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端午節上午,一條長龍在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遺址公園上空蜿蜒盤旋,活靈活現,在場的市民游客連聲贊嘆,直呼震撼!仔細看,這條長龍居然是一只由龍頭和一片片瓦當圖案組成的巨型風箏。“龍頭瓦當風箏”總長度約30米,是以真實出土于漢長安城的瓦當為原型,由風箏老師進行圖案處理并制作,在“漢文化起源地”漢長安城未央宮放飛升空,營造了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真正做到了“讓文物活起來”。
漢城千年·箏舞未央
經過千百年的歷史輪回,放風箏已逐漸成為了大眾喜愛的休閑活動。未央宮國家遺址公園場地空曠,放飛視野好,成為了眾多風箏愛好者的首選目的地,站在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上,放飛紙鳶,懷想歷史,悵望古今,別有一番韻致。
啟動儀式上,陜西省一級工藝美術大師,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張氏風箏”第四代(唯一)傳承人張天偉為在場的市民游客講解了風箏的發展歷史以及他與未央宮的風箏之緣,張老師還攜帶了代表作之一的“萬里長城”風箏并親自在現場放飛,贏得了現場市民游客的贊嘆。據了解,張老師還將親手制作一只風箏,贈予漢長安城,助力博物館體系構建工作。
沖上云霄·時空對話
風箏是我國古老的飛行器,承載了古人的飛行夢想,如今的各類新型飛行器,則讓人們的夢想變為現實。活動現場,在西安市青少年航空運動中心老師們的操控下,數百架色彩斑斕的航模飛機在藍天上自由翱翔,或拉煙飛行、或直線俯沖,讓現場的市民游客目不暇接,航模飛機與各類傳統風箏在漢長安城的上空盡情交織,展開了一場史詩般的時空對話。
表演結束后,在場的孩子們紛紛用畫筆繪制出了五顏六色、創意非凡的風箏,制作出了一個個小小的航模,盡情在草坪上放飛,享受著歡樂的童年時光。
長安常安·端午安康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活動恰逢端午節,到場的嘉賓們在工作人員的協助下,用象征著平安、吉祥的五彩線和香囊親手制作了一束束艾草花束,祈求家人健康、幸福,也祈愿疫情早日消除,國泰民安。艾草花束手作活動將貫穿端午節假期,想要體驗的小伙伴們抓緊時間來未央宮。
*友情提示:艾草均為當日清晨新鮮采摘,大家趁早前來體驗!
情景互動·樂隊露營
風箏節期間,除了空中的精彩紛呈,還有漢宮露營、花車市集和民謠樂隊輪番上演。趁著假期,遠離城市的喧囂,尋一處與心靈的對話;欣賞漢風美景的同時,還可以與“未央宮紙鳶官”情景互動。白天看云卷云舒,夜晚看繁星點點,在這里感受自然、人文的和諧之美,不負夏日好時光。
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遺址公園首屆風箏節活動將持續至6月19日,活動期間的每個周末,市民游客可以前往未央宮國家遺址公園南宮門街,參與到“風箏嘉年華”的活動中,和家人一起度過美好的休閑慢時光。
作為漢長安城大遺址保護利用的典范,未央宮國家遺址公園一期提升已建成開放,將從文化研究、遺址展示、文化活動、文旅項目、農旅融合等五個方面著手,提升遺址保護與展示水平,全力踐行文旅融合發展,打造“中華漢文化起源地”文化IP。
“漢風起兮城,長安未央宮”,歡迎廣大市民來到漢長安城未央宮國家遺址公園,感受大漢雄風,靜享端午樂趣,體驗中華文化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