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眼觀天下,毒舌鑒是非
公眾號:門中木人(ID:meiriguanjian)
觀世相:2022第20期
— 世界第一方陣 —
文 |賈也
5月17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成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會上表示,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整體水平已進入世界第一方陣。
教育無論是基礎教育還是高等教育,歷來都中國的家長們關注的焦點。今天就說說我國高等教育在世界“瑯琊榜”中排名的事。
中國高等教育就普及率而言,確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無可爭議地成為“高等教育大國”,但平心而論,還算不上“高等教育強國”。如今教育部的領導說高等教育整體水平進入世界第一方陣,這意味著什么?
閑人(門中木人)我時刻會使用“連連看”大法來切片分析國內外大事件。在我的“云筆記”里清清楚楚地記著:教育部曾在2020年9月的新聞發布會上還重申我國高等教育整體實力與世界一流大學還有不小差距,未來“任重道遠”,怎么一年半多的時間就立即宣布進入“世界第一方陣”了,這不是“一蹴而就”么?
這是以世界飛人博爾特速度,快速進入“世界第一方陣”?其實,可以用我們的肉眼能看到——確實是大家用“雙腳”來認同的,而不是“嘴巴”上宣布一下,也就“三個標準”(非常硬核的標準):
一是外國學者特別是大牛級的學者是否愿意來中國高校任教。這種任教不是兼職或設置暑期課程來“撈外快”,而是真正全職來中國高校任教。
二是外國學生是否愿意來中國高校留學深造。這些學生都是通過系統的考核,繳納高于本國公民的學費來中國留學,而非那些用高額獎學金“請來”裝點門面的、混日子當大爺的“洋垃圾”。
三是我國高校培養的學生在國內乃至全球就業市場是否有競爭力。畢業的學生對世界五百強具有吸引力,但結合當下大學生“一畢業就失業”的就業形勢,現在教育部宣布進入“世界第一方陣”,似乎有那么點反串的味道了,給人感覺有點自吹自擂了。
世事紛擾,人心浮躁,我們更要腳踏實地。廣大“覺醒者”的導師也告誡過我們:
“戒驕戒躁,永遠保持謙虛進取的精神!”
現在的苗頭有些不對,有些飄,總想著“表揚自我表揚”一番。雖然自信心非常重要,說著說著自己就會信,“雙肺鼓滿了氣”,開始迅速飛升,真會認為自己站在了世界之巔,但這很可能是假相,盲目自嗨導致自我迷失。
從“不小差距”的任重道遠,到“第一方陣”的一蹴而就,我都感到有些急于求成,甚至急于表功了。
就像《俠客行》里丁老四這樣的小角色,總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架式,膨脹到到處約架的程度,結果連個小乞丐都打不過。
但“老子天下第一”的思想病比時下的新冠病毒更具傳染烈性,這不就傳染到打了敗丁老四的白自在身上了。
圖:白自在上陣
白自在得了這個“天下第一”的病后,就更狂得沒了邊,總有一股“一覽眾山小”的架式,什么武功的整體水平啊,哪是怕劍法、內功、拳腳、暗器各個領域都是“老子天下第一”,給自己封了一大堆江湖稱號。
真的病不輕,白自在就像和尚念經一樣,天天要人過來拍自己的馬屁,不僅叫手下天天給自己“吹水”且必須“吹好水”,更夸張的是,他還到處給人表演自己的武功,看看我有多厲害,切磋時哪怕碰到了硬茬,隨口就來:
“小子,我只用三分內力!”
所以,白自在完敗鳩摩智、裘千丈兩位“種子選手”,奪得金庸武俠小說中頭號“裝逼”大王。后來俠客島的“副本”打開了,大家要憑真本事過關,白自在親自下場試試,結果連洗衣做飯的保潔小哥也不如,從此,他就才明白自己幾斤幾兩,原來“天下第一”只不過是一種病,自吹自擂真的能自我催眠。
虛頭巴腦的泡沫真的沒用,對老百姓更沒用了,甚至是極度有害的。我們不需要虛假繁榮的泡沫,就像房地產一樣,妥妥地沖進了“世界第一方陣”,甚至可以說站在了世界之巔。
然而,房價漲到天上去了又能怎么樣呢?哪怕天文數字也只不過是一個數字而已,一旦“鎖死交易”,就是“虛幻的資產”,既改變不了“一堆磚石”的物質存在,也改變不了“格子間”的空間事實,更為可笑是,“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反而兢兢業業埋頭苦干的大多數恰恰成為再也買不起房的“養蠶人”,從此失去了買房的資格或者背負一輩子的債務。所以,高房價并不代表房子的高質量,并不代表樓盤的高入住,并不代表人均的高覆蓋,只不過就是高房價罷了。
回到高等教育整體水平這個話題本身,大學“普及化程度高”并不等于“高等教育高質量”,中國學術和科研水平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且不說思想體系方面中外高校這幾年已經格格不入,哪怕是科研方面的差距還是一目了然的,不僅是硬件上而且是軟件上存在很大的短板,跟發達國家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同時高校官僚化傾向明顯、科研學閥現象嚴重,學術資源還要到老外那邊找,至于國內的學術資源,大家看看知網的吃相就知道是怎樣的存在了。
至于大學培養學生的模式,數量多但水平并不高。高質量發展才是關鍵,就像高科技被卡脖子一樣,一旦老外的科研數據庫對中國不開放,那我們就寸步難行了,只能閉門造車了。
好的教育應該培養人才,而不是把篩選做到極致。
就像我們老祖宗的科舉制度,到底好不好呢?當然很好的人才選拔機制了,也是將把篩選做到了極致。但是不是高質量了嗎?沒有,最終在“社會應用”中變成了束縛人才的“八股取士”。
哪怕是層層篩選,我們社會最終還是出現這樣的情況:北京核物理博士都爭著去當城管,難道真的是“宇宙的盡頭是考編”嗎?
這說明,我們的社會雖然教育得到了普及,但認識并沒有得到提升,依然停滯在“官本位”階段。
說一千道一萬,不要太飄,還是平常心點,正視現狀,認清差距,虛懷若谷,韜光養晦,練好內功,更有利于下一步工作!
結語
百年樹人,任重而道遠!
每日觀鑒:有溫度的高度,有態度的深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