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逍遙鎮胡辣湯、潼關肉夾饃、重慶老麻抄手之后,做飯的作料之一“青花椒”也開始被維權。大量商戶接到被起訴通知,很多店鋪對此反應不一,甚至有店鋪已經開始拆除“青花椒”字樣,并有部分商鋪停止營業。
國家知識產權局已經對此類案件做過詳細解釋,為何還會再出現“青花椒”這類事情,這是不是惡意訴訟,值得我們細細推敲。
1 “逍遙鎮”胡辣湯并不逍遙
逍遙鎮,地處周口市西華縣。在河南眾多口味的胡辣湯中,逍遙鎮的胡辣湯獨成一派,遠近聞名。然而,對于焦作市很多經營多年的胡辣湯店來說,僅僅是因為使用了“逍遙鎮”三個字,就要付錢給一個協會,這讓許多商戶表示“不可理解,無法接受”。
11月19日,焦作一家“逍遙鎮”胡辣湯店的店主馮先生稱:11月中旬,我收到了一張法院的傳票,“西華縣逍遙鎮胡辣湯協會”起訴我侵權了“逍遙鎮”的商標要進行賠償,幾天前,我還去了法院應訴。
馮先生說,焦作市大概有100多家“逍遙鎮”胡辣湯店,這次被起訴的大概有50多家。我的這家“正宗逍遙胡辣湯老店”經營了很久了,掛牌才有兩年,這就被盯上了。原告稱商戶們要想繼續使用“逍遙鎮”這牌子,每年要交1000塊錢會費,不然就得賠償3萬到5萬。
不只是焦作市,濮陽、安陽等地的“逍遙鎮”胡辣湯也被扎堆起訴了。
“據我了解,安陽大概有十幾家被起訴了,我經營的‘清宴逍遙鎮胡辣湯豆沫館’已經6年了,之前從來沒出現過這樣的事情。”劉女士很是氣憤地說。
此外,濮陽市濮陽縣的胡辣湯店老板孫女士也告訴記者,這個事讓他們確實有點恐慌,自己經營這個店多年,第一次出現這樣的事情。
2 潼關肉夾饃并不是真潼關
肉夾饃起源于中國古代,是十分具有地域特色的美食。唐代時,潼關地區出現了一種用燒制好的燒餅夾著肉制品的美食,這是淳樸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也是后來肉夾饃的雛形。
但是“潼關肉夾饃協會”卻要對“潼關”二字進行維權,認為潼關兩個字成了協會的獨有商標,而并不是指潼關地區。僅僅在近幾個月內,該協會就以“侵害商標權”為由,將200余家小吃店、快餐公司等訴至法院,訴訟地域涉及全國18個省份。
河南多家潼關肉夾饃的商戶反映,他們突然收到法院傳票,原因是他們門牌上使用了“潼關肉夾饃”,而“潼關肉夾饃”被潼關肉夾饃協會注冊了商標,商戶們若想繼續使用“潼關肉夾饃”商標,要交99800元,不然就得賠償3萬到5萬。
60多歲的李先生在河南洛陽經營著一家小吃店,“店開了33年,主要是經營米線、涼皮、米皮、菜夾饃等。”今年換招牌時,李先生在招牌上加上了“潼關肉夾饃”幾個字。10月21日,李先生突然收到了法院的傳票,“潼關肉夾饃協會把我告了,說我侵權,要賠償3萬。”案件已于11月開庭,“判決書還沒下來,結果我也不知道。”對于自己侵權一事,李先生表示一頭霧水,“這店開了這么久,從來沒人說我侵權。”目前李先生已將招牌上的“潼關”二字撤下。
和李先生有同樣遭遇的還有在吉林開店的姚女士,姚女士在店里忙活時收到一個快遞,“里面就是一張傳票,和一份民事起訴狀。”打開快遞的第一反應,姚女士以為自己是遇到了騙子,“我給法院打電話確認才知道我確實是被告了。”
一些經營肉夾饃的商戶因為遭遇官司壓力,怨聲載道,有的商戶甚至情緒崩潰,這些餐飲商戶的日常經營也受到嚴重沖擊。從目前已有的信息看,“潼關肉夾饃協會”所謂的“維權”,其實站不住腳,更像是一種“碰瓷”。
3 重慶老麻抄手真的“麻”了
“重慶200多家老麻抄手被告侵權”的話題引發了熱議,事情的起因是在沙坪壩三峽廣場開店的譚女士,收到了法院的傳票,說她的店名(老麻抄手)涉嫌侵犯商標權,要求停止侵權并賠償5萬元。收到同樣傳票的老麻抄手店不僅是譚女士一家,整個重慶超過200家!
