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戴資穎,有人給我的球拍這樣穿線。
(小戴球拍是戴爸穿線,球拍底部會空一根線,據戴爸說是傳承的古老穿法,其作用眾說紛紜)
我肯定會大呼一聲“我呸”,然后轉手拍照發到朋友圈一番吐槽。
但如今再看到這種穿法,心里都會感嘆一句:“和小戴穿一樣的!”
“野球手”走向國際
每道亮眼的光芒背后都曾路過斑駁的角落,如今已貴為世界第一的球后戴資穎同樣也是走過了一條跌跌撞撞的旅程,才奔向了球場中央的懷抱。
小戴的爸爸也是羽毛球愛好者,帶娃方式就是將小戴放在球場一旁,然后打球,得益于他的耳濡目染。小戴在3年級就開始練球,6年級就打遍高雄無敵手,并在臺北排名賽中以乙組冠軍身份晉級甲組,成為臺北歷史上年級最小的甲組選手。
而94年的她13歲時就已經開始踏足國際賽場,在當時她的手法就已經讓人眼前一亮,的確,作為專業選手,小戴卻有著常年跟隨父親混跡野球場的經歷,吸納各方“野球精髓”!,在打法上已經自成一派,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小戴一直算是球員中的“異類”!
但出道的幾年,因為年紀尚淺,往往自己也hold不住太浪的打法,雖然偶有掀翻名將的高光,但往往都因為失誤率過高或發揮不穩定難以走到最后,所以即便打法異類,在當時也只是“潛力型”選手,并沒有獲得太多的關注。
被鎖鏈束縛的天空
戴資穎的第一次生涯小高峰要追溯到2011年左右,已經在國際賽場征戰4年左右的她開始逐漸成熟,在美國大獎賽中打敗日本名將廣瀨榮理子和國羽名將盧蘭拿到生涯第一個國際賽冠軍,而那時正是我們國羽的全面的巔峰時期,女單更是如此。
但小戴對國羽選手已經有所突破、在不同的比賽中贏下盧蘭、朱琳、王儀涵、汪鑫,這些名字在女單賽場中聲名赫赫,當時的世界第一王儀涵在法國賽在敗于小戴后曾總結“整場比賽我都在救球,被她牽著走,也沒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
這足以看出年僅17歲的小戴當時已經形成了不小的威脅,并一度成為倫敦奧運會中國羽女單的一顆地雷。
但倫敦奧運小戴卻并無建樹,那時聲名鵲起的李雪芮拒絕一切花哨,將小戴的第一次奧運之路擋在了16強,次年小戴第一次世錦賽之旅同樣是李雪芮將她擋在8強,在里約奧運周期內李雪芮甚至刷滿了對小戴的10連勝,欲要展翅高飛的小戴卻遇到了生涯最大的苦主,以及馬琳、因達農、辛杜新星涌現,讓她眼前清澈高遠的天空,布滿了低垂的鎖鏈,小戴需要一雙更強韌的翅膀,才能掙脫這些束縛,飛向更遠的地方。
浪如潮水、將你包圍
2016里約奧運會,是女單變局的一個分界點,這一年,倫敦王者李雪芮負傷止步4強,馬琳創造歷史,讓羽毛球女單奧運冠軍第一次落戶歐洲,同時也是整個歐洲第二個羽毛球奧運冠軍選手,而這一屆奧運會小戴仍然沒有大的突破,負于印度富婆,止步16強。
但誰也沒有想到的是,里約奧運結束不久,這個止步16強的角色,將要開創一個名為戴資穎的時代。
在2016年末,小戴在香港公開賽面對奧運銀牌辛杜,以2比0拿下冠軍,她也正式成為世界第一,中國臺北第一位羽球天后。盡管世界排名有時候不能代表太多東西,但一位運動員第一次來到世界第一時,自然還是會有不一樣的感慨。
且成為第一以后,小戴沒有停止步伐,在2017賽季開始她連續參加5站比賽全部奪冠,加上2016年的香港公開賽,連續6站比賽登頂,其中全英和亞錦賽均是臺北首個冠軍。
一時之間,世界羽壇刮起了一陣戴資穎旋風,無數的高手在她的高光下淪為背景,戴資穎的技術也被制成各種視頻在網絡上鋪天蓋地的傳播,就連擁有1米8長腿的辛杜,在被小戴無數次晃的找不著北以后,也無奈表示“教練,我想學假動作,戴資穎款的!”
(小戴假動作集錦)
而在2018賽季,小戴更是拿到8個賽事冠軍,創造31連勝的記錄,牢牢把握著世界第一的寶座,一直到如今,僅僅被山口茜、奧園希望和陳雨菲短暫的超越過,并成為女單第一個世界第一時間達150周的選手。
可以說2017到2018賽季的小戴幾乎強如魔鬼,從四面八方將整個女單羽壇包圍,收割各種冠軍,戲耍各路高手,那時還未羽翼豐滿的何冰嬌和陳雨菲面對她吞下了6連敗乃至11連敗,可以說是“童年陰影”了!
