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是我四十歲生日,我媽應景點評:人到四十古來稀。
她說得有道理,就在生日前幾日,有天我頭戴帽子口罩、身著黑色長款羽絨服、肩挎手拿了六個大包搬家到新居,剛進電梯有個幾歲的小姑娘就貼心地張羅:奶奶,你去幾層?我給你按!當下我除毫無情緒波動、立即報出樓層之余,更是慈祥地回應:謝謝孩子。
回到家把這四十歲的當頭一棒講給我媽聽,她狂笑到流淚,然后邊抹眼淚邊將兩只手掌攤開、在胸前比劃了差不多一嚓的距離,感慨時光騰云駕霧:40啊李菲,你都40歲了,想當初我把你拉出來的時候,你不就是這么大的小崽子?
感謝我的母親,她不僅晃悠到鬼門關勇敢堅定地把我“拉出來”,而且當媽當得出色、四十年來持續讓我哈哈大笑,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本來嘛,我是一個對年齡變化無動于衷的人,因為我從不覺得年齡和成長有彼此成就的正關聯關系,成長一定不會只與年輕人有關,它關乎于任何還沒有完成這一步的人。40、50、60、70……這些數字上的空洞累加并不能自動轉化成智慧、眼界、胸懷、威望和共情能力,更不是人可以停止成長、躺在所謂“人生閱歷薄”上沒完沒了兜售自己“心得”的資本。
但有些人和事, 卻讓我在靠近40歲的這一年,找到了自己沒有的東西 :比如恐懼和心碎、比如接受自己的軟弱、比如雖然人各有命但你中一定也有我。
第一個就是我媽,她讓我對年齡產生恐懼,只不過這個年齡不是我的,而是她的。
我媽五零后,生在四月頭,典型的白羊座。這大家就門兒清了:她就是七情上的直腸子。喜怒哀樂半分都藏不住,平日風風火火極度要強,在家必須要說頭句話、但心熱嘴臭,往往什么臟活兒累活兒苦活兒都干了,就是一張嘴不饒人,栩栩如生地塑造出吃苦不討好的女性畫像。我雖然明面兒上是水瓶座,實際上升星座落在摩羯上,再加上我爸這個天蝎,你想想,我媽的生存環境得有多險惡:她誰也玩兒不過啊。
但她就是那種以剛烈應萬變的英雄母親,由苦日子走過來,帶班教課、跑醫院侍奉父母二十多年、同時兼顧家庭和孩子教育(當然我爸也功不可沒),全靠頭頂這口“生活你別想治了我”的真氣提住。用她的話說:但凡我還有一口氣能爬下床,我誰都不用你們,看不上你們干那活兒。
明明是忘我的無私奉獻,她就是能說得這么不解風情,可見白羊座女性的要強并不是一種想要謀取些什么的策略,就是單純地跟自己較勁,還有不想要示弱的強烈自尊心。
比如有次我倆吵架吵狠了,我氣急敗壞地嚷嚷:你信不信現在我就從樓上跳下去。我這種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當然萬萬不會跳啊,無非是嘴上耍耍無賴外加話趕話、不能輸了氣勢罷了。我媽面無表情地秒回:我告訴你黃泉路上無老少,誰走了留下的人都得好好生活。這句話后來在我朋友中間廣為流傳,大家紛紛表態:你媽太狠了,我媽特想跟她做朋友,學學。
就這么要強的媽,去年變得健忘:經常戴著眼鏡找眼鏡、收拾完東西轉臉就忘放哪兒了、坐車回家突然失去方向感不知道往哪兒走了。我當即馱著她往協和去做了各種檢查,醫生表示沒有任何問題并科學分析:不少年輕人也會出現這些種狀況,至于偶爾失去方向感,一般是因為老年人出門少,路況變化又日新月異的,難免一時懵了,不要太擔心。
話雖這么說,但我心里有點什么東西松動的聲音:那個無論多少繁難擺在面前也堅不可摧的媽變成需要呵護的小寶寶了。我回想起有次她把我的東西收拾起來、想用卻找不見時我沖她又吼又叫大發雷霆的場景,那天她也不說話,就彎著腰一個箱子一個箱子地翻,頭發都亂了,我當時就刺心得不行,恨不得扇自己幾個大嘴巴子。
后來洗澡時我捂著臉默默哭了很久,那時我意識到自己氣的根本不是什么找不到的東西,而是因為恐懼:這個泰山壓頂也不會面露懼色的女英雄,竟然也會變老,也會沒力氣再跟我對吼,我不想相信。僅僅是作為女兒都可以感受到如此劇烈的沖擊,親自體驗到這些變化的她又該是何等的失落、痛苦、無法與外人道呢。在那之后,我不再對年齡那么“無感”,因為它的增長會不斷提醒我:媽媽已經是一個接近七十歲的老人了,我要把所有的愛都給她,像她從未停止地愛我那樣。
所以有一天,我抱著我媽跟她說情話:我覺得人有媽可以叫真是一種幸福。我媽:對啊,你看我就沒的叫了。我(停頓):你可以叫我(?)我媽:我叫你奶奶算了。
這才是我那嘴上不饒人的媽嘛!
