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患者老李找到我說,我有血管鈣化,但是最近又查出骨質疏松需要補鈣,能不能補啊?
相信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想法,認為血管已經鈣化了,就不能再補鈣了,是不是這樣呢?
什么是血管鈣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會逐漸失去彈性、出現斑塊,有鈣、磷等礦物質沉積在血管壁上或斑塊里,血管壁就像長了一粒粒小“石頭”,血管硬度增加,甚至變得像雞蛋殼一樣,血管彈性也會更差,這時血管就會變得很脆弱,容易出現血管破裂,這在醫學上稱為血管鈣化。
血管鈣化是心腦血管疾病發病高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常見于衰老、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心臟瓣膜疾病、慢性腎臟病等患者中。
為什么會發生血管鈣化?
正常情況下,血液中的鈣、磷是按照一定比例“和平共處”的,人體從外界攝入的鈣,經過胃腸道的消化作用,會以鈣離子的形式,通過血液運至骨骼,在這一過程中,如果體內的磷元素含量超標(如加工食品含磷量較高),骨骼對鈣的吸收就可能受到抑制,血液中的鈣含量會隨之上升,形成鈣鹽,并沉積在血管壁上。此時,如果恰逢血管內皮受損,鈣質還可能滲入到斑塊內,導致鈣化。
諸多危險因素可以參與血管鈣化的發生和發展,包括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高齡、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貧血、營養不良、肥胖、吸煙等;對于慢性腎病患者來說,鈣磷代謝紊亂是參與血管鈣化非常重要的因素,如高磷血癥、高鈣血癥、使用大劑量活性維生素D等。
補鈣會加速血管鈣化嗎?
那是不是出現血管鈣化就不能補鈣了呢?服用鈣片會不會引起血管鈣化呢?很多人都有這種擔心。
其實,補鈣并不會造成血管鈣化。
血管內皮受損在先,血管鈣化在后,血管鈣化也就是鈣在血管的沉積,是對血管內皮損傷的一種反應,是損傷后內皮修復的結果。也就是說,血管鈣化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受損,與補不補鈣沒有必然的聯系。對于健康人而言,血管沒有損傷,正常的鈣攝入不會引起血管鈣化;對于有血管損傷的人而言,合理補鈣、控制好飲食中的磷水平也不會加重血管鈣化。說到底血管鈣化與動脈斑塊、血管內皮受損有關,與其擔心補鈣會造成血管鈣化,不如做好動脈斑塊形成的預防工作。
預防斑塊形成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管理好自己的血壓、血糖、血脂,使其在目標范圍內;
2)健康飲食,避免高糖、高油、高脂、高鹽“四高”飲食;
3)戒煙限酒;
4)規律運動,每周3-5次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左右;
5)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
6)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的大起大落等;
應該怎么補鈣呢?
鈣是人體內含量最豐富的礦物元素,幾乎所有的生命過程均需要鈣的參與,鈣同時又是骨骼、牙齒最主要的礦物成分,與人體骨骼健康關系密切。某些特殊人群如老年人等可能因為生理需求量增加而誘發鈣缺乏的問題。鈣缺乏容易引起骨質軟化、骨質疏松等一系列問題,合理的鈣攝入有利于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身體健康。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制定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普通成人每日攝入800毫克的鈣,絕經后婦女和老年人每日需攝入1000-1200毫克的鈣。《2019中國原發性骨質疏松基層診療指南》明確指出補充鈣和維生素D是骨質疏松預防和治療的基本措施。任何類型的骨質疏松均應補充鈣劑,鈣的總攝入量800-1200毫克/天。65歲及以上老年人推薦維生素D攝入量為600單位/天,維生素D用于骨質疏松癥防治時,劑量可為800-1200單位/天。
補鈣優先選擇食補,奶制品是鈣最佳食物來源,其次是豆制品和海產品。正常情況下,100毫升奶制品能提供100-110毫克鈣,在正常飲食基礎上,每日300毫升左右奶制品即可滿足正常成人對鈣的需求。而老年人可以通過增加奶量(500毫升/天)和適當補充鈣劑的方法達到推薦量。
補鈣的同時注意補充維生素D,以促進鈣的吸收。維生D的來源主要是食物(如深海魚類、動物肝臟、蛋黃)和陽光照射(每天15-30分鐘),特殊情況下(如冬天或日照不足)也可以采用服用維生素D的方式。
綜上可知,患者老李雖然有血管鈣化的情況存在,但是同時出現骨質疏松的情況,還是需要注意補鈣的。可以優先選擇食補(如奶制品),也可以選擇食補和服用鈣補充劑同時進行,以保證鈣的總攝入量800-1200毫克/天。同時,出于治療骨質疏松,注意通過飲食和日照或者服用維生素D的方式來補充維生素D(800-1200單位/天)以促進鈣的吸收。為了避免過量服用鈣補充劑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鈣的總攝入量(膳食鈣加鈣補充劑)通常不應超過2000毫克/天。
(由“問藥師”團隊寇威藥師供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