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星星盼月亮,今天(2022年5月26日),國家人社部、財政部兩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2022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終于在多個官媒平臺亮相了,全國退休職工渴盼已久的好消息終于一錘定音。
通知明確,自2022年1月1日起,企事業機關單位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水平在2021年基礎上調整4%左右,從而實現了自2005年以來的養老金18連漲。今年全國約有近 1.4億左右的城鎮退休職工成為受益者。
那么2022年的養老金具體怎樣調整,和往年相比又有哪些特點呢?青青將為你一一深入解析。
一、 調整方案解析
1、調整資格
在2021年12月31日前,已按規定辦理退休手續,并已經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2021年1月起仍在世的退休人員,有資格參加調整。
也就是說2022年1月退休或開始領取養老金的人員,不能參加調整。另外,2022年1月后,已經去世的人員,只能調整到去世當月。去世的次月,就無法享受養老金及其上漲的部分了。
2、調整水平
全國企事業機關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總體調整水平要按照2021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確定。這意味著養老金人均漲幅再次出現下降拐點,較2021年的4.5%微幅降低了0.5%。31省市將按照這一調整比例,根據當地調整前的養老金水平,來確定自己地區的人均調整金額。
那么,今年的養老金調整比例為什么會降低了0.5%呢?主要是因為新冠疫情影響,物價指數漲幅有所縮窄以及老齡化加劇,社保統籌基金支付壓力日益加大導致的。
要知道2020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漲幅為2.5%,2021年人均養老金增幅為4.5%,2021年消費者價格指數漲幅為0.9%,通脹水平同比降低了1.7%,而2022年人均養老金增幅為4%,同比降低了0.5%,已經是超出預期了。
值得注意的是,全國月養老金上漲的平均數和各地的平均數不等于是每個人上漲的結果,具體到各地及個人,上漲的幅度和金額會有所不同。雖然今年養老金人均漲幅降低了,但退休職工的養老金增加金額未必都會降低,因為除了新退休人員,大家的養老金基數都已經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具體到不同地區,一線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社平工資高,繳費水平高,物價水平高,上漲金額多一些。四五六線城市和貧窮落后地區的社平工資低,繳費水平低,物價水平低,上漲金額少一些。
具體到個人,繳費年限長、繳費水平高的人,上漲的金額多一些。絕對水平偏低的人,上漲的幅度多一些。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企業退休軍轉干部養老金有額外傾斜部分,漲得較多。
以全國為例,2021年月人均養老金為3037元,2022年按4%調整后,全國月人均養老金為3158元左右,人均上漲121元左右。具有到個人,調整幅度和調整金額則有多有少。
以北京為例,2021年月人均養老金為4561元,2021年按4%調整后,北京地區月人均養老金為4744元左右,人均上漲182元左右。具有到個人,調整幅度和調整金額則有多有少。其他地區道理相同。
3、調整辦法
2022年將繼續采用定額調整、掛鉤調整和適當傾斜調整相結合的辦法,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一致。具體落地方案,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自行制定,盡快組織落實發放。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是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第一年。此前不少業內外人士曾猜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后,所有地區將有望采取統一 的調整標準,通知徹底粉碎了這種可能性。
畢竟各地有各地的情況,繳費水平、平均工資、物價水平等多項涉及養老金待遇的要素都有著明顯的地區差異性,還有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和政策銜接問題,養老金調整方案一刀切不適合我國國情,要兼顧效率和公平。
2005年~2021年這17年,多數地區調整養老金時,企業退休人員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的調整辦法是不同的,尤其是掛鉤調整部分,備受爭議,可謂幾家歡樂幾家愁。2022年徹底并軌,有利有弊。
不過統一調整標準是趨勢,勢在必行,長痛不如短痛,但養老金貧富差距也勢必擴大,希望各地出臺具體調整方案時,能兼顧公平和效率,照顧到底層退休人員,尤其是養老金水平偏低的企退人員和靈活就業等社會化退休人員。
那么具體將怎樣調整呢?