第二個是我的朋友W. 我跟W因工作相識,雖然一北一南相隔數千里、聊天頻次也真正有限,但每一次都直指靈魂震蕩心靈火光四射的,如果你問我,我會說自己把她當做摯友。
前年W升級做了媽媽, 對年輕女性而言這毫無疑問是生命中最為奇妙的一個身份轉折 ,但她這個折卻轉得峰回路轉的:
寶寶出生還不足月時眼睛就被確診為先天性的角膜混濁,不但從外觀上一眼就能看出跟其他小朋友有些不同,功能上也注定會或多或少地受到干擾和影響,必須盡快接受手術。我了解到這件事細枝末節的時候,小家伙已經接受了不止一次手術,而當時她還不滿12個月大。W跟我說,眼部生有這種先天瑕疵的小朋友可能一生中要多次手術并隨診觀察,我當時大腦一片空白、感覺天都塌下來了,失眠到后半夜。
從她發來的家庭日常視頻中,我觀察到小朋友性格開朗很聰明,十分陽光可愛,膽子也很大。但她越是這么燦爛懂事,我越是心疼得不得了、抱著我媽感慨:這娘兒倆都太不容易了,眼下這個階段寶寶可以被保護得很好,可未來她去上學、走進職場后, 會不會經歷他人的側目和惡意呢? 如果那樣的話,身為母親的W在已經承受了那么多那么久之余又要如何去引導和開闊孩子?可她呢, 有誰會去給媽媽做心理按摩、關注她的成長和未來人生呢?
我媽更是跟著心疼,反復念叨:哎唷,這孩子得受多少罪啊。
為了照顧寶寶,W暫時從職場回歸到家庭,我留意到每次我倆交流時,她的語調都非常溫柔理性,并且絕不會使用“疾病”、“為什么是我”、“老天不公”等字眼,一直將小朋友的問題視為小小的“瑕疵”和“不完美”。她說能在這么快就接受到好的治療,“已經是個幸運的小姑娘了, 但如果你一直盯著這些不完美,人的心態就會失衡、毀了一切”。
聽到這些我又偷偷抹眼淚,邊抹邊怨自己:之前明明想好要在交流中給她更多力量或者僅僅是給神經松松綁呢,現在反倒是她在對我做這樣的事。
我從來不會覺得生過孩子的女性就比沒生過的“更完整” ,那只不過是一種刻板說法而已,因為在一個足夠文明包容的社會中,每個人都有完滿自己人生要走的路,結婚或不、生不生小孩絕不應當成為唯一量尺。但我也一直都堅信母親的絕對偉大之處: 因為沒有人在轉換到這個身份后就自動獲得了那些“堅韌、擔當、隱忍、無私、異常勇敢”等等品質,所謂的“為母則剛”其實是私下無數次的自我說服、開解、與壓力抗爭后的被訓練過的“本能”反應 ,這樣的成長之路,聽上去一步之遙,走起來萬水千山,母親正偉大于此。
在四十歲邊兒上,W讓我更坦然地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但決心要更加勇敢、直至成為別人的依靠,向所有這樣的英雄母親致敬!
