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間,百億補貼成為了電商平臺大促環節的主要標配,當年引發這一風潮的拼多多一做就是三年,如今補貼仍在持續,百億補貼覆蓋農產品已近4萬款。
此次618的前戰開伐,拼多多已經加補近千款農產品,補貼力度超過40%。
作為長期戰略的重倉農業和重投研發兩大路線相得益彰,拼多多不但實現了連續削減營銷費用下的穩健增長,且在2022一季度展現出較大的盈利提升空間。
5月27日,拼多多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截至2022年3月31日,拼多多年活躍買家數達到8.819億,同比增長7%。本季度,拼多多APP的平均月活躍用戶數達到7.513億,同比增長4%。
數據顯示,拼多多第一財季實現凈利潤25.99億元,同比增加189.47%。通過系列戰略調整,拼多多逐漸從一家擅長營銷突破型的公司向更有內生力的公司轉型,而能否實現從虧損順利轉為盈利成為第一考核。Q1的順利轉盈不但證實這一長期戰略的有效性,從毛利率與銷售費用率上也體現出強勁的內生優勢。
1.頂層流量的異生與國潮新機
流量這一衡定平臺價值的指標悄然在變,超過8億的買家規模,等同于天花板級的消費平臺。拼多多創下了電商史上的最快奔跑紀錄的同時也在創造與復購率、用戶黏性等關鍵維度相關的紀錄,過去看廣告來的用戶正在因為非廣告因素與拼多多創造更多的相遇機會。
作為國內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拼多多不僅讓農產品與工業品共享百億補貼的流量入口,堅持對農產品不抽傭,且推出專門的補貼策略,不斷提升品質農貨的交易規模和線上銷售標準,推動形成超大規模的農產品供需匹配。
是的,你沒看錯,這是一股新生的內在式流量,這股洪荒巨流正伴隨著農業屬性高速通道的打開而蜂擁而來,對其他品類形成強力拉動。從品類的依賴感變成對平臺的依賴感,把最難的農產品做到用戶嚴重不可脫離的程度,已經在向用戶展示這一平臺的強大吸力,因為好感也是在持續裂變的。
從電商崛起之時,大批資深國貨品牌在電商的進商中尋找自己的一席之地,直到2018年開始,新國潮作為國貨的整體代表才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平臺,今天,國潮新品已經完全足以滿足我們生活需求的各個方面,而在拼多多上,國潮新品已經反超歐美、日韓等國家。
作為最主要的年輕人和下沉市場主陣地,拼多多在年初正式啟動“2022多多新國潮”行動引發了強烈的國潮品牌參與熱情。拼多多平臺國貨品牌的入駐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70%,并先后涌現出327個過億品牌,包括50多個過億的老字號品牌、30多個過億的新國潮品牌。
據拼多多發布的《2022多多新國潮消費報告》顯示,新國貨的用戶群體中,年輕化成為顯著特點。其中,90后群體的占比超過31%,成為國貨消費的中堅力量。00后年輕一代對國貨的熱情也持續高漲,群體占比增長至16%。此外,年輕群體購買國貨的訂單數量也大幅上漲,90后人均國貨拼單量從4件增長至7件。
2.重倉農業與新國潮的戰術性統一
重倉農業重投科研的努力與流量邏輯顯示出戰術層面的耦合,由拼多多牽頭,聯合中國農業大學、浙江大學共同主辦,由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及研究中心提供技術指導的農業科技創新比賽,“第二屆多多農研大賽”,團結起全球青年農業科技工作者,共同探索和討論構建一個“更開放、更前沿、更實用”的農業科技創新平臺,以及更加本土化的食品和農業解決方案。
本質上是在技術頂端為國潮農貨產業帶打開通向一流的窗口,同時也激活新農人及新新農人對農業的參與熱情,本次大賽最終贏家“番茄快長”(TomaGrow)團隊,給新農業帶來了新鮮活力,他們高效地結合產業實踐經驗和隊員在學院研究上多樣的背景和長處,通過機器學習將種植經驗和觀察,以及強大的實踐能力轉化為算法也將應用在未來更多農業場景當中。未來的新農業不僅僅著眼于流量扶持和賦能助銷,更寬闊的應用場景在于利用技術優勢實現真正的產銷一體化,推動農產品國貨生產、技術、數據及管理層面的數字化升級。
堅持長期主義,對農業產業帶來說幸之又幸,拼多多通過農業打通了新國貨的門檻,用技術助力去實現其數字化更新,非一日之寒。“過去一年,我們更加注重修煉自身的內功,并在數字技術、農業科技和農產品物流領域取得了初步成效。”陳磊表示,這也更加堅定我們長期致力于農業數字化的決心,我們相信農業數字化釋放的機遇和效率,將惠及整個社會。
與農業形成一隅之地的新國貨恰逢此數字變革時期,匯聚在拼多多平臺上的不僅僅是一線到多線層的消費用戶,也是多品牌多維度綜合的角逐。從深入農業到深入產線,對傳統制造業實現數字化改造也成為同步之舉。數字化大潮下,無處不智能無處不算法,省去的人力成本都將轉化為巨大的產能和成本優勢。
為促進國潮新品的產業更新,拼多多特地成立專項團隊,并投入百億量級的 “扶持資源包”,聯合100余家國貨品牌,開展全鏈路合作新模式,全面推動國貨品牌在生產、技術、數據和管理等層面,實現數字化升級。
3.新電商大實體與新增效
短短幾年間,拼多多以黑馬姿態在電商領域實現了質的突破。從農產品上行再到深入農業產業帶,從舉旗新國潮再到深入其背后數字化改造,拼多多的質變根基在于向實體要效率、增效益,帶動新農業生態系向未來邁進的同時,也激發了更多創新性賦能新國貨的實操經驗,數字化可應用場景更為廣闊,拼多多擁有數字化能力的大實體架構正在形成。
Q1財報盈利向好,拼拼多所展示出的未來更為明確,平臺一旦進入到規模化盈利期后,將全面賦能國貨身后的各個產業帶中,將平臺服務能力與供應鏈控制力同步翻升。同步還建立起更快、更準確、更多樣化的送達和更全面的服務體系中。不但實現數字化對國內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更新,全新的冷鏈與高效運輸路徑連接起超過8.8億的用戶與2000多萬農戶,縮短了農產品的流通環節,實現了農產品從產地直連餐桌的新模式,從農業全鏈條中深挖根植性,用技術和能力再造新的服務流量池。
Q1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的營銷費用同比下降14%,營銷費用占收入的比例也進一步降低至47%。同時,由于員工人數的增長以及招募更多資深研發人員,拼多多一季度的研發費也創下新高,同比增長20%至27億元。對于未來,拼多多已經有過多樣化的展望,不論是“新型農業科技企業”還是“成為全球最大的農業和日用品平臺”看起來都已經初具形態,更重要的是大實體架構的浮出水面。從虧損到盈利29億元,對拼多多來說是重要肯定,是繼續堅持重倉農業和重投科研的信心,為國貨各產業帶實現數字化變革提供了重要保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