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舍五入’這種計算方式人人皆知,誰也想不到會違法,真是吃一塹長一智,平時還是要多學法啊。”前來交罰單的肖先生悔不當初。近日,海滄區一餐飲店因“四舍五入”收款被廈門市海滄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4148.41元。
肖先生是海滄某餐飲店老板,某日,有位消費者劉某在肖先生餐飲店里就餐,消費了189.5元,劉某是微信支付的,后發現支付記錄被扣取了190元。雖然只是多收了5毛錢,但劉某認為微信支付非現金,根本不存在找零錢的問題,遂向肖先生反映,要求退還多收的5毛錢。肖先生表示收銀系統默認的“四舍五入”,這樣的收銀方式很正常,有舍有入,認為劉某是故意找砸的,拒絕退還5毛錢。劉某覺得不合理,撥打12315進行投訴舉報。
接到劉某反映的情況后,海滄市場監管所執法人員依法對肖先生的餐飲店進行檢查,發現劉某反映的情況屬實。肖先生使用的收銀系統采用“四舍五入”的收款方式,即少于0.5(不含)元將直接扣除零頭,多于0.5元(含)將向上取整,體現在結賬單上“優惠信息”下方“抹零”一欄,“抹零”數字為正數則表示扣除零頭的金額,“抹零”數字為負數則表示向上取整多收的金額。該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第二款的規定“…,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之規定,構成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或者收取未標明的費用的違法行為。
市場監管部門執法人員表示:“四舍五入”計算方式,主要是為了省去現金找零的麻煩,特別是需要稱重的商品還會出現毛分。但現在消費者大部分通過微信、支付寶等移動支付方式付款,可以精確到分,不存在找零的問題。經營者擅自采取“四舍五入”的收銀方式,但沒有告知消費者,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這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違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則。消費者如遇到此類情況,請保留相關單據,撥打12315投訴舉報。(通訊員:陳萍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