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緩緩君
首發 | 緩緩說
我很少追電視劇,因為太費時間,但最近還是忍不住追起了《我在他鄉挺好的》。
從劇情設置來看,這其實是一部女性向的劇,但我一直男竟然看得津津有味。
要說原因,可能還是因為這部劇足夠真實,接地氣。
劇中的4位女主,都是北漂,她們無論是性格還是所處的奮斗階段,都各不相同,但她們的經歷,會讓你覺得就好像發生在自己身邊一樣。
01
胡晶晶 (金靖飾) ,作為女主之一,第一集的開場就領了便當。
但在隨后的倒敘劇情中,你會發現,晶晶明明看上去很樂觀、很溫暖,總是包容和鼓勵著身邊的姐妹,為什么會跳橋?
僅僅是因為生日當天丟了工作,還拿不到賠償嗎?
當然不是。
劇中其實有一個細節,即在被辭退之后,晶晶一個人在地上玩沙子。
全程沒有嚎啕大哭,沒有激烈的情緒釋放,但當她離開的時候,沙地上已經濕了一片。
顯然,她是一個非常克制自己情緒的人。
所以我最初想到的是“ 微笑抑郁癥 ”。
這是抑郁癥中的一種,他們白天大多數時間都面帶微笑,但這種“微笑”并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一種掩飾。
他們往往成為別人情緒的垃圾桶,自己內心的負擔卻越來越重;
他們只有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才會真實面對自己的情緒,卻又沒有釋放的出口;
直到有一天,他們會不堪重負,徹底崩潰。
但晶晶的死因并沒有那么簡單。
劇中還有一個細節,就是晶晶在跳橋自殺前,接到了一個電話。
這個電話給晶晶的死因留下了線索,并一直貫穿全劇,也給這部劇留下了一絲懸疑的意味。
為了避免影響你的觀感,我就不做進一步的劇透了。
只能說,那些永遠只展示樂觀、溫暖那一面的人,如果你的身邊也有這樣的人,我建議你能更關注一下他們。
因為正常人的情緒都是會有起伏的。
如果一個人只展示陽光那一面,那么在陽光的背后,很可能會有你所不了解的那一面。
02
喬夕辰 (周雨彤 飾) ,胡晶晶最好的朋友之一,也是彈幕中最受歡迎的女主。
這個角色的定位,是奮斗于職場的年輕一代女性。
喬夕辰能看清人情世故,但卻不世故,她不會過度關注職場的派系斗爭,而是專注于踏踏實實把工作做好。
按照時下流行的話來講,就是資深社畜。
但現實就是,并不是你踏實努力肯干,就一定會換來一個好的結果。
好心帶同事做項目,結果攤上了白眼狼,喜歡邀功不說,出了問題還把責任都推給你。
這樣的情況,在現實世界其實也并不少見。
而職場之外,生活上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要來困擾你。
就拿租房來說,預交了半年房租卻被黑中介騙了,房東收不到錢就找人上門來趕租客,還咄咄逼人。
面對3個成年男性,喬夕辰在窘迫又害怕之下,很本能地死死抓住門框,然后哭著說出那一句,“我沒有錢了”。
最后還是晶晶沖出來喝退了他們。
對于在異鄉漂泊的女孩們來說,關鍵時刻有幾個好朋友,好閨蜜在身邊,真的是很重要的依靠。
很難想象,這樣的好朋友如果去世了,會給人造成怎樣的打擊。
慘吧,真是慘。
但更慘的是,現實不會留給你太多時間去悲傷。
因為沒錢,因為要加班,因為怕丟了工作。
生活逼得你只能不斷向前。
像不像那些頑強奮斗在北京,想要努力留在大城市的年輕一代打工人?
沒辦法啊。
土著輸了可以回家找爸媽,而外來的社畜輸掉了可能就要卷鋪蓋回老家了。
作為成年人,你只能想辦法處理好自己的情緒,然后繼續向前。
03
許言 (孫千 飾) ,喬夕辰和胡晶晶的閨蜜,但性格卻和她們完全不同,也是受爭議最大的角色。
有人說她作,說她虛榮。
但我更傾向于,她是無知。
看到身邊有人背名牌包,她也想背,看到有人做醫美,她也想做;看到有人在朋友圈曬玩的照片,她也想出去玩。
你說包包啊,醫美啊什么的,對她來說真的有那么重要嗎?
不見得。
因為她最后也想通了,放棄了。
其實在我看來,許言的人設就是那種沒心沒肺的小女孩。
這也和她的經歷有關。
在閨蜜之中,她是被照顧得最好的那一個;在戀愛中,也是要男朋友寵著、哄著的那一個。
她其實一直被身邊的人保護得很好,于是也養成了有點任性和說話不過腦子的壞毛病。
但許言其實是一個成長型的人設。
導演和編劇借助這個角色,把當下女性的物質焦慮,容貌焦慮,婆媳矛盾一一呈現出來,然后用一種大家比較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和反思。
許言代表的是一個小女孩的成長歷程。
可能有這樣那樣的小毛病,但她有反思的能力。
只有有了反思的能力,人才會具有可塑性。
這一點非常重要。
04
紀南嘉 (任素汐 飾) ,是胡晶晶的表姐,比另外3名女孩要年長一些。
作為創業公司的老板,35歲的她,代表的是能力很強又小有成就的女強人。
關于她的那部分劇情,展示的是一個大齡優質女青年的堅強、軟弱和困惑。
在職場中,她看似能力很強,所向披靡,但也有自己的難處。
比如,作為乙方的老板,甲方拖欠尾款一直不給怎么辦?
