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深圳市龍崗區吉華街道年度優秀義工李志城
人物名片
李志城,自小成為深圳一名志愿者,服務總時長403.1小時,曾獲得“2020年度吉華街道優秀義工”榮譽稱號、深圳市龍崗區龍城高級中學“2021年誠信守禮之星”榮譽稱號。
內容提要
在抗擊疫情中,有這樣一群大學生志愿者——歸鄉,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以多種方式參與到防控工作中去。有的堅守在宣傳一線為大家把疫情防控相關信息及時準確地發布,有的利用專業優勢制作疫情防控宣傳漫畫在網絡上傳遞正能量,還有的回到家投入到當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李志城,便是這些志愿者中優秀的一員。作為青海師范大學的一名大學生,疫情期間,他多次投身到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做過疫情防控、核酸檢測維護等工作,服務時長32小時,并積極參加社區報到、社會實踐、青年之家等服務項目。
近日,記者走近李志城,聽他講述志愿者背后的故事。
記者:在你眼中,志愿者是一個怎樣的角色?
李志城:每一個志愿者在抗疫過程中,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比如我,就是負責讓檢測人員提前出示自己的核酸碼,方便也節省時間,因為很多人會將健康碼當成核酸碼進行掃描,這就會耽誤前方的登記人員錄入的效率,我就是負責協助居民正確地打開核酸碼,通知他們選擇大規模檢測還是常規檢測。某種意義上,我的這一環節,可以有效地節省核酸檢測的時間。
記者:作為一名志愿者榮譽感,在實際行動中如何體現?
李志城:有一次,有一位老婆婆在核酸檢測點附近滿頭大汗,擺弄著手機后不知所措,我趕緊小跑過去,在旁邊手把手的教他怎么打開核酸碼,怎么填信息。雖然這過程花的時間很長,也因為網絡原因導致信息一直錄不進去,但在我和其他志愿者的幫助下,最終還是成功的讓老人完成了核酸檢測,那一刻我覺得非常的有成就感,我幫助了一個有需要幫助的老人,而其他志愿者的協助也更加的讓我覺得深圳是一個有溫暖的城市。
記者:你覺得志愿者對個人成長有什么影響?
李志城:我當志愿者是因為能讓自己能夠參與一些有意義的工作和活動,可親身體驗社會的人和事,加深對社會的認識,這對自身的成長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加入志愿者也可以學習新知識、增強自己自信心及學會與人相處等。
記者:你的行為,是否影響身邊人或身邊事兒?
李志城:有,我的舍友們也有積極地參與校內的志愿活動,我去做志愿者,我會問他們愿不愿意一起,他們聽到我之前的經歷和收獲之后,也愿意去嘗試和體驗做志愿者,像核酸檢測時的秩序維護,宿舍及食堂門口的站崗,他們都跟我一起并肩作戰。
記者:對于看待志愿者思想認知與身體力行的差異化?
李志城:比如疫情期間去參加核酸檢測,我認識到了醫護人員以及志愿者們的辛苦和不易。只有自己親身經歷了,去做了,才能身臨其境地體會到這種真實的感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