借助這樣的表現,小戴也讓“球后”兩個字,逐漸變得名副其實。
佛系“戴浪”
成名以來,怪球手小戴以“浪”行走羽壇,她在網前的假動作和各種詭異線路令人眼花繚亂。
她的反手技術更是得到了反手之王陶菲克的贊譽。
但也正是如此追求極致手感的打法,也讓小戴時常失誤頗多,經常會莫名其妙的比賽崩盤,成也浪,敗也浪,所言非虛。
(小戴經典失誤)
但不管是浪贏還是浪輸,她的華麗風格和豐富的技術線路,仍舊為她贏得了許多球迷的青睞,我身邊不乏小戴的鐵粉,每次小戴比賽,都要早早的和我下一瓶紅牛篤定小戴會贏。
如果“浪”其實是一種贊賞的話,小戴另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特點,便是她的佛系了。
在2017賽季,她手感爆棚的時候,也是世界羽壇對她的打法研究和適應度遠遠沒有現在強的時候,她竟放棄了出征世錦賽的機會,而選擇了參加在臺北舉行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理由是為了讓世界多關注臺北。
(小戴獲得世大運冠軍)
當然也可以說那是她可以有的底氣,那時的她正當年少,所向無敵,于她而言,最后一次參加的世大運且在家門口,也許是比以后很有很多機會爭取的世錦賽重要一點。
但令球迷沒有想到的是,錯過了這次世錦賽,小戴在世界大賽的表現一直不能和球后的身份相匹配,在2018年世錦賽,奪冠最大熱門的她爆冷輸給了何冰嬌。2019年又負于辛杜,也因此在小戴生涯中參加的世錦奧運兩大賽中,從沒有進入過4強,球后的履歷中,始終缺少世界冠軍的字眼,也讓無數球迷為之著急。
但小戴的表現卻非常佛系,無論少在大賽還是小賽,該浪還得浪。
贏球的她是這樣的。
輸球的她是這樣的。
她曾說“不需要為誰解釋什么,做好自己想做的、該做的,就這樣.....”,大有“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之意,而“做好自己”,也是最常見于她采訪中的話。
佛系的小戴更是早早的在2018年就擬定了自己的退役日程,將東京奧運定為自己最后的舞臺,因為疫情推遲到了2021賽季末,她說“人生不止有羽毛球,還有許多其他事要做!”
佛系少女的愿望
近兩年,小戴的統治力已不如巔峰,她的對手都在成長,除了老對手之外,陳雨菲成功崛起,在2019年全英賽擊敗小戴奪冠,結束11敗,并在賽季收獲7冠,成為新的世界第一,國羽一姐與省隊一姐之爭,也成為無數球迷的期待。
更不論還有安洗瑩橫空出世,以及何冰嬌的蛻變進化等,在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當下,佛系少女卻少見的許下了一個愿望——希望在東京奧運中奪金。
一個人再特別,都不可能完全擺脫世俗的羈絆,這個愿望背后,承載的是她3年級開始由父親帶領入門的時光;是13歲開始,征戰賽場14年的漫長歲月;是臺北對于她給予厚望,是教練賴建成放棄總教練職位,專心陪她備戰奧運的決心。
無論多么釋然與灑脫,對于自己經歷過的種種的時光與期盼,都是想努力的給一個交代的。
而奧運之旅,前路漫漫,強敵環伺,擺在她前面的第一個難題,或許就是她的一生之敵,與她同樣佛系的因達農。
在這之前,世界第一的小戴更是經歷坐經濟艙住“被動五星”賣相90一晚小旅館,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的事件。
(小戴奧運入住的“五星旅館”)
顯然小戴的最后一次奧運之旅,開頭并不算太舒心,但還好佛系少女已經開始適應場館,進入了備戰狀態。
知道自己愛的是什么
對于小戴打球之外的生活,我們知之甚少,只在曾經的采訪中,見過她玩蛇板溜得很愉快,也知道她自己很小的時候就做了選擇,在打球與讀書之間,選擇了打球。
而她十幾年的球場生涯中有無數和年輕與第一有關的故事。
最年輕的甲組選手、最年輕的超級賽冠軍。
臺北第一位全英冠軍、第一位亞錦賽冠軍、第一位亞運會冠軍,第一位世界第一的球后。
有著八塊肌的小戴在27歲的年紀,在賽場上還可以有大有可為的時光。但她已直言自己“不再年輕”,或許她那些還可以奔跑的時光,要留給心中更多的不為人知的熱愛與向往。
而做一個比別人更知道自己愛的是什么的人,其實也并不容易。
小戴的東京之旅,一定會留下新的故事,不論結局如何,她曾是為我們獻上無數經典的戴姿穎,是那個說過“相信自己,永不放棄自己”的菇涼,就讓我們一起靜靜欣賞,球場魔術師在奧運舞臺上最后一支華麗舞蹈吧!
評論福利
關注本公眾號,并在本文留言區評論。
評論點贊最多的用戶送戴資穎紀念水杯一個加小戴奧運文化紀念衫一件。
親筆簽名海報
作為特獎在“中羽在線”論壇抽獎,
點擊參加“戴姿穎”海報抽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