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是招聘市場保持持續火熱的堅實基礎。近年來中國在線招聘市場規模也保持強勁增長態勢。根據天風證券今年6月研報數據,中國雇主在線招聘滲透率已從2015年的16.9%上升至2020年的24.8%,預計2025年將達到36.1%。在線招聘市場的收入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人民幣551億元增至2025年的人民幣2234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32.3%。在當前如春秋戰國烽煙四起的在線招聘市場上,脈脈、領英、智聯招聘(中國人才熱線)、中華英才網、前程無憂(拉勾網)、BOSS直聘、獵聘網猶若互聯網激戰的“戰國七雄”,而在這其中一騎絕塵的。莫過于脈脈(注:不是陌陌)。
根據艾瑞咨詢2020年8月數據,本土職場社交平臺脈脈以2949萬的月度活躍設備數位居首位,遠超排名第二的國際職場社交平臺領英70萬臺的記錄,領跑職場社交賽道。而今年8月底艾瑞發布2021職場社交研究報告,至2021年4月脈脈月度獨立設備數3157萬臺,占細分行業的97%,總使用次數與總使用有效時間占比也均超過90%,繼續領跑國內職場社交賽道。脈脈為何風光無兩,持續拔得頭籌,其中背后的原因值得思量。
差異化競爭 脈脈的精準定位
在14億人口大國,勞工市場無論是低端還是中高端,都保持旺盛的需求,這造就了招聘市場的火熱,也形成了在線招聘平臺的風生水起。
傳統的互聯網在線招聘平臺,當屬智聯招聘和前程無憂。類似當年的南武當北少林,業內也有“北智聯南無憂”之說。智聯招聘最早追溯于1994年成立的智聯公司,三年后的1997年智聯招聘正式成立,定位為綜合招聘平臺,2014年6月12日美股上市但于2017年9月底退市。前程無憂成立于1998年,定位為綜合人力資源服務提供商,兼顧線下校園招聘企業人資外包和在線招聘,2004年9月美股上市。
同一時期,1997年還同時誕生了北京的中華英才網和深圳的中國人才熱線。中華英才網服務內容包括校園招聘、求職指導、職業測評、獵頭服務等,鼎盛時期曾經和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并稱三雄,為中國互聯網招聘“三駕馬車”。2007年曾位居行業第二,僅次于前程無憂,2015年5月被58同城收入囊中。中國人才熱線主要服務以深圳為大本營的華南城市,2002年與香港的 JobsDB 強強聯合,將觸角延伸到東南亞諸國的海外招聘。這個堪比“南粵王”的一方諸侯2014年終被來自首都北京的智聯招聘收編。
這一時期在90年代末互聯網剛剛興起的PC互聯網時代,處于簡歷投遞招聘的模式。相比之前線下流程的繁瑣和時間交通成本,已經是一大進步。
時代快速發展,“北智聯南無憂”稱雄的局面終有一天被打破。時間節點就在移動互聯網的黎明前夕。2011年獵聘網打著“華人中高端招聘平臺+獵頭平臺”的旗幟出場,2018年6月29日登陸港股上市。2013年3月,定位為互聯網行業垂直招聘平臺的拉鉤網誕生,領軍人物是三個騰訊員工(四年后被前程無憂收購)。攪局者出現了。
然而,伴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潮,依然是山雨欲來。2014年7月13日,BOSS直聘成立。定位為新型在線招聘平臺,借助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實現“移動+智能匹配+直聘”,宣稱“找工作,直接和老板談”,再也不用和以往一樣線上投遞簡歷后便如石沉大海。相比傳統招聘網站是一大革新,引領互聯網招聘進入直聘時代。2021年6月11日BOSS直聘在美股上市。
螳螂撲蟬,黃雀在后。誰也沒有想到,移動互聯網時期出場的還有一位年輕的后生,卻引領一個新的時代。脈脈于2013年初出江湖,定位職場社交,主要服務國內一二線城市中高端人群,在眾多群雄中殺出突圍,如今注冊用戶1.1億,月活躍用戶3100多萬。而早于脈脈十年前成立的領英,2003年成立,定位全球職場社交,主要服務于全球跨國公司世界五百強企業和國內外貿企業招聘,全球用戶規模7.47億,國內用戶5000萬。和領英相比,脈脈走的是符合中國互聯網國情和網民特色的差異化競爭路線。
服務和營收 脈脈更加多元化
自創立門庭以來,在線招聘界的“七雄”們鏖戰于商業江湖,各有各的三板斧。
前程無憂營收來源主要包括網絡招聘、校園招聘、獵頭服務、培訓測評和人事外包等業務。2020年財報顯示總營收為36.890億元,同比下降7.8%;凈利潤為人民幣3.42億元,同比增長37%。智聯招聘營收來自網上招聘、報紙招聘、培訓服務和獵頭服務。自2017年9月底退市一直未有財報披露。最新一期財報顯示,2017財年總營收為19.15億元,同比增長24.1%;凈利潤為1.8億元。
