建一體化數據共享服務體系,打造全球領先的“數字孿生城市”。深度融合互聯網與能源系統,合理布局智能電網、燃氣管網、供熱管網,實施組團式一體化集成供能工程。研究出臺支持智能網聯發展政策,探索建設齊魯衛星星座暨空天信息創新平臺和無人駕駛基礎地圖平臺,開展在智能化網聯化道路環境下的人車路云協同測試與示范應用。
據了解,濟南將大膽探索有利于起步區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優化起步區管委會機構設置,實行大部門制和扁平化管理。加大放權力度,積極承接省級下放的經濟管理權限,建立健全支持起步區發展的財政、稅收、統計、考核等體制機制。在招商引資、人才服務、園區管理等領域探索設立市場化運作的法定機構,全面塑造起步區體制機制新優勢。
大力營造國際一流的營商環境。對標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全面推行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創新實行“新區特辦”機制,推行工程建設項目集成審批,針對關鍵重大項目提供個性化、定制化審批服務。試點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試行“一照多址”,創新實施“信用+承諾”建設項目審批模式。
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搭建人才創新發展平臺,建設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用好用活各類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服務、創新基金、孵化器、加速器等全鏈條配套支持措施。創新完善選人用人和績效激勵機制,探索實施聘任制、績效考核制,以及高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的科技人才按規定在起步區兼職兼薪、按勞取酬的相關制度,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人才高地。
加快濟南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打造“互聯網+跨境電商”生態孵化體系。在濟南綜合保稅區建設公共保稅航材庫和高端裝備保稅展示交易平臺、半導體設備保稅展示交易平臺,擴大高端裝備國際貿易和航空資產交易的業務規模。積極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功能性機構,打造綠色建設和智能制造產業集聚區。
建設黃河流域開放合作示范區。加強與沿黃地區特別是黃河中下游城市的交流協作,加大對東北亞國家的開放合作力度,在更深層次、更廣領域拓展合作。規劃布局國際醫療、教育、文體、生活等設施,打造“類海外”環境。
鼓勵大膽闖、大膽試,注重在建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大膽提拔使用勇于攻堅、善于創新、實績突出的干部,充分調動和激發廣大干部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對干部的失誤錯誤進行綜合分析,該容錯的大膽容錯。
(編輯:徐松麗 陳德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