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文章,作者:溫全燕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素材庫 審核:何良慶)
有多少家長親手折斷了孩子的翅膀,又責備孩子不會飛翔?
每次給孩子上課,經常會有小朋友對我說,“溫老師,我媽媽經常說我磨蹭,我其實并不磨蹭,我只是不想做她給我安排的那件事情。我不明白,為什么要學那么多東西,學校里的我能理解,各種各樣的特長班一個接一個,周末我和媽媽兩天都在路上,就連吃午飯都是在車上吃。我不明白,人為什么要學那么多東西呢?”
是啊,為什么要學各種東西呢?我們做所有的事情一定是為目標服務的,無論是學習也好,做任何事情也罷,我們一定是為了實現某個特定的目標。那么,各類學習的目標到底是什么呢?是為了找個好工作?是為了有個好生活?還是為了有個好對象?
到底是為了什么呢?
而且你會發現,隨著孩子年齡逐漸增加,到了初中甚至在小學高年級,很多孩子就不再甘于被父母安排著上各種課,他們開始有了自己的主張,這背后其實是孩子開始不斷思考:這件事背后的意義到底是什么?
珺珺是一位四年級的小男生,媽媽給他安排了游泳課,他說什么也不愿意去。報了很久,一節課也沒上。媽媽一直很發愁, 別人家孩子都在學,他怎么偏偏就不學呢?
后來,珺珺來到我們的生命動力特訓營,在夢想環節,我問珺珺,“長大后你想做什么?”他喜滋滋地告訴我,“溫老師, 我想做軍人!”
于是我又問,“你想成為一個合格的軍人,接下來,你需要做什么呢?”他列了一長串早起計劃和健身計劃,我看到他在健身計劃里寫下了游泳。
過了沒幾天,媽媽給我反饋說,“溫老師太神奇了,你跟孩子說什么了?上完課,孩子就對我說要去上游泳課,這太神奇了,太神奇了!”
是的,當一個孩子不知道目標或者沒有思考過目標,但每天都被動地按學校或者家長要求去做,就像是拉著磨盤行走的驢子,它根本不知道為什么走,卻要堅持一直走。
但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的內心一定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為什么要往前跑?為什么要在這條路上跑?
如果孩子一直沒有思考清楚或者一直不清晰,那么他在奔跑的路上的質疑就會耗費他很多的能量。一旦他自己清楚了目前所做的和他想要的事情之間的聯系,在內心為現實和未來之間架起一座橋梁,他自然可以出來真正的高效和行動力。
孩子自己的人生夢想,就像一個可以引領孩子不斷前進的導航儀。但許多家長并沒有意識到夢想的重要性,也并不了解孩子的人生夢想是什么。甚至在孩子表達自己的夢想時,還會說一些風涼話,不但沒有強有力地支持到孩子,反而扼殺了孩子的夢想。有哪些表達會讓孩子不敢有夢想,沒有辦法為自己的人生確定航向呢?
第一種破壞性表達:就知道吹牛,快別丟人了!
大宇是一個一年級的小男生,他告訴我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市長。
告訴我時,他四處看了看,并小心翼翼地說:“溫老師你給我保密,我爸爸和媽媽說我這樣總是吹牛會被別人笑話的。”
后來,我和大宇爸爸媽媽溝通孩子的夢想這件事,果不其然, 兩位家長都爭著搶著批評孩子,“這孩子就知道吹牛,天天連作業都完不成,還想當市長,你丟不丟人?”
大宇的例子不是一個個例。我發現一個值得思考的現象: 一般問小學生,你的夢想是什么? 98% 以上的孩子都是可以回答上來的,我想當軍人,我想當美食家,我想當服裝設計師, 我想當科學家……但是初中生以上的孩子包括成年人,被問及你的夢想是什么?僅僅有 30% 的人會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人生規劃,70% 以上的人會說不清楚。
年齡越來越大,卻越來越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孩子在早期表達自己的夢想時受挫了,或者像大宇這樣受到了嘲笑,于是,他干脆就不說了,慢慢地,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了。再后來孩子也搞不清學習的意義到底是什么,更談不上高效學習了。
第二種表達:天天變來變去,一點正性都沒有!
櫻桃是我們時間管理訓練營一位二年級的小女生。
櫻桃媽媽說:“溫老師,櫻桃倒是有夢想,但經常換,去年想做蛋糕師,前段時間想做科學家,最近又告訴我想做服裝設計師。她這樣天天變來變去,一點正性都沒有,做任何事都不能堅持,我真的感覺很煩躁。”
于是,櫻桃媽媽天天指責她沒有正性,做什么事情都不能堅持。再后來,櫻桃就不再和媽媽說自己的想法了,問她想做什么,總是低著頭說還沒有想好。
媽媽看到她既害怕又有點兒挑釁的樣子頓時就氣不打一處來,覺得孩子是在敷衍她。處于小學時期的孩子,他們的頭腦天馬行空,各種想法經常變換。這時我們一不小心就會像櫻桃媽媽擔心的那樣擔心孩子沒有正性,擔心孩子不能從一而終。正是我們內心有擔心, 就無法給予孩子真正的支持力,時間一長,孩子慢慢也就不愿意說自己的夢想了。
當我們的視野足夠寬闊,你會發現蛋糕師,科學家也好, 服裝設計師也好,無論孩子說出哪一種夢想,接下來,需要付出的行動都是相通的。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放下所有擔心,同時和孩子去討論:“這個夢想很棒,那如何去實現這個夢想呢? 我們每天可以做些什么來實現它呢?”