定額調整:體現社會公平原則,所有同類退休人員每年定額調整金額基本一致,以縮小貧富差距。
掛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社會激勵機制,宗旨是在職時多繳費、長繳費,退休后多得養老金。結合近年來各地的調整方案,有的地區與退休人員本人繳費年限掛鉤,有的地區與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絕大多數地區會執行雙掛鉤。
傾斜調整:體現人文關懷。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額外適當提高養老金調整水平。對企業退休軍轉干部基本養老金實行兜底政策,保證他們的養老金不低于當地企業退休人員的平均水平。
二、2022年養老金調整方案的三大特點
對比往年,青青認為,2022年企事業機關單位退休人員養老金上漲方案有三大特點,即“一喜”,“一同”,“三別”。
1、一喜
所謂一喜,指2020年以來我們經歷了非常特殊的時期,在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乃至各行各業影響如此深刻,國際經濟大環境欠佳,政治形勢盤根錯節,內憂外困的背景下,2022年還能給退休人員上漲養老金,人均漲幅4%,超出了業內坊間猜測的最低或許只能上漲3%的預期給大家帶來了欣慰和驚喜。
我們的祖國真是太偉大了!切實關心廣大退休職工的生活和切實利益,克服困難,努力讓退休職工過得松快些,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廣大退休人員的真切關懷。
2、一同
所謂一同,指2022年的調整幅度和調整原則與2021年相同。繼續沿用近年來的做法。仍然采取定額調整+掛鉤調整+適當傾斜三結合的原則進行調整。
定額調整:指同一地區所有退休人員按統一標準普調金額部分,體現社會公平精神。
掛鉤調整:和社保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和實際繳費年限)掛鉤,繳費年限時間長,漲得多。體現激勵精神。
適當傾斜:對高齡,老革命,老邊窮困地區的重點人群增加適當傾斜調整部分,體現人文關懷精神。
3、三別
所謂“三別”:指和往年相比有三點不同,即一晚一降一統一。
一晚:指養老金調整通知公布時間晚。往年都是在兩會期間甚至兩會前就公布了,今年兩會期間只公布了繼續調整的決定,但沒有公布人均漲幅,也沒有像往年那樣,4月就公布,而是直到5月26日才公布。可見對養老金人均漲幅有所降低的決定,是慎之又慎的。
一降: 指 與2021年相比,調整幅度降低了0.5%。2005-2015年這11年每年各地人均上漲幅度均不低于10%,2016年人均上漲6.5%,2017年人均上漲5.5%,2018年-2020人均上漲5%,2021年人均上漲4.5%,2022年人均上漲4%。不難看出,國家對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的長期邏輯是小步慢走,穩定可持續發展。
一統一:今年的養老金調整通知已經明確同一地區各類退休人員調整標準一致,意味著今后企事業機關單位及企業退休人員將采取統一的調整模式,徹底并軌。這是非常 重要 ,也是最顯著的變化。
這次全國大多數退休人員都能漲100元~200元左右,一年下來也能解決一些問題,多少都能松快些。跟一些水深火熱,經濟頹塞的國家相比,也算難得了。退休人員辛苦了一輩子,要想得開,千萬別嫌掙得少,知足常樂,活得久,就全賺回來了,好日子還在后頭,活得久才是硬道理。
三、什么時候落實發放?
通知要求,各省市要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落地方案,抓緊組織實施,盡快把調整增加的養老金發放到退休職工手中。現在已臨近5月底,相信大多數地區6~7月前就能領到新增加及補發的養老金。
參照近年情況,6、7月份是大多數地區的集中發放期。此前,每年動作最快的是上海,其次是北京等少數地區,大部分地區都是在7月份發放,動作慢的地區最晚8月份左右落實。當下的情況,疫情仍在肆虐,諸多阻礙,想提前不太現實,希望至少不會比往年晚就很好了。
不過,請退休的朋友放心,不管你所在的地區什么時候落實養老金發放工作,都會從1月1日起補發差額。該是你的,一分也不會少。再耐心等等吧,好飯不怕晚。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水流云在草青青
水流云在草青青,社科院經濟學碩士,高級經濟師,上市公司資深勞動關系顧問,今日頭條2019最受讀者喜愛的創作者Top10,優質財經、職場專欄作者。
常年堅持原創很費飯,關注、點贊、打賞、評論、收藏和轉發,才是真愛,也是我前行的動力。
越多分享,越多收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