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的老太太是位退休老師,近日因變得畏縮,愛哭且抱怨記性不好,而被女兒帶來精神科診間。老太太除了常年服用高血壓控制藥物外,并無其他相關問題。喪夫加上3個女兒都出嫁了,獨自生活多年的老太太,近一個月,突然不去參加朋友的聚會,平常愛看的電視也不看,睡不好吃不下,覺得什么都不會,怕成為家人累贅。女兒不禁想問醫師,“我媽媽是不是得了抑郁癥?
隨著年齡的增長,使得老年人面對衰老的沖擊,總是會非常恐懼。因此,對于絕大多數老年人而言,往往都比較重視生理功能的恢復,而忽略心理健康。其實,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同樣也會影響到生理的狀況,促使老年人身體機能衰退得更快。一旦如此,老年人想要長壽,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想要長壽從“心 ”開始
每個老年人都希望在退休后,能夠安享一個幸福的晚年生活。針對這些想法,老年人可能有必要思考什么是“幸福”。雖然構成幸福的要素雖然沒有統一的說法,但普遍的看法是長壽、生活質量。那么老年人又該如何獲得長壽和高品質生活呢?桂林醫學院在一篇論文中說道:“老年人心理健康是健康長壽的主要前提”。
由于年齡的增長,大多數老年人總被一種無力感所籠罩著,使得自己沒有了價值感。老年人一方面需要面對身體機能的減退,比如體能下降、身體不適等等;另一方面,也需要應對生命中面臨的失落,比如退休后的孤寂、喪偶、社會疏離、孤獨感。雙重的壓力之下,讓很多老年人很難保持心理健康。
當老年人變得難以保持心理健康時,他們就開始失去活力,最終變得沮喪和焦慮。如果這種情況不解決,可能會導致進一步的抑郁和“抑郁癥”。因此,老年人除了重視身體疾病的預防之外,更應該將精力放在心理疾病的預防之上。
老年人抑郁癥
老年抑郁癥一般發生在60歲之后的老年人,根據社區醫學統計發現,社區中的老年人約有5%是抑郁癥患者,8~16%有明顯的抑郁癥狀。老年抑郁的原因可以說是多種的,也與自身的身體疾病有關,疾病越重,抑郁癥的嚴重度也會增加。
在臨床上,確診老年抑郁癥須由醫師診斷。然而老人抑郁與年輕人不同的是,多以情緒煩躁、焦慮、身體癥狀、偶爾有悲傷的感覺來表現,且很多老人家抑郁的原因可能是喪偶。針對老年人抑郁癥,目前已經發展出老人抑郁量表(見下圖),在這15題的篩選問題中,若總分大于5分,建議求診精神科醫師,確認是否有抑郁癥。
老年人抑郁癥有什么治療選擇?
老年抑郁癥不僅僅造成情緒的問題,也暗示大腦的退化與失智癥的風險,積極治療癥狀本身之外,也需要治療合并的心血管疾病,而腦部的功能與結構的退化幫助我們預測治療療效與進展為失智癥的可能。所以,老年人積極抑郁癥,其預后是非常好的。
生活方式改變:老年人建立自己的社會網絡與支持系統,在家人、朋友或宗教信仰中找到情緒溝通的對象,不論是情緒的喜、怒、哀、樂都可以傾訴與分享。此外,老年人需要重新調整角色與職務,如何使自己再次融入社會,比如透過專職、兼職、志愿者的方式讓自己繼續工作。更為重要的是,增加體能活動的程度可減少抑郁癥的癥狀。
藥物治療: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SSRI)是第一線治療方法。研究發現,使用藥物治療有35~60%療效。常見的不良反應通常是輕微的,比如惡心和頭痛。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一般用作二線治療,特別是當SSRI沒有獲得緩解時。此外,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已經越來越多地被用在治療非精神病的抑郁癥上。
心理治療:標準化的心理治療為短期8~12周的每周訪談。治療也包括認知行為療法和問題解決療法,側重于發展提高應付生活問題能力的技巧、或是老年人的人際治療,比如處理角色轉換、悲傷反應。
老年人牢記3個建議,能讓自己的心理更健康
到了晚年,有很多事情會讓我們失去自己一直致力于的東西,比如工作、支持自己價值的東西,以及對自己很重要的東西。當自己的價值觀出現波動時,我們可能會感到更加孤獨。因此,老年人一定要牢記以下3個建議,才能讓自己的心理更為健康。
1、活到老,動到老,老而有趣:當年輕時,就要開始儲蓄年老時養老的本錢、社會人際關系的本錢、心靈的本錢(興趣或宗教信仰)。替自己選擇一種或多種興趣,讓生活充滿樂趣,或以自己的專業經驗傳承下一代,或做志工服務人群。其次,人在中年時就要提醒自己,學會適時地調節放松,找到自己心理的平衡點,學會愛自己。再者,老年人需要延續年輕時期的興趣,持續地學習新知與分享,讓腦、心都動起來,才可防老化。
2、因為有愛,心理無礙:老年人大多都有慢性疾病,特別是慢性病后殘障所帶來的行動不便、長期臥床所產生的憂郁、失智等問題。許多老年人為抑郁及失智所苦,老年人的心理問題出現,不僅給老年人帶來諸多不便,甚至會影響到家人的生活,故需要家人持續的包容與關懷。
3、黃昏之美,老而有尊:老年人應當避免負面思考,對于身邊的事物,多秉持正念去看待;要能關心自己身體情緒的狀況,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被負面的情緒所牽制。
孔子說:“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要我們知道這些只是一個人生的經歷,沒有什么事情過不去的,而你的心不會被任何事情牽絆著走,才是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法則。
此外,當老年人面臨心理問題時,是一段漫長的經歷,需要人身安全的保障,故需要有人的陪伴。經由家屬互動關系的陪伴,才能讓老年人安心。再者,老年長輩曾用他們的青春歲月拉拔了子女成人,當他們邁向高齡時,出于愛與不舍,我們應該盡自己最大的力量承擔起這個責任。
參考資料:
[1]《老年人心理健康與長壽探析》.桂林醫學院.2014-02-07
[2]《老人內心壓抑憋不住,患了抑郁癥,運用三個方法緩解:抑郁減輕》.光明網.2020-03-14
[3]《北京老年醫院專家:警惕老年期抑郁來襲》.光明網.2020-11-2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