當我們任何時候都帶著這樣的淡定和孩子去討論夢想,孩子夢想的種子才會被保留下來,才有機會和每天所做的事情掛鉤,幫助孩子提升日常做這些事情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提升孩子的效率。
第三種表達:聽媽媽的,媽媽走過橋比你走的路都多
承承是一位六年級的小男孩,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游戲設計師。
每一次說到自己的夢想都都會眼里閃著光芒,他會把自己設計的游戲槍支彈藥庫描繪得淋漓盡致,那感覺就好像此時他已經設計了這樣一個游戲。
他的媽媽是這樣和我介紹承承的:“溫老師,我們家孩子整天凈想些沒用的,每天都在紙上寫寫畫畫,設計的全是些打打殺殺的場景圖。這孩子真是沒救了,光知道玩兒一點,都不知道學習。做個游戲設計師能有什么出息?和他爸爸一樣做企業,做個 CEO 多好。”
正是因為媽媽不認同承承的夢想,一看到他設計的圖紙就很憤怒,經常失控時給孩子撕得粉碎。
孩子的愛好得不到支持,還經常被媽媽指責嘲笑。這樣的狀態之下,承承和媽媽的關系非常緊張,經常在氣憤的時刻甩門而去,回過神來又覺得不尊重媽媽,搞得自己很愧疚。
整天在這種狀態下的承承,無論做什么事都無精打采,做事效率特別低。
有多少父母和承承媽媽一樣,一旦孩子想要的,不是我們希望的,就開始用自己的權威去告訴孩子“我是對的,我是為了你好。”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問題:孩子不是一個機器, 他有自己的思想。
這讓我想起之前我輔導過的一位高中生,當時他的媽媽希望他學文科,而他自己喜歡計算機,在選擇文科還是理科時和媽媽發生了激烈的沖突。到今天,我依然記得他坐在咨詢室椅子上耷拉著腦袋無精打采的樣子,他的眼神無助甚至有點哀傷地說:“溫老師,這很殘忍,這就好比你想吃一根香蕉,媽媽卻給你用盡全部積蓄運來一車蘋果,可我真的沒有胃口,并而這一吃就是一輩子;如果我不吃,就是辜負了父母的用心,就不是個好孩子”。
試想,一個想吃一根香蕉的孩子,他的一生被塞滿了蘋果, 卻從來沒有吃到過香蕉,這樣的人生豈是一個悲催可以形容? 試想那些情急之下對父母大發脾氣甚至殘忍傷害父母的孩子, 有多少是源于不能為自己的人生作主的那種窒息感?是啊,你允許孩子可以有屬于他自己的夢嗎?
在承承的案例中,更重要的一點:承承還小,他的價值觀不成熟,夢想隨時都可能會變化。
所以,媽媽大可不必糾結孩子的夢想具體是什么,重要的是, 認同孩子的夢想并引導他思考:為了實現我的夢想, 我現在可以做些什么呢?
成為一個游戲設計師,需要不需要學好語文,數學,英語, 繪畫和鍛煉身體?而這些,對于成為一個出色的 CEO 是不是同樣也需要?
承承媽媽看到這里瞬間不再糾結,并愿意大力支持孩子的想法。退一萬步,如果孩子真的成了游戲設計師,他吃到了自己想吃的那根香蕉,對孩子有什么不好嗎?如果,孩子成了那個CEO,他守著整車的蘋果卻念念不忘那根香蕉。他滿足了所有人的期待,卻為難了自己一生,這樣的人生對他又有什么意義?
有多少成人,包括看書的我們自己,或許就是那個一生都生活在別人期待里,唯獨沒有想過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人。這樣的人生真的幸福嗎?實際上,只有當我們真正清晰自己想要怎樣的人生,并愿意為之努力的時候,我們才學會了做自己, 也才能真正允許孩子做他自己。
第四種表達:就這么點兒要求?你能不能有點兒出息?
小魚兒來到我們時間管理訓練營時,她的媽媽抱怨小魚兒的夢想不夠遠大,竟然想成為一個裁縫!
“ 媽呀, 搞笑不搞笑, 能不能有點出息? 現在誰還用裁縫?!她做裁縫能吃上飯嗎?!”
如果你的孩子希望成為一個裁縫,你會和她說什么呢?被小魚兒媽媽這樣諷刺挖苦甚至責罵一通的孩子,她還敢有夢嗎?
我問小魚兒,“成為一個裁縫,你覺得從今天起,你需要為自己的夢想做哪些準備?”
小魚兒不假思索地說:“我要學好我的文化課,還要學好畫畫,對了我現在還可以和媽媽一起做些小手工。”
當小魚兒媽媽看到孩子說出的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她眼睛瞪得滾圓激動地說: “溫老師還可以這樣?以前她一說做裁縫,我就感到煩躁,我就覺得這孩子怎么這么沒出息,更談不上耐心引導她了。”
我想很多家長當我們聽到孩子說出的夢想不是我們認為的體面或者高級,就想一下子給孩子撥正過來。事實上,孩子的每一個夢想都是一粒種子,當我們抓住孩子這個夢想,通過啟發式提問,幫助孩子把夢想落腳到每一天可以做些什么時,你會發現,夢想其實不遙遠,而是和我們生活的每一天緊密相連。找到靶心,每天的拉弓才有意義;有了意義,孩子才會有高效行動。你的孩子有夢嗎?你曾經和他討論過他的夢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