12月初,譚女士收到了重慶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傳票——在起訴書上寫著:“老麻”這兩個字屬于關麗華注冊的文字商標,商標的服務項目包括了飯館、餐廳等。重慶御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已經從商標權利人那里獲得了老麻商標在全國范圍內的實施許可權。
御帝公司認為譚女士這家店未經許可就使用了老麻商標,屬于侵權行為,要求譚女士停止店鋪招牌及宣傳推廣等經營活動中使用包含有“老麻”相同或相近似的標識,同時賠償5萬元(含維權律師費、差旅費)。
譚女士覺得很委屈:“現在生意不好做,他們告我一下賠償5萬塊錢,我哪來的錢去賠償他嘛。”
4 惡性維權青花椒續上了
近日,四川成都、遂寧、眉山等地的多家餐飲經營者收到了法院的傳票,原因是他們使用了“青花椒”商標,構成了侵權。
這讓人想到不久前發生的逍遙鎮胡辣湯、潼關肉夾饃維權事件,國家知識產權局此前明確回應,“逍遙鎮”“潼關肉夾饃”無權收加盟費。這次青花椒竟然也“躺槍”了。不同的是,焦點由地名變成了常見調料,更顯得離譜。
在老百姓眼里,青花椒就像八角、桂皮、香葉、小茴香等調料一樣,招牌上、菜譜上、菜碟上寫上“青花椒”三個字,意在說明做法和口味,青花椒烤魚,就如蔥爆肉、孜然羊肉、剁椒魚頭一樣,咋就侵權了?
就連中國烹飪大師、川菜大師肖見明也表示:“我做了一輩子川菜廚師,連青花椒這個詞都不準我們用,是沒有道理的行為。”
僅在成都,店名帶青花椒的餐廳至少有3000家,幾乎每家川菜館都有青花椒這個味型的招牌菜。
作為成都一家以青花椒為主的特色餐飲企業,吃城都·青花椒火鍋魚總經理袁先祥表示,“青花椒事件”讓他感到特別震驚,“大家都知道花椒是川菜的靈魂,花椒分為青花椒和紅花椒。吃城都不僅擁有三代單傳的青花椒魚技藝,還是榮獲某第三方消費點評平臺青花椒必吃榜的餐廳。青花椒對于我們來說是靈魂,如果被其他人占為己有,相當于是釜底抽薪。不只我們,許多餐飲同行也會受到波及,這對我們四川餐飲行業的打擊是非常大的。”
此后,央視評青花椒事件:哪是維權?更像碰瓷!
5 國家知識產權局:協會無權禁止商家正當使用!
從逍遙鎮胡辣湯再到潼關肉夾饃,兩家協會幾乎同時進行的商標維權行為,引發越來越多的質疑和爭論。
11月26日,國家知識產權局針對“逍遙鎮”“潼關肉夾饃”商標糾紛進行回應,明確表示:從法律上,“逍遙鎮”作為普通商標,其注冊人并不能據此收取所謂的“會費”。“潼關肉夾饃”是作為集體商標注冊的地理標志,其注冊人無權向潼關特定區域外的商戶許可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并收取加盟費。同時,也無權禁止潼關特定區域內的商家正當使用該地理標志集體商標中的地名。
潼關肉夾饃協會致歉,承諾停止維權行為。
與此同時,潼關肉夾饃協會給全國肉夾饃經營者寫下一封致歉信,承諾“立即停止對全國潼關肉夾饃經營者的維權行為”。
除此之外,潼關肉夾饃,老麻抄手,青花椒等專利維權案件也相繼撤訴,表示停止維權行為。
6 協會提出撤訴,但商戶卻因招牌風波難安心
雖然案件已經撤訴,“逍遙鎮”“潼關”“青花椒”的招牌到底還能不能放心地使用?這讓一些被動陷入商標維權風波的商戶感到為難。一些商戶為了安心,直接拆掉了“逍遙鎮”的招牌。
焦作市胡辣湯店老板馮先生:“雖然他們(協會)撤訴了,但我這一段時間心里也非常生氣,我沒侵他權,他把我給告上法庭了,給我發了一張傳票,我們都很害怕,所以大部分都改了(店名)。”
7堅決遏制惡意訴訟,陸續出臺相關司法解釋
誠信訴訟是誠信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人民法院按照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目標和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降低維權成本、提高侵權代價、縮短訴訟周期、便利當事人舉證,切實保障權利人的合法權利。與此同時,以鮮明的態度和有力舉措堅決遏制惡意訴訟,陸續出臺了防范虛假訴訟及惡意訴訟的多個司法解釋。
法律知識的欠缺和畏懼心理成為一些人的把柄,商標維權成為了一個生財之道。碰瓷坑人、撒網捕魚,損害商戶利益,破壞經營秩序,顯然偏離了知識產權保護的本意。
此種案件又是一次知識產權保護相關法律知識的普及,也是完善法律、堵住漏洞的警示。相關部門要拿出更鮮明的態度,出臺更為細致的指引,遏制利用商標進行惡意訴訟的行為。
惡意搶注不遏制,惡意訴訟難終止。更要把好源頭,還知識產權保護本來面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