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正在趕超深圳?來自最新的經濟數據顯示,這此非虛言。
近日,深圳與越南同時發布了2022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前者一季度全市進出口總額為7404.8億元,同比下降2.8%。其中,出口4076.6億元,下降2.6%;進口3328.2億元,下降3.1%。
后者一季度貨物進出口總額為1763.5億美元(約為1.15萬億),同比增長為14.4%。其中,出口額為891億美元(5842億元),同比增長13.4%。也就是說,越南3月的出口額已經遠遠超過深圳,而且大約能占到整個廣東省出口額的60%。
對此,不少人都憂心忡忡,甚至有網友表示“世界工廠”的頭銜正逐漸從中國易手到越南的頭上。有警惕心是好事,但也無需過度擔憂。
首先,越南畢竟是一個人口近億的中等國家,而深圳只是一個擁有1700多萬人口的副省級城市。得益于大量制造業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越南收益匪淺,外貿發展迅猛。但其體量還只有中國的1/10不到,而GDP總量甚至不及相鄰的廣西,離深圳還有相當大差距。
其次,越南與深圳是兩個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地區,出口結構完全不一樣,不具備可比性。越南是全球產業轉移的受益方,但只是處于加工貿易階段,以電子、紡織服裝等勞動力密集產業為支柱。而從2008年開始,廣東就通過騰籠換鳥,升級了產業結構,從中低端制造業向中高端制造業轉型,出口也從傳統的加工產業,變成了以機電產品為主的高新產業。
所以說,現在的越南是在走中國走過的老路,如今的越南,更像是20年前作為加工基地的珠三角。而另一邊的中國,卻走在了一條產業升級、品牌崛起的高質量發展之路上。
細心的朋友可能已經發現,近年來,中國制造業產業價值鏈逐步向中高端延伸,產業格局已從傳統的“中國制造”轉向“中國智造”、“中國品牌”。曾經被別人貼上山寨、廉價標簽的中國制造,正在讓世界刮目相看。像華為芯片、阿里云計算、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大疆無人機等等,都在讓世界刮目相看。
與此同時,無數曾經躲在海外大牌后面,只能默默為他人代工的中小制造,也正在通過線上平臺,打造自己的品牌,國產品牌正在走向臺前。讓越來越多的人明白國產一點也不比海外差。比如正品特賣電商平臺唯品會,其去年11月啟動的“新銳品牌計劃”,旨在幫助優秀的國產新銳品牌崛起。目前已經有近萬款商品入選其中,覆蓋美妝、零食、家電、內衣、精品等60余個品牌。
就拿美妝品類來說,唯品會為包括谷雨、PMPM、逐本、溪木源在內的美妝品牌提供了流量傾斜,讓品牌迅速觸達目標用戶,迎來全新的增長契機。還有包括京東在內的電商平臺,國潮發展都成為平臺越來越明顯的趨向。
所以說,面對悶聲發財的越南我們無需過度擔憂,在制造業這條跑道上,今天的中國制造已經超越其不止一個身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