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做哪一門手藝,都希望有個好的收入,然而,在皖西南山區(qū)一些有手藝的村民,近些年,他們的收入不斷增加,這原本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可是,他們卻高興不起來,稱心里不平衡,這是怎么回事呢?
“我是一名木工,做這一行已經(jīng)40年了,剛開始的時候,一天的收入只有幾毛錢,前些年,給村民們干活,一天的收入已經(jīng)有100多元,近兩年,工資翻倍,一天能掙300元左右,有時工資更高,掙得的錢管自己足夠,還有富余。”一位大爺一邊干活,一邊說道。
俗話說,一技在身,吃穿不愁。大爺小時候家庭條件拮據(jù),吃沒吃的,常采野菜充饑,穿沒穿的,大雪天常赤腳,長大后,他拜師學(xué)藝,三年沒有一分錢工錢,還得付給師傅學(xué)徒費,不過,出師后,他深深體會到有門手藝的優(yōu)越性,如今的薪水讓他十分滿意。
不管做什么事都得有一股鉆勁,有手藝還需要有活干。以前,農(nóng)村家家戶戶時興打家具,大爺東家做西家干,忙得不可開交,吃的是百家飯,家里不種糧食也不愁吃喝,有人不但付給他工錢,還送糧食和蔬菜給他,他不但自己不愁吃喝,家人也不愁吃喝。
農(nóng)村做手藝的人并不少,不過,像大爺一樣受這種待遇的并不多。他時常感覺過意不去,便以保質(zhì)量保工期等方式回饋請他干活的村民。如今,隨著各類家具廠的誕生,大爺做家具的活兒少了,不過,他特別勤懇,又有一股鉆勁,每天仍然沒有閑著,另外,收入讓他感覺“不平衡”。
原來,近些年,農(nóng)村建設(shè)中做景觀亭、長廊、圍欄等的活兒特別多,手藝人及時攬活,本村的、外村的、本鄉(xiāng)的、外鄉(xiāng)的活都干,常年仍然吃的是百家飯,正常情況下,點工做的話,工資比普通匠人略高一些,如果是承包干,有時工資最高一天能達(dá)到五六百元。
隨著各類電器工具的問世,干活比以前輕松多了,做的是同樣的活,然而,收入比以前高出很多,大爺總按給村民家干活的方式想問題,覺得過意不去,收入高一點心里就不舒服,認(rèn)為虧待了人家。
有人勸像大爺一樣的手藝人,工資高是效率高、質(zhì)量高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再說,別人工資高還想不到呢,是應(yīng)得的。可是,不管別人怎么說,大爺心里還是“不平衡”,正是大爺?shù)倪@種純樸,感動了很多人,覺得像大爺這樣的人干活很放心。
農(nóng)村像大爺一樣純樸的手藝人還有很多,他們干活時,不用別人在看著,每天的活,他們自己安排,不但會及時完成,甚至超額完成,而且不用擔(dān)心其質(zhì)量。
山里的手藝人,用勤勞的雙手在家鄉(xiāng)建造出一個又一個漂亮的建筑物,外人欣賞的是這些建筑物的外表,而在這些建筑物的背后,還有很多感人的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