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熱播劇《追愛家族》,郭京飛飾演的齊天佑,為了追求自我,與過去告別,辭去大學教授系主任職位,再次離婚,貓在老房子寫劇本,但隨著第一版劇本被斃,失眠癥發作,他的「尋求自我」道路岌岌可危…
找到自我,活出自我,對身上壓著三座大山的東方民族,可以說是一次人生豪舉,特別是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每一步都必須戰戰兢兢,不然一個小意外足以讓整個家庭翻車。
我拍著大腿,感慨齊天佑的擰巴,另一面,又被李滄東《鹿川有許多糞》里的小人物拽進了他們的時光隧道里。同樣是與「自我」相關的主題,在他們身上卻是存在與毀滅的關系。
李滄東評價這本書,「在那個年月,我像是在給某人寫情書一樣,克制住自己殷切的內心,逐字寫下了這些作品。」
故事發生在韓國「民主化大斗爭」時期,李滄東筆下的底層人物,除了在一系列歷史事件中尋求一線生機外,更多的是在尋求身份認同感。
即使他以克制的筆觸娓娓道來,我仍能從描繪的文字里感受到當時的黑暗與絕望,如一幕幕黑色啞劇,向我們訴說著他們身上的悲哀與韌勁。
他們像一群怕水,但面對已經決堤還倒灌的海水,不得已跳進了水里,試著在水里尋找身體的平衡,游到對岸去。
2
《龍川白》里的父親,被安企部判定為間諜罪,因接受北部傀儡集團的對南操控指令,從事地下間諜活動而被捕。兒子一口否定,「我父親絕對不是能夠做出那種事的人」,他繼而解釋說,「性格不夠毒辣兇狠,意志不夠堅定,生活上也幾乎是個廢人。」
父親年輕時參加左翼活動坐過牢房,連累一家四口背負著罪名,過著清貧的生活。在兒子看來,「明天永遠是絕望」,父親對什么都漠不關心,生活的重擔壓在了母親身上,一旦母親在他面前提到錢,他還會教育母親一番,發瘋一般大喊,「我金學圭寧愿死,也絕對不會為錢而活!」
喝酒度日,在母親病危的榻前是如此,一個人蝸居在首爾時也是如此,茍且地活著,卑微到讓人忘記他的存在。
偏偏這樣的人,已經半條腿跨進了墳墓,不想再做「龍川白」。父親向兒子解釋,「龍川白可以指瘋子,也可以用來稱呼那些據說受到上天懲罰的麻風病人。總之,是那種與健全人或者普通人合不來,被世界拋棄的存在…我已經決定了,不要至死做一個龍川白。」
在我看來,他活得很自我,只是這種自我是負反饋的。
為了不成為金錢的奴隸,家人就得挺身而出成為金錢的奴隸;為了刷存在感,攬下莫須有的罪名,家人就得承擔這份罪名帶來的痛苦和痛苦產生的后勁。
他從一種死亡,走向了另一種死亡,而自我不應該成為成年人肆意妄行的借口,它是一種自由,但它有限度,建立在「責任」之上。
-什么是幸福?
-活得像個人樣兒。
俊植和玟宇這對同父異母的兄弟,自出生以來便擁有了不平等的關系。
大哥俊植從小跟在母親身邊長大。為了補貼家用,配合母親偷面包,為了騙過公交乘務員,偽裝為大傻個。目睹了母親為多賣一個紫菜包飯,在攤位前蹲了下來解決了大號的事情經過。
弟弟玟宇不一樣,他長得秀氣,正直,深得父親和客人喜愛。他當眾揭穿母親的公交謊言,他告訴面包房女主人,說母親把面包偷偷藏梁柱上了。在他眼里,人應該誠實純真且坦然地過日子…
成年后的相遇,一個剛買了房但日子過得緊巴巴,想時刻擺脫過去陰影的哥哥,偶然機會收留了血氣方剛、愿為自由獻身的弟弟。與幼年不同,這次中間還夾雜著哥哥的女人,弟弟的嫂子。
就像年幼時揭穿了他們母女的偷盜行為一般,這次弟弟無意中揭穿了大哥大嫂夫妻之間岌岌可危的生活關系,「世界的大門從未向他敞開,就算看見一道可以勉強容身的縫隙,他也永遠只能如鉆狗洞般,以無恥卑微的姿態通過」。
為了擺脫弟弟,哥哥俊植打了舉報電話。看到便衣警察的一剎那,他跑了起來后跌坐在一堆糞上。他安慰自己,弟弟只不過是為他的純真付出代價,但眼淚卻不由自主地往下掉,「這個骯臟的大千世界,已經失去了所有的純潔與體面。我卻要在這里繼續活下去」。
看透絕望、安于絕望,這種自我的狀態,何嘗不是我們的現狀呢?
3
除了以上兩則故事外,《鹿川有許多糞》還有余下三則故事。
被鼓吹參加社會活動的農民工,試圖抓住這個現代城市賦予他的身份認同感,入戲太深,反而在群體中迷失了自我,每看一次我就想起《烏合之眾》一次,從眾或許是人的本能,就像張丙萬說的,「在這一刻,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就這樣近距離地感受著身邊的人,同時感覺到一種無以言表的安心」,不然以他的散工身份,怎能與年輕大學生們融為一體呢?也許他不是為了革命而革命,而是漂浮太久了,需要抓住這根革命的稻草。
《命運》里的主人公,比《活著》的福貴更加悲慘,經歷絕望-差點獲得命運錘煉-再次絕望,不斷循環,「永遠都是在希望之光依稀可見的瞬間,也就是我萬分緊張地準備跨過門檻的那一刻,眼前一定會突然落下黑色帷幕,擋住去路」。整篇小說讀起來無助、絕望與黑暗,可是,我們可以決定怎么去死,也可以決定怎么活下去啊。
《天燈》里的女主,一直在尋找某種自我,但又說不清楚的某種信念與東西,無論是受教育的時代,還是退學后成為社畜的日子,即使找不到自我的答案,但她很清楚,「你們此刻正在強迫我變成不是我的某種東西」。我們也是在價值觀不斷被拉扯的社會中長大,但我們的境遇明顯比她好太多,而你在經歷她所經歷時,只要代入她的心理感受,就能真切體會到,想要找到「自我」、聽從「自我」、堅持「自我」,是一條非常漫長的路。
我是@二狗和奶牛,愛讀書的90后姑娘,感謝你的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