沒辦法啊。
現實中也是這樣。
欠錢的成了大爺,債主想要拿回錢,反而要哄著對方。
但凡說話稍微硬氣一點,反而搞得自己像惡人一樣。
結果就是,錢沒要回來,反而遭了一頓數落,還賠出去幾千塊錢的酒錢。
無奈之下,紀南嘉一個人喝完了這瓶悶酒,借酒消愁。
在生意場所摸爬滾打已經很不容易了,生活上的壓力更是如此無處不在。
在爸媽眼里,你再有錢,事業再成功,沒有嫁出去就是白搭。
為此沒少和家人發生口角。
但你說,這類女孩真的就不想要愛情嗎?
未必。
至少,紀南嘉就曾一個人跑到酒吧,獨自坐著,期待艷遇;但當艷遇真的來臨時,她又奪路而逃。
為什么會有這種既期待卻又不敢靠近的矛盾心理?
可能是被過去的感情所影響,也可能是怕真心被錯付,又或者因為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 (劇中紀南嘉曾患有宮頸癌) ,于是干脆就埋頭發展事業。
只是,當人生病的時候總是會特別脆弱。
要向生活妥協嗎?
紀南嘉的經歷和選擇,或許會對你有所啟發。
05
這部劇中還有一些亮點和細節。
比如脫口秀演員的客串,會讓人不由自主地嘴角往上翹;
比如一些畫面,是精心設計的。
在第一集中,喬夕辰和胡晶晶在同一站下車的畫面,一左一右,正好是對稱的。
但喬夕辰有家人的關心,而胡晶晶只能獨自承受,暗示了兩人命運的不同。
再比如,一些鏡頭是故意用手持的方式拍的。
鏡頭會有明顯的晃動,用來加深主人公在異鄉的漂泊感。
還有一幕,是晶晶去世后,3名女主過來認領尸體。
據導演透露,當時拍了好幾個版本。
其中有一個版本,是紀南嘉哭到撕心裂肺,能給人帶來很強的情緒沖擊力。
但在剪輯的時候,這個版本并沒有被采用。
因為導演認為,成年人的悲傷不會在人前宣泄得太淋漓盡致,而是在獨處的時候才會完全釋放出來,
所以他們選擇了以更克制的方式去做悲傷的呈現。
因為“克制”才更貼近成年人的生活邏輯 (這個也對應了晶晶去世后,3位女主不得不收拾好情緒,繼續回歸生活) 。
這其實也是這部劇最打動我的一點。
很多國產劇的導演和編劇都是不接地氣的,他們拍出了一部又一部“磁懸浮”偶像劇。
真實,才是國產劇中非常稀缺又非常可貴的品質。
因為真實,無論是男是女,無論你目前處在奮斗的哪個階段,你都能在這部劇中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甚至,這部劇中的某一位女主,刻畫的就是你的生活。
讓你覺得,你自己不是一個人在面對生活中的那些酸甜苦辣。
當然,人生不是電視劇,我們沒有主角光環。
在現實中,你可能遇不到劇中這么好的上司,這么好的男主。
但當你奮斗累了,動搖了,崩潰了的時候,看看這部劇。
你會覺得劇中的人物就好像你身邊的人,他們會蹲下來,抱抱你,
然后告訴你,別怕,你不是一個人。
它會帶給你理解、共情以及治愈的力量。
而這,恰恰就是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所需要的,不是嗎?
06
這部劇還有一個讓我相當滿意的點,是它的節奏非常緊湊。
這個在國產劇中可以說是非常良心了。
由于電視劇的定價大多是根據集數來定的,所以制作方為了實現收益最大化,往往會通過減少單集時長和給劇情“注水”的方式來增加集數。
典型的就是在片中加入前情回顧,反復穿插“閃回”劇情,甚至還有插入自然環境來實現“空境注水”的方式。
而《我在他鄉挺好的》則是反其道而行之。
不僅沒有給劇情注水,單集時長更是達到75分鐘左右,并且每一集都有自己的主題,就像是一部部小電影。
我特意去查了下,這部劇的制作方是“麥特文化”,以前還真的是做電影的,像《我不是藥神》、《無問西東》、《狗十三》、《四個春天》等佳片背后都有它的名字。
而播出平臺芒果TV和湖南衛視,也專門打造了快節奏、高劇情濃度的周播劇場——“芒果季風”。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和突破。
也希望《我在他鄉挺好的》能給國產電視劇開一個好頭,多做一些短小精悍又接地氣的作品,讓觀眾可以看到更多好的作品。
我相信只要國產劇的質量提高了,觀眾會愿意買單的,投資方也能獲得不錯的回報,從而實現雙贏,并走上良性循環之路。
緩緩君:985高校工科男,時代華語圖書簽約作者。有一些故事,也有一些觀點;有一點理性,也有一點溫度,已出版《我就喜歡這樣的你》。公眾號:緩緩說(huanhuanshuo5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