BOSS直聘營收主要靠在線招聘服務費(B端客戶),而廣告占比不大。獵聘網在深耕招聘核心業務基礎上,2019年先后布局了靈活用工、在線調研等新興業務,同時推出視頻面試工具、企業員工考試培訓平臺等,致力打造完整的人力資源服務鏈。拉鉤網則是在線招聘、人資外包和互聯網教育培訓,拉鉤教育專門為IT人員培訓各種技能,拉鉤既可以為企業招聘高素質的人才,又可獲得知識付費的收入,可謂一舉兩得。
而后起之秀脈脈的主要營收,分為廣告、個人客戶會員收費、企業客戶的招聘這三大塊,比例大概在40%、40%以及20%。服務內容來看,脈脈更加多元化。問答、搜索、職言、人脈、研究報告、雇主品牌推廣等等,早年脈脈還曾一度試水直播和知識付費。其中的問答堪和搜索比知乎和今日頭條,發揮良好的職場社交功能。職言被稱為互聯網公司茶水間,因為經常爆料一些重磅新聞而獲得眾多粉絲關注,但也帶來了輿情風險甚至官司。大數據下構建的五同關系(同事、同學、同鄉、同校、共同的朋友)為求職者打造了廣泛的人脈資源。研究報告對個人和企業來說都是很好的增值服務。企業雇主品牌推廣加上人脈配合,很可能為企業拉來新的訂單。
相比較脈脈,有相似定位的領英主營業務構成中,人才解決方案占比接近40%,雇傭占比35%。可見,招聘是領英的主要收入來源,廣告和會員訂閱收費占比僅是小頭,這也正體現脈脈的差異化競爭特點。脈脈正是這種不走尋常路,避對手鋒芒的發展路線,才終于在七雄混戰中走出一條自己的道路。
數字贏天下 傳統招聘受考驗
我國十四五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明確指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這幾年,隨著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到來,各大招聘平臺無不卯足勁加快數字化轉型。
其中,技術型創新公司BOSS直聘的研技術基因較為濃厚,其研發費用2020年營收占比三成,投入超過5億元,在目前上市的在線招聘平臺中是最高的。如今BOSS直聘智能匹配系統不斷升級迭代,可提供更精準的匹配結果,大大提升招聘效率。
為了與時俱進,提升核心競爭力,傳統招聘平臺智聯招聘也不斷優化大數據算法,提升求職者和招聘企業匹配的精確度。脈脈更是利用科學算法為職場人打通二度人脈、打破行業壁壘、降低社交門檻、實現各行各業交流合作,打造職場社交王者。未來可以期待,在線招聘平臺誰能執牛耳,唯有數字技術贏天下。
合縱與連橫 各路諸侯的崛起
潮起潮落,隨著實力的此消彼長,諸侯間也在合縱或連橫,拉開兼并收購的商業大幕。
2016年6月海外的領英被微軟260億美元收購,姑且不表,國內的“北智聯南無憂”和崛起中的諸侯獵聘網等也一直在攻城略地。2014年智聯招聘收購盤踞華南地區的中國人才熱線,將戰火從遙遠的北京燒到珠江沿岸,并同時接管了中國人才熱線在東南亞各國的海外招聘業務。2017年黃浦江畔的前程無憂也一路大軍南下深圳,以1.2億美元收購了騰訊系創辦的拉鉤網,讓這家傳統的招聘平臺增添了互聯網基因。2019年獵聘網也從北京一路南下湘江收購長沙的問卷星,2020年下半年又以1.66億元戰略投資賽優教育51.6%股權。
專家指出,傳統招聘平臺發起兼并收購正是在移動互聯網蓬勃發展時期。這一時期正是傳統招聘平臺日漸式微的時期,為了緊跟時代步伐,擴大行業護城河和競爭優勢,延續產業鏈條的服務,兼并重組是其中較為可行的做法。對于新興的在線招聘平臺來說,也可以提高行業影響力和控制力。
看長遠趨勢 誰將贏得新未來?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昔日雄心壯志的前程無憂已經“英雄遲暮”、“前程堪憂”。根據今年9月24日披露的前程無憂財報,該公司2021財年第二財季歸屬于普通股東凈利潤為1.82億元,同比下降51.77%。根據TalkingDate2020年4月發布的在線招聘行業排名,前程無憂在PC端行業滲透率和移動端月活躍數都已經屈居第三,位于智聯招聘和獵聘網之后,加上去年的裁員風波,前程無憂真得令人擔憂。
智聯招聘2019年9月底美股退市以來重新回歸A股一直遙遙無期,倒是2021年央視315晚會因賣用戶簡歷被曝光。盡管在各大衛視多年來有多檔職場節目做品牌宣傳,但一丑遮百俊,多年未有財報,已經難掩頹勢。中華英才網2005年就被美資招聘平臺Monster收購40%股份,2008年已經陷入虧損,2012年三季度已經虧損2.3億美元。2013年2月5日,愛爾蘭尚龍集團收購中華英才網大部分股權。2015年最終被58同城收購,曾經的輝煌成為遙遠的歷史。
長遠來看,招聘1.0時代是前程無憂智聯招聘(北智聯南無憂)等傳統招聘平臺的簡歷投遞模式,招聘2.0時代是BOSS直聘為代表的直聘模式和拉鉤網為代表的垂直招聘模式。招聘3.0時代是脈脈為代表的職場社交,以移動化智能化數字技術為驅動力。脈脈將贏得未來職場社交招聘的新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