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書畫】
盧沉(1935年~2004年),江蘇蘇州人。
1951年在蘇州美專學習,195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從師葉淺予、蔣兆和、李可染、劉凌滄諸先生,畢業后留校任教。
1987年應法國巴黎高等美術學院邀請,赴法交流教學,介紹中國水墨畫,開辦書法學習班,得到巴黎美院師生的好評。同年在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第一工作室開設“水墨構成”課,試作現代審美情趣的寫意水墨畫探索。
歷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中央美院學術委員會常委,被中國美術學院聘為榮譽教授、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藝術教研室顧問。
代表作品有 《機車大夫》《太白捉月圖》《草原夜月》《東坡中秋詞意》等。
出版有《盧沉水墨畫》《盧沉論水墨畫》《情感與表現——盧沉》等。
《清潔工人的懷念》 中國畫 紙本設色
盧沉最擅長的是水墨人物畫,從其作品中很明顯能感受到一種文化氣質,這是從傳統的繼承中得來的。但早在七十年代初期,他就曾經在水墨畫創作中,提出了傳統國畫要向現代藝術借鑒的觀點,并且逐步應用到教學當中,他的學生現在的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王明明就回憶說“老師對于國畫教學很嚴謹,要求我們打好傳統基本功,但又鼓勵去嘗試自由的變革與創造,這為我們的國畫表現與創作開拓了思路”。
——焦守寧
《機車大夫》 中國畫 紙本設色
盧沉先生語重心長地叮囑我們:“對傳統,對民族遺產,只強調繼承是不夠的,這多少帶點‘守住家業’的意味。我們要提倡創業精神。好子孫不會滿足于守住家業,靠祖宗的蔭德,只會變賣家產,不能用自己的能力擴大家業的那是不肖子孫。”“偉大的民族傳統,靠創造產生,也只有靠創造來豐富、發展。”
——韓國榛
《塞上競技圖》 中國畫 紙本設色
《盧沉論水墨畫》這本書,雖不是什么宏篇巨制,但生動、精準、直截了當,是一位藝術家、一名教師在自己對藝術的領悟與探索時的諸多體會,用最易懂的語言,最直白的方式傳遞出來。難怪邵大箴先生將此書的序言定為“勇氣與熱情”。他對盧沉先生以及這本書的評價也頗為準確:“論者首先是位實踐家,是一位在傳統功力和創新探索上頗有成就的畫家,所以他的思考和論述以自己長期的實踐為基礎,是言之有物和有的放矢的,不是純形而上的‘玄學’。”因此,這是一本好看(易于讀懂且精彩迭出)的書,因為它不僅可以引發思考,還是一本可以用的非“玄學”讀物。
——吳洪亮
《風雨近重陽》 中國畫 紙本設色
盧沉先生是沿著徐悲鴻、蔣兆和等老一輩藝術家的教學和創作體系繼續深化,他將傳統文人畫中的詩文、書法、繪畫三者完美結合,并強調筆墨語言進入當代。此次展覽匯集了他多幅“以醉入畫”題材的作品,他在《自畫像》中寫到:“壽有限,藝無涯。”表達自我追求藝術的不滿足。
——劉 倩
《街頭所見》 中國畫 紙本設色
《十字路口》 中國畫 紙本設色
《清明》 中國畫 紙本設色
《官園鳥市》 中國畫 紙本設色
《鳴禽圖》 中國畫 紙本設色
《無題》 中國畫 紙本設色
《酒逄知巳》 中國畫 紙本設色
《東坡詩意》 中國畫 紙本設色
《對酌圖》 中國畫 紙本設色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中國畫 紙本設色
《三高游賞圖》 中國畫 紙本設色
《辟邪降福》 中國畫 紙本設色
《消夏圖》 中國畫 紙本設色
責任編輯:張智煜
版權聲明:本文僅供學習分享與藝術研究,不作任何商用。所使用的文章、圖片屬于原權利人所有,因客觀原因,或會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如,部分文章或文章部分引用內容未能及時與原作者取得聯系,或作者名稱及原始出處標注錯誤等情況,非惡意侵犯原權利人相關權益,敬請相關權利人諒解并立即與我方聯系及時處理,共同維護良好的網絡創作環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