第三就是內個地方的事兒。這件事到今天為止差不多兩個月了,內容走勢超過了所有人可以想象的極限,社交媒體上的各路專家和網友已經從不同角度做了深度分析,我不再贅述重復。除了繼續關注,我想 分享幾本書 ,以便 所有人從 更為深入的社會和文化角度去看待它而不僅僅是強烈的情緒輸出,之后你會發現實際上它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沒人可以置身事外的。
我說的 所有人 ,包括那些覺得“這有啥大不了,現在你是知道了,不知道的還多著呢”的那部分人;包括“這就是地方風俗,很多女的到了那種境地還比在自己家鄉過得好了呢,也算造福了(?)”那部分人;當然也包括你我這種“快要窒息了卻什么都做不了”的人。
一本是 《厭女——日本的女性嫌惡》 ,另一本是 《如何抑制女性寫作》 。
前者的著者上野千鶴子教授是日本戰后70年來最具社會影響力的社會學學者和女性學領軍人物。她自己袒露心跡,稱這本書對于作者本人和閱讀者都會帶來不愉快的體驗吧,因為這個話題并非美好而溫暖的,而是讓人不愿正視和無法容忍的現象。但為什么還要寫? 那是因為無論怎么難以接受,我們都不能閉目不見的現實,就在那里存在著。
但我讀得非常爽,因為她的觀點鞭辟入里、語言樸素卻直指人心,給我打開了一扇凝視人類和自省的窗。原來厭女本身并不只存在于對立的性別當中,女性中的厭女、家庭中的厭女、職場上的厭女簡直比比皆是隨處可見;甚至 從某種角度來看,我們每個人可能曾是、正是、或永遠是厭女隊伍中的一份子而不自知。
如果你將這本書與那本著名的 《黑箱——日本之恥》 配合來看,會發現《黑》恰巧完成了對《厭》的典型案例證明。
《如何抑制女性寫作》的作者喬安娜?拉斯則是一位科幻作家,也是高舉大旗的著名女性主義者。她以文學史為觀察角度,拋出不計其數個女性作家的名字和豐富的例證,讓閱讀者不僅更加了解女性在文學史上的位置(沒有),并可以將這種視線投向現實。 或許直到此時你才意識到:原來厭女早已覆蓋全領域、在世界范圍內成為默認行為準則——女人不能寫作。
我算不上什么女性主義者,但看完這兩本書卻想到一句話: 社會顯然不認為性別不重要,社會正是覺得性別極為重要,許多不公和傷害才由此而生。 這不是我原創的,是 《巴黎評論——女性作家訪談》 中珍妮特?溫特森的真知灼見,我喜歡她在采訪中的遣詞造句和優雅態度,它們言之有物引人深思。
不僅如此,她將自己作為女性或許被認定“離經叛道”的人生故事以 《我要快樂 不必正常》 這本書來呈現,我不確定它的力量,但毫無疑問可以幫到那些一直懷疑自己“是不是不太正常”的女性和她們的焦慮。
這幾本書(其實還有更多,未來單開一期),都是我在40歲前的這個月集中讀完的,但沒想到這么快就被一個社會熱點將書中的觀點鋪開展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我誠意推薦給你, 如果想要改變什么,那么我們不如從自己開始:只有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內心深處的偏見和視界死角,才有改變它的可能。
哎,洋洋灑灑嘮叨了這么一大篇,可能會讓為著“四十不惑”這個標題點進來想看一篇雞湯內容的人失望了。無論歷史對“無惑”二字的解讀到底是怎么樣的, 我確信年齡的機械增長并不會讓我們面對的難題迎刃而解 ,但經歷會、知識會、閱讀會。所以,無論你正在幾歲, 請務必保有勇敢開闊的內心,好奇心和想象力,還有善良、自省、溫柔和謙卑,它們會解決你所有的困惑 。
最后送給大家生日前夕我拍到的美麗熱植店,新的一年,每個人——無論年齡、身份、性別、正在經歷什么——都要 用盡全力如這般生機